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百味寫春秋
-
2 # 陌上阿朱
清代,鄭板橋酷愛寫竹子,列舉如下:
竹石
清·鄭板橋
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不須日報平安,高節清風曾見。
竹石
清·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予告歸裡,畫竹別濰縣紳士民
清·鄭板橋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效李艾山前輩體
(清)鄭板橋
秋風何自尋,尋入竹梧裡;
一片梧陰,何處秋聲起?
和學使者於殿元枉贈之作
(清)鄭板橋
十載楊州作畫師,長將赭墨代胭脂。
寫來竹柏無顏色,賣與東風不合時。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鄭板橋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籬竹
(清)鄭板橋
一片綠陰如洗,護竹何勞荊杞?
仍將竹作芭籬,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鄭板橋
舉世愛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滿庭除,灑然照新綠。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綠,
莫被風吹散,玲瓏碎空玉。
竹
(清)鄭板橋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題畫
(清)鄭板橋
一竹一蘭一石,有節有香有骨,
滿堂皆君子之風,萬古對青蒼翠色。
有蘭有竹有石,有節有香有骨,
任他逆風嚴霜,自有春風訊息。
題畫
(清)鄭板橋
一陣狂風倒捲來,竹枝翻迴向天開。
掃雲掃霧真吾事,豈屑區區掃地埃。
題畫
(清)鄭板橋
秋風昨夜渡瀟湘,觸石穿林慣作狂;
惟有竹枝渾不怕,挺然相鬥一千場。
筍竹二首
(清)鄭板橋
江南鮮筍趁鰣魚,爛煮春風三月初,
分付廚人休斫盡,清光留此照攤書。
筍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廚房剝春筠,
此身願闢千絲篾,織就湘簾護美人。
題畫
(清)鄭板橋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竿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題畫
(清)鄭板橋
我有胸中十萬竿,一時飛作淋漓墨。
為鳳為龍上九天,染遍雲霞看新綠。
題畫
(清)鄭板橋
畫根竹枝扦塊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雖然一尺讓他高,來年看我掀天力。
-
3 # 濃情咖啡
其實只要是詩人都喜歡寫竹子,唐宋的文人較多所以這個時期關於竹子的事比較多。宋朝樂史的《慈竹》,蜀中何物靈,有慈竹為名。一叢闊數步,森森數十莖,長莖復短莖,枝葉不崢嶸,去年苟已經長,今年苟又生。宋朝黃庭堅的《詠竹》竹筍長生黃犢角,蕨芽初長小兒拳,試驗尋野菜炊香飯,便是江南二月天。宋朝朱熹的《次韻擇之詠竹》竹屋塢深深處,檀欒繞舍青。暑風成慘淡,寒月助清冷。客去空塵塌,詩來拓採櫺。蘇軾的《記承天寺夜遊》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
4 # 耶路撒冷男人
《夜雪》
朝代:唐代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詠院中叢竹》
朝代:唐代
擢擢當軒竹,青青重歲寒。
心貞徒見賞,籜小未成竿。
-
5 # 瑞芯76876
描寫竹的詩
題吾友樑鐵君俠者畫竹
(清)康有為
生挺凌雲節,飄搖仍自持。
朔風常凜冽,秋氣不離披。
亂葉猶能勁,柔枝不受吹。
只煩文與可,寫照特淋漓。
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宋.蘇東坡)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回覆列表
很樂意回答您的提問。就詠竹的詩詞而言,有記載的,自西漢以來存有一百多首,多集中於唐、宋時期,這個時期的著名詩人、詞人都有寫竹和詠竹的篇章。但是,就詩詞個人來說,清朝鄭燮寫詩詠竹堪稱“之最”,他一生寫竹的詩章就有二十餘首。
現挑選唐朝李白、杜甫和清朝鄭燮幾首著名的“詠竹”代表作品,與您和大家共賞析,一展國竹之風彩。
一、《慈姥竹》唐•李白野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龍吟曾未聽,風曲吹應好。不學蒲柳凋,貞心嘗自保。李白說:你看這滿山的慈姥竹,從石縫中鑽出,頑強的生長,把這座江島映襯的鬱鬱蔥蔥。
翠綠的身影重重疊疊灑在碧波的江水上,秋風吹來,寒意在竹枝的吟唱中繚繞。
我沒有聽過龍吟的聲音,但是,此竹蕭發出的聲音比笙簫奏出的音樂更美妙。
做人啊,別像蒲草軟柳那樣,一遇秋風就枯凋,要像這竹子一樣,迎風挺立,虛心貞潔,自強不息。
我的淺析:這是詩人“以詩喻已,託物言志”,託慈姥竹的堅韌頑強;言自己剛正不阿、鐵骨錚錚的骨氣。二、《嚴鄭公宅同詠竹》唐•杜甫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雨洗娟娟淨,風吹細細香。但令無剪伐,會見拂雲長。杜甫說:嚴鄭公的宅院裡生長著一叢綠意蔥蘢的新竹子,初生的竹竿半截子還包裹在筍殼裡,青翠柔嫩的竹梢剛剛探出院牆。
竹葉蒼鬱之色漫過窗櫺投映在書堆上,令人疑是薄暮將臨,一陣陣竹影飄向酒杯,使杯裡的酒也帶上了幾分涼意。
一場雨衝去了沾在竹葉上的灰塵,使它更顯得挺拔秀麗,溫煦的微風吹拂著竹林,傳送出淡淡的幽香。
這喜人的幼竹可不要被無端的剪伐、摧殘,而得以繁茂生長,將來一定能高矗雲霄的。
鄭板橋一生寫竹、畫竹、詠竹,且以竹喻人,歸結出了很高深的道理和做人原則,後人可獵取、可借鑑之!
解題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