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好歌獻給你
-
2 # 微風斜wind
當年媒體報道的是巨星隕落,整個亞洲媒體,香港,南韓,新加坡,臺灣,日本,泰國,都直播了葬禮過程,參加葬禮的人數是4-5萬,前一天公祭的人數超過八千人,排成長龍,當年香港總人數只有四百萬左右,而且是在非典期間,影片中可以看到很多人是戴著口罩去送別張國榮的,還有從日本南韓趕去送行的粉絲,新聞聯播也是第一次報道了一個香港明星的過世,歐美媒體也都報道了,在內地省會城市和大城市,也是非常轟動的,我記得當年我們全家圍著電視看鳳凰臺的直播節目,都在感嘆可惜了,誰都知道他是當時最紅的巨星,但內地農村通訊不發達的地區 ,比如根本收不到鳳凰臺,也看不到香港節目的地方,這些人就不夠了解了。但是這也無法改變當年他已經是亞洲巨星的事實。
尊重逝者,實事求是。先從側面講一下,張國榮去世之後,幾位文人對他的評價。
黃霑的名字相信大家都如雷貫耳,身為香江四大才子的他,同時還是粵語歌壇的殿堂級宗師。霑叔一生詞曲雙絕,洋洋灑灑創作3000多首歌曲。
黃霑對張國榮的欣賞,幾乎是人盡皆知,他每次見了張國榮,都要親吻他。
張國榮的葬禮上,霑叔撐著病體致悼詞。其中有一句對張國榮的評價,深得我心
如果有人問我:這個世界,什麼是中國文人筆下的翩翩俗世佳公子?我會告訴你:Leslie就是!香港女作家李碧華,她的許多作品都被搬上過大銀幕或者電視,比如《青蛇》《秦俑》《誘僧》《川島芳子》《潘金蓮之前世今生》。
張國榮主演過她兩部小說改編的電影,分別是《霸王別姬》《胭脂扣》,皆為名垂影史的經典。
張國榮去世之後,她撰文悼念,題為《血似胭脂染蝶衣 》。評價張國榮時,她寫道:
“工作態度認真、準時、尊敬長輩、聰明感性、大膽創新、親和有禮、對情史和性取向的坦率、一切追求完美。”作家董橋是當世華人世界的散文大家,他兼有英國散文之淵博雋永與明清小品之情趣靈動。
他寫了《最後一個西關大少》紀念張國榮:
“畢竟是後現代最後一個西關大少,張國榮註定要在薄紗繡帳的一床幽香中永生,留襟上的酒痕,留不老的綠鬢,留一身六朝滄桑的金粉。”張國榮去世的2003年4月1日,時值香港經濟萎頓,非典肆虐,人心惶惶。
但張國榮去世的訊息傳開之後,卻讓香港民眾自發的團結起來,集聚在他墜樓的文華酒店進行悼念。
張國榮的葬禮,成為香港有史以來最轟動的葬禮之一,這是張國榮生前累積下人望的一次集體性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