回覆列表
-
1 # 環球讀天下
-
2 # 院長聊論文
我認為暫時不會,或是以另一種形式(比如學術成果獎)進行獎勵。
雖然近期科技部和教育部聯合印發檔案《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要求“深刻認識SCI至上帶來的負面影響”。按照《意見》要求,今後在職稱評審和研究生畢業的過程中關於SCI發文的要求可能都要有所修改。
但教育部發言人對此也做了迴應“論文是科技創新成果的一種表現形式,學術交流的重要載體,我們鼓勵發表高水平、高質量,有創新價值,體現服務貢獻的學術論文,在國際學術界發出中國聲音”。
所以,國家仍然十分重視和鼓勵科研論文的發表與交流。並且對科研而言,確實是離不開論文的,就如同人類的進步離不開書籍一樣,這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那麼既然國家要鼓勵科技進步,就必然需要對貢獻者進行獎勵。
另一方面,論文數量和論文質量是評價高校和學科的最主要是因素之一,如果高校等科研單位還重視科研水平與聲譽在國內外的排名,就必須鼓勵和獎勵論文的發表。
-
3 # 使用者8073971351234
獎勵肯定要獎勵,關鍵是獎勵金額是多少?你可以控制啊,這是一種激勵,但不可少的是錢花在該花的地方才是要解決的問題。
-
4 # 命運永遠拽在自己手裡
我這個人沒文化,但是說實在的,論文也要實踐,實踐沒用嘴皮子說說就像那些誇誇其談只會紙上談兵。我想說的是,一個國家選拔院士不能評一個人寫了幾篇好的論文而是他對國家對黨對整個社會有多大的貢獻。
寫好一篇論文,現在要求越來越高,在好雜誌發論文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尤其是CSSCI期刊,這種現象是我最近兩三年來感觸最深的,周邊的同行也有同感,而且不僅是經濟管理學科特有的現象,整個人文社科基本類似。有人問我發論文有什麼訣竅,我說真的沒有,一步一步做好的研究,以最原始的方法前進,可能也正是最可靠的捷徑。
但是情況並非總是如此,我的感覺是,差不多七、八年之前,經濟管理類的論文總體是好發的,選一個差不多的選題,做個稍微好一點的計量,一般而言就能發表到CSSCI期刊上。為什麼?因為那時整個經濟管理學科的研究水平還不夠,而期刊數量總體不少。現在呢,還是那麼多雜誌,儘管有少數雜誌擴版,也增加了一些期刊,但載體變化不大,一些頂級期刊,為了提高質量甚至鼓勵發表長文,論文數量沒有增加反而減少,所以中國論文總量增加是有限的。人文社科類我覺得是比較難寫了,但還是有利於國家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