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遊地府太宗還魂,故事借太宗的過失,感通地府種種名相和功德,描寫了地府的簡要境界。小說這樣安排一是故事需要,二是警示世人,善惡終有報。還魂的條件有二個,一是有陰財,即陰德;二是發願,即用心的學問。故事裡用找相良借陰財說明兩個問題,一是世間名聞利養最高者的皇帝到了陰間也是二手空空的;二是相良,即德相無量好,感通三界六道,可以普利眾生。這也說明了世間有福報的人是明白佛法,供養修行佛法的人,也是真正有能力幫助他人的人。發願是人生的術,也是還魂是重要因素,對修行人來講這是最重要的方法。發願救苦救難也是能感通佛菩薩的本願功德的,不僅可以還魂,還可以增壽。發願就應當行願,功德才得以實現,才會得到佛菩薩的加持。 進瓜果劉全續配,用供養南瓜的方法說明唯有智慧才是根本能夠在生死苦海里得死而復生,能使陰陽重新平衡。皇帝妹妹之身,代表太宗道德體系的陰德之用,因此稱李玉英。翠蓮歸於玉英之身,表示迴歸陽用。玉英則歸於陰德性,萬法歸元之道。這是教育世人如何延年益壽,圓滿世間生存之道。
讀《西遊記》第12回有感
我現在正在看四大名著中的一本——《西遊記》。這本書很好看,我也很愛看。這本書我已經看到第14回了,但我覺得第12回很好看。第12回的題目是:玄奘秉承建大會,觀音顯像化金蟬。這一回說的是唐太宗要辦一個水陸大會,並讓玄奘主持。這時,觀音帶著徒弟木叉現身了,他們化作兩個疥癲和尚,在街上賣袈裟和錫杖。他們被剛退朝的蕭瑀碰上,蕭瑀見他們手拿袈裟,就帶他們去見唐太宗。唐太宗見了大喜,他正需要這些。水陸大會開始了,玄奘在大會上說“小乘教法”,但不會說“大乘”。兩個和尚中有一個是觀音,他化作金蟬子。給了唐僧袈裟和錫杖。水陸大會結束了。玄奘也應該去取經了。
寫得對仗的句子有:條條仙氣盈空,朵朵祥光捧聖。條條仙氣盈空,照徹了天關。朵朵祥光捧聖,影遍了世界。幢幡飄舞,寶蓋飛輝。幢幡飄舞,凝空道道彩霞搖。寶蓋飛輝,映日翩翩紅電徹……
讀了這一回,我覺得玄奘能有這麼多的成就是很不容易的,因為他從小沒有父親,母親被逼拋棄了他。現在玄奘又要上路了,他一定會歷經艱險,但他那種絲毫不害怕的
第十一回
遊地府太宗還魂,故事借太宗的過失,感通地府種種名相和功德,描寫了地府的簡要境界。小說這樣安排一是故事需要,二是警示世人,善惡終有報。還魂的條件有二個,一是有陰財,即陰德;二是發願,即用心的學問。故事裡用找相良借陰財說明兩個問題,一是世間名聞利養最高者的皇帝到了陰間也是二手空空的;二是相良,即德相無量好,感通三界六道,可以普利眾生。這也說明了世間有福報的人是明白佛法,供養修行佛法的人,也是真正有能力幫助他人的人。發願是人生的術,也是還魂是重要因素,對修行人來講這是最重要的方法。發願救苦救難也是能感通佛菩薩的本願功德的,不僅可以還魂,還可以增壽。發願就應當行願,功德才得以實現,才會得到佛菩薩的加持。 進瓜果劉全續配,用供養南瓜的方法說明唯有智慧才是根本能夠在生死苦海里得死而復生,能使陰陽重新平衡。皇帝妹妹之身,代表太宗道德體系的陰德之用,因此稱李玉英。翠蓮歸於玉英之身,表示迴歸陽用。玉英則歸於陰德性,萬法歸元之道。這是教育世人如何延年益壽,圓滿世間生存之道。
讀《西遊記》第12回有感
我現在正在看四大名著中的一本——《西遊記》。這本書很好看,我也很愛看。這本書我已經看到第14回了,但我覺得第12回很好看。第12回的題目是:玄奘秉承建大會,觀音顯像化金蟬。這一回說的是唐太宗要辦一個水陸大會,並讓玄奘主持。這時,觀音帶著徒弟木叉現身了,他們化作兩個疥癲和尚,在街上賣袈裟和錫杖。他們被剛退朝的蕭瑀碰上,蕭瑀見他們手拿袈裟,就帶他們去見唐太宗。唐太宗見了大喜,他正需要這些。水陸大會開始了,玄奘在大會上說“小乘教法”,但不會說“大乘”。兩個和尚中有一個是觀音,他化作金蟬子。給了唐僧袈裟和錫杖。水陸大會結束了。玄奘也應該去取經了。
寫得對仗的句子有:條條仙氣盈空,朵朵祥光捧聖。條條仙氣盈空,照徹了天關。朵朵祥光捧聖,影遍了世界。幢幡飄舞,寶蓋飛輝。幢幡飄舞,凝空道道彩霞搖。寶蓋飛輝,映日翩翩紅電徹……
讀了這一回,我覺得玄奘能有這麼多的成就是很不容易的,因為他從小沒有父親,母親被逼拋棄了他。現在玄奘又要上路了,他一定會歷經艱險,但他那種絲毫不害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