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豐非說

    一味索取,說明曾經很少付出,或從未付出過。

    這種人,通常是在成長過程中,被剝奪了承擔責任的機會,所以沒擔當,缺乏奉獻精神,造成精神和思維懶惰,最終導致軀體懶惰!

    真正付出過很多的人,往往都懂得奉獻、懂得珍惜!

    我做教育研究有10多年了,見過很多在父母面前勤快、給父母端茶倒水的孩子,也見過不知感恩、對父母的付出感覺理所應當的孩子。

    父母的教養方式不同,所以最後孩子展現給世界的面貌也自然不同。

    1.要讓孩子多勞動。

    父母要從孩子小時候就讓孩子多做家務,多勞動,孩子作為一個家庭成員,也要承擔他該承擔的家庭責任。這樣,孩子才能懂得體貼父母、心疼父母,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得到發展和鍛鍊,孩子長大了才不會成為廢物!

    2.把人格培養放在第一位。

    你看陳凱歌就很會教育孩子,把兩個兒子教育得很能吃苦,很有教養,走到哪裡都受到一片好評!

    陳凱歌的二兒子陳飛宇,才十七八歲,每天就要工作近16個小時,吃苦耐勞,還從不抱怨,比窮人家的孩子都懂事孝順!

    培養孩子,要把品格和修養放在第一位!這是孩子一輩子的資本!

    3.在精神上“富養”孩子。

    物質可以相對貧乏,但要孩子精神富足。

    要讓孩子懂得勤奮、堅持、禮貌、友好、奉獻……

    很多富人家的孩子都在給孩子精神上的“富養”,而很多窮人給孩子的卻是嬌生慣養!這才是最可怕的!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切記切記!

  • 2 # 211473869

    我只能說習慣索取或根性如此。缺愛不一定導致一味索取,不要給不良行為找理由。我們大多數人都缺愛 因為年代 社會等原因,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在成長的過程中自救 自愈 自省成為一個有擔當能付出的人。我曾經因為好奇 好奇我們從哪來 為什麼會如此不同 而研究過一點命理,很多性格或品行有瑕疵的都是有根據 可以說是互為表相。所以佛家講戒定慧,就是自律。

  • 3 # 愛的傳達者

    我也缺少父愛,簡單講人人缺愛,因人而異!母親的影響也會潛移默化的遺傳給孩子!當然也得孩子自己本身能看到和正確認識家庭,親人,朋友,層層關係的處理等,這講起來很複雜。例如親人的權力只限於撫養權及看護權,沒有專橫權,以及合法權力,資訊權等等,但是家長的大多觀點就是你是我生的我養的,啥都要聽我的,都是為你好!但其實剝奪了孩子的選擇權利。導致很多孩子在成年後最大的問題是分不清楚,自己有什麼權力,不太會行使自己的權利!更對很多關係以及做事的分寸把握不準,到了社會上如果沒有好的心理輔導和引領,變得越來越沒有自信和扭曲,這是最大的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雌激素高會老得快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