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槓精皇上
-
2 # 黃強黃不息
這個提問把三個概念放在一起,並且概括為辮子裝,這個概念不準確。旗袍、馬褂、辮子,原本是女裝、男裝、髮式三種不同類別、形制的服飾與髮飾,非要強扭在一起,如何評論?提問者意思是想說明旗袍、馬褂、辮子混搭在一起稱為辮子裝,如此清末時期的服飾、裝束是否符合現代生活?
如果是這幅尊容,走在21世紀的中國街頭,肯定會引起人們的“關注”,哪裡跑出來的“古董”?是拍電影嗎?
旗袍(準確地說是旗人之袍)、馬褂、辮子裝是清末的裝束,男人梳個小辮子。進入民國,旗人之袍改良、發展,融入了西式剪裁技術,演變成民國女性之服,並且流傳至今。民國剪掉了辮髮,魯迅的《阿Q正傳》就有割掉辮子的歷史背景的描述,馬褂也僅僅在一部分男子中使用。易服變發是由清朝進入民國的象徵。當然割掉的不僅僅是腦袋後面的一個小辮子,還打破了封建桎梏,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
如今,除了中式婚禮,新郎還會穿馬褂;相聲等演出會穿長袍、馬褂,日常生活,已經很少見到馬褂,也可以說馬褂已經被淘汰。但是作為改良、創新之後的旗袍,則已經成為民國女性的代表服飾,中華女性的代表服飾,因此,旗袍至今還存在,並且隨著傳統文化的受重視,依然是女性鍾愛的服飾之一。
中華女性的衣櫃裡至少要有一件旗袍,這是我的觀念,旗袍講究腰身,量身定做,千人千面,千姿百態,最能展示中華女性的姿采。
男性如果有工作、職業的特殊需要,必須穿長衫、長袍、馬褂,好比穿傳統服飾(漢服),也未嘗不可。但是大概不會有多少人,在非表演,工作需要的情況下,穿著長袍、馬褂滿大街的走吧。
-
3 # 健康美容小概念
除了中式婚禮,新郎還會穿馬褂;相聲等演出會穿長袍、馬褂,日常生活,已經很少見到馬褂,也可以說馬褂已經被淘汰。
但是作為改良、創新之後的旗袍,則已經成為民國女性的代表服飾,中華女性的優雅代表服飾,因此,旗袍至今還存在,並且隨著傳統文化的受重視,依然是女性鍾愛的服飾之一。
中華女性的衣櫃裡至少要有一件旗袍,這是我的觀念,旗袍講究腰身,量身定做,千人千面,千姿百態,最能展示中華女性的姿采。
男性如果有工作、職業的特殊需要,必須穿長衫、長袍、馬褂,好比穿傳統服飾(漢服),也未嘗不可。
對於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想法,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回覆列表
我覺得不符合,剪辮易服是時代進步的標誌,如果還是和以前一樣不符合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但是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觀點,有的人認為符合有的人認為不符合,現在的社會沒有硬性要求,所以你想怎麼穿怎麼留還得看自己。其實這個問題你應該邀孫中山,胡適他們來回答(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