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蠶馬葉子
-
2 # 連小官人
要解開這個問題有兩個關鍵點需要掌握,第一個是第六天魔王,第二個是織田信長。
先說第六天魔王,又稱波旬,摩羅。佛教將世間萬物的生滅流轉劃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種。色界與無色界的眾生均屬天道,而居住在欲界的眾生,從下往上又可分為地獄、餓鬼、畜生、人、阿修羅(天道中的一部分……六慾天:四天王天、仞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而第六天魔王就是他化自在天之主,他總是以誘惑,脅迫等方法企圖阻礙佛教中人修道,據說釋迦牟尼佛修行過程中曾多次拒絕第六天魔王的誘惑(西遊記後轉有類似橋段)。
接下來就是織田信長了,日本戰國三傑之一(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其人生極具傳奇色彩。自他提出“天下布武”的綱領後,便展開了長達15年的統一日本之路,這期間流傳了很多故事。
其一,武田信玄寫信給織田信長,信上自稱是佛教僧侶與護法者。而織田信長微微一笑(絕對不抽)回了封信,簽名就是“第六天魔王_信長”,用以消遣武田信玄,其目的是為了表示對傳統與信仰的不屑。其二,因為天台宗幫助了織田信長的政敵,所以織田信長把擁有500多所寺院的天台宗大本山(比睿山)化成了一片焦土,對僧俗信徒不論男女老少,一律通殺。(夠狠,堪稱佛敵),寺廟被燒後僧人給起的綽號。波旬和織田信長在某種程度上在對於佛教的態度和做法很相似。
-
3 # 歷史研習社
提起日本戰國時代,許多朋友並不陌生,特別是各種各樣的人物綽號更是這一時期顯著的標誌,如小豆坂七本槍、強情公方(公方是將軍的意思)等。在所有綽號裡最知名的莫過於是要“布武天下”的尾張大名織田信長,他有第六天魔王的綽號,那麼這個綽號是怎麼來的呢?事情的緣起是這樣的,織田信長這個人和同時代的許多大名一樣特立獨行。在他繼承了父親織田信秀的家督(家族長)的位子後,便對當時從葡萄牙傳來的天主教很感興趣,同時也對鐵炮十分上心。織田信長一心一意要統一日本,並趁著畿內的政治真空成功上洛主宰了政局。而16世紀70年代當時日本中部甲斐的著名大名武田信玄同樣奉命上洛(到京都去執掌大權的意思,古代日本京城也叫洛陽),和織田信長通訊試探織田的動向。織田信長在回信裡署名是“第六天魔王—信長”以迴應信玄的試探,從此便有了第六天魔王的說法。那麼什麼是第六天魔王呢?其實是與當時日本盛行的佛教文化有關。在佛教裡第六天魔王是欲界最上面的一層,從最底層分別是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第六天魔王,即欲界最高的他化自在天,這個最高的天特點是不需要自己行樂就可以點化下界。第六天魔王是最能阻擋人一心向佛的破壞分子,是孽障,是眾魔王之本,有點類似於西方基督教裡的撒旦。
織田信長選用這樣的詞語,自然是要來表達自己要建立一個新制度、新國家的想法。因為在武田信玄的來信裡還是按照傳統的寫法寫作“天台座主沙門信玄”,相比於武田信玄對天台宗的虔誠篤信,織田信長悖逆傳統、膽大妄為的色彩就異常鮮明(武田信玄出家前的名字是“晴信”,武田家也是出自新羅三郎義光的名門之後,也就是清和源氏後代分家)。然而這一綽號真正廣為人所知曉,則是到1571年9月織田信長放火燒掉抵抗的比叡山延歷寺(延歷寺是日本佛教天台宗的總山,因此信長這一行為為眾多僧侶怨恨,並送予他"第六天魔王"的稱號)。正因為天台宗在當時多次成為對抗織田家的勢力,並多次號召成立所謂“信長包圍網”,逐步成為了織田信長的眼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終於一把火燒燬了延續數百年曆史的天台宗的總寺,引起了僧侶們的怨恨,便襲用了“第六天魔王”這一佛教術語來形容信長的狂放不羈,如同佛教的對頭魔王。然而天台宗、一向宗影響政治的局面也經過織田信長的打擊一去不復返。
作為日本人最為喜愛的戰國曆史人物,織田信長時代為日本全國統一奠定了基礎。他喜歡南蠻(葡萄牙、荷蘭等國)的知識、天主教和鐵炮,同時也對佛教持保留意見,他的一切看似荒誕不羈、殘暴的行徑都是為了實際利益的目的,這也是“第六天魔王”稱謂的真實背景,亂世求生存便不得不不擇手段,不顧佛法與傳統向僧侶信眾和普通民眾開刀。
但同時特也是一位知人善任的政治家,實行樂市樂座政策發展城下町的工商業,任用出身低賤的羽柴秀吉等人,這些都使得他無愧為16世紀日本傑出的軍事政治家。 -
4 # 寶音1314
初期出生在尾張國戰國三雄的織田信長被別人叫做尾張大傻瓜,因為他從小就桀驁不馴,穿衣要把一邊袖子褪下來露出胳膊,腰上戴著各式各樣的南蠻物!更在其父親葬禮上向棺木投擲抹香!別人說他就是個傻瓜!可是後來他消滅周邊敵對勢力,逐漸嶄露頭角!攻打本願寺僧兵勢力時更是一把火燒了比睿山,屠殺了 很多無辜的和尚!後來被叫做第六天魔王!
-
5 # 十項全能斜槓青年
第六天魔王,又稱波旬、摩羅、六梵天主,梵文名叫"婆羅維摩婆奢跋提"。佛教欲界天魔之首,喜歡阻撓佛教中人修道。
日本戰國時期著名的大名織田信長,最為人知的綽號為"第六天魔王",據說第六天魔王乃信長火燒寺廟後僧人害怕他對其的綽號。
佛教將世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而欲界包含六慾天。所謂欲是指物質五欲─色聲香味觸。
天分為:欲界天、色界天和無色界天(空界天)。"欲界"是六道所居,欲界眾生有淫慾心。欲界越高,淫慾心越淡,分別是交、抱、握、笑、視。欲界天有六層,亦稱"六慾天",其特徵主要是有樂、欲。
欲界六慾天,從最下層起: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第六天魔王,即欲界最高的他化自在天,此神就是不須自己行樂,而愛下天化作,以他人之樂事而自在遊戲,故曰"他化自在天"。
摩羅總是以誘惑、脅迫等方法企圖阻礙行者修道。在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修行過程中曾多次拒絕摩羅之誘惑。
梵名:Pa^pi^yas或Pa^pman,巴利名:Pa^piya或Pa^pimant,又譯作波俾掾、波椽、波鞞、陂旬、波俾、播裨。經典中又常作"魔波旬"(梵文:Ma^ra -pa^pman)。意譯殺者、惡物、惡中惡、惡愛。指斷除人之生命與善根之惡魔。為釋迦在世時之魔王名。據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上載,波旬即欲界第六天之主。大智度論卷五十六謂,魔名為"自在天王"。此魔王常隨逐佛及諸弟子,企圖擾亂之;而違逆佛與嬈亂僧之罪,乃諸罪中之最大者,故此魔又名"極惡"。
又或謂波旬乃梵語〔pa^pi^ya^n〕之訛譯,其音譯為波卑夜、波卑面、波旬逾、波□(□內字不明)。窺基之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六(大四五·三四八中):"梵雲魔羅,此雲擾亂障礙破壞;擾亂身心,障礙善法,破壞勝事。(中略)又云波卑夜,此雲惡者,天魔別名,波旬,訛也,成就惡法、懷惡意故。"另據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十(大五四·三六九上):"旬字,本從目,音"縣",誤書從日為旬,今驗梵本無巡音,蓋書寫誤耳,傳誤已久。"謂波旬一詞乃歷代傳寫之訛誤。
十世紀中葉,日本開始出現武裝僧兵,到了戰國時代佛教勢力進一步發展成為和公家、武家相對立的第三大勢力僧家,一些教團領袖如本願寺也成了實際上的大名。對於有志圖王,想以武力一統天下的織田信長來說,當然不能容忍這種獨立王國的存在。於是原先已經皈依了禪宗大德寺派(由一休創立 )的信長開始和佛教勢力交惡。他自稱"第六天魔王",並且崇信基督教。按照佛教的觀點,整個世界分成欲界、色界和無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就位於欲界的頂部。據說人如果超越第六天 ,就能擺脫飲食男女的慾念束縛,走向成佛之路,但是住在這裡的魔王會阻礙人們脫離欲界。在佛祖釋迦牟尼將要成佛時,就受到四魔--煩惱魔、陰魔、死魔、他化自在天魔的阻礙。這他化自在天魔就是第六天魔王.
-
6 # 妖怪博士潘神
第六天魔王原本是印度教中的毀滅之神溼婆,他與創造之神梵天,守護之神毗溼奴並列為印度的三大主神。佛教在印度誕生時,印度土地上已經存在了大量宗教,這些宗教互相攻訐。特別是溼婆教派,一直是反對佛教的急先鋒。但是反過來這些宗教也會吸納彼此的教義和神靈。佛教在其發展過程中也吸收了不少其它宗教的神靈,溼婆就是其中一位。
按佛教傳說,起初大自在天(也就是溼婆,或稱“他化大自在天”)狂妄自大以為自己是宇宙中最偉大的神靈,和妻子烏摩妃始終不肯皈依佛教。不空成就佛化身成為降三世明王,與大威德金剛、不動尊明王一起打敗了大自在天和烏摩妃。現在還經常可以看到降三世明王的神像腳底下踩著一男一女,他們就是大自在天和烏摩妃。
【降三世明王】
儘管被降服了,但大自在天原本的地位還是非常崇高的,虧待不得,所以佛教將他安置在欲界最頂端的第六天上。佛教將天分為三界,從下往上分別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每個界下面又包含若干天,共計二十七天,其中欲界包含六天,代表充滿慾望與誘惑的世界,大自在天就是這個世界的主人,同時也是三千大千世界之主。還是是天龍八部中,天部的成員之一。
按理說這樣大自在天就應該屬於佛教的護法之一,是正面的神才對,但是某些佛教仍然將其視為佛法之敵。想來有兩個原因,第一自然是他以前跟佛教有過一段鬥爭的歷史;第二是進入佛教以後“欲界之主”這個頭銜不好,眾所周知,佛教是最反對慾望的,那麼欲界的主人當然就是佛教之敵嘍。所以大自在天獲得了“第六天魔王”之稱。
【大自在天溼婆的本來面貌】
再說,佛教進入日本以後得到統治者的擁護。特別是到了奈良時代,統治者更是動用全國財力修建廟宇,傳播佛學。這一方面促進了佛教的發展,反過來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獲得權力和財富以後,許多僧侶便沒辦法專注於修行,隨之開始干涉世俗。奈良時代晚期,桓武天皇遷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避免寺院干政。由此開創了平安時代。可是平安時代佛教干政的情況有增無減,大寺院還招募武士作為僧兵,形成了一股足以和公家、武家分庭抗禮的勢力,稱為“寺家”。
鎌倉時代,僧兵不僅會對抗朝廷,不同宗派之間也會經常械鬥,嚴重影響社會和諧。此時的統治者基本上還是崇信佛教的,所以採取了恩威並施的策略。一方面繼續支援佛教傳播,另一方面限制其武力的發展。禁止僧人持有武器,對於鬧事的僧人進行鎮壓、制裁,但是仍然沒有削弱僧兵的勢力。
【織田信長】
到了日本南北朝時代、室町時代、戰國時代各宗派的僧兵作為武裝力量經常參與到戰爭中。元龜元年(1570年),石山本願寺、比叡山延歷寺的僧兵參與了信長包圍網。在近江國的戰鬥中,淺井家、朝倉家和兩萬士兵和延歷寺的數千僧兵重挫了信長軍,織田信長的重臣和弟弟戰死,這自然令織田信長對僧兵懷恨在心。元龜二年,延歷寺僧兵無視織田信長的警告,頑固包庇淺井、朝倉聯軍。為了復仇,也是為了殺雞儆猴,織田信長下令火燒比叡山,屠戮僧人。比叡山是日本佛教聖山,此事一出自然震動全國。織田信長的敵人們遂稱其為佛教之敵第六天魔王的化身。
雖說織田信長火燒比叡山延歷寺的行為太過於殘暴,從另一方面看,這也是日本佛教過度參與世俗鬥爭招致的惡果。在信長之後,豐臣秀吉等人也對僧兵進行嚴厲的打擊,僧兵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
7 # 老王說文化
首先我們來說一說第六天魔王,魔這個概念是源自佛教,佛教把世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而第六天魔王是欲界的老大。
而織田信長就是號稱第六天魔王,也由此可見當時的日本人有多麼畏懼他。當然不排除這是織田信長自封的,為了造勢。同樣也源於其殺害眾多佛教弟子,所以佛教的人把他看成魔王,也就有了第六天魔王的說法。
這是歷史角度,從另一個文化角度來說,他是紅葉狩轉世的,也就是曾經真正的第六天魔王。
他當時跟冷泉天皇作對,因為紅葉會妖術,當時的軍隊自然是打不過,普通人怎麼可能打的過魔王。不過日本也有觀音,領軍的沒辦法了只好去求拜觀音,希望幫助他。結果不久之後,就在夢裡被傳降魔之法,醒來一看果然手裡還有一把降魔劍。
後來跟紅葉打仗的時候,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可能這個領軍是個弓箭手出身,把降魔劍變成弓箭了,還射中了紅葉,直接把紅葉弄變身了,變成了妖魔。
天上的觀音一看變身了,他們打不過了,於是就來一個佛光普照,紅葉動彈不得,被領軍給砍死了。
後來死了之後在三惡道的地獄中隱藏多年,後來轉世為人,也就是織田信長。
回覆列表
“第六天魔王”是宗教上的欲界魔王之名,意為佛敵。
織田信長銳意於時代變革,對傳統和信仰充滿不屑(儘管他自稱信仰法華宗),在著手天下布武的過程中為了鞏固自己在畿內的勢力,打破由第15代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昭建立的信長包圍網,同時也是為了殺雞儆猴和為重臣、親友復仇,進攻了在當時被視為佛教聖地的比叡山。以“火燒比叡山”的暴行,使世人對他報持著恐懼和敬畏,被稱為第六天魔王。
比叡山向來是中世紀日本宗教勢力的一大象徵,自傳教大師最澄創立以來經過700餘年,在當時是被視作全日本的佛教聖地的存在,但同時它也是反抗信長的宗教勢力之一(僧兵在日本戰國時期是一個不小的勢力),信長在1571年的火燒比叡山事件,造成了無數文物和經卷的毀滅以及數千人的死亡。同時有力的鎮壓了長期以來借佛祖之名四處插手政事、本願寺佛教勢力。
也正因為他對日本宗教勢力的暴力鎮壓,所以被憤恨的稱為“第六天魔王”。(真正的魔王)(虛假的萌王)(手動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