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澳洲事兒

    作為世界上最宜居的國家之一,澳洲在很多人心中就像天堂,而對於我,最看重的是澳洲的教育體系。

    在中國,對死讀書、讀死書現象恨之入骨。孩子只要背起書包,就踏上了追求分數的不歸路。

    六、七歲的孩子,本該是無憂無慮快樂成長的年齡,但現實是,被讀書壓得喘不過氣來,擁有自己玩得時間變成奢望。書包就有十幾斤重,課後作業做不完。做完了學校的作業,還有家長佈置的作業,真是唧唧復唧唧,作業何其多!現在更有甚者,將奧數開進了幼兒園,美其名曰,智力開發。嗚呼哀哉,孩子們的智力不見開發,社會上的教育機構和老師到是錢包開發了,賺的盆滿缽滿。至於孩子,每個孩子的身體發育和智力發育的時間都不一樣,六歲讀書只是大部分孩子的心智發育的水平。對於那些心智發育略有遲緩的孩子,那真是雪上加霜,在學校被老師罵、被同學譏笑,到家裡,又要被父母步步緊逼,一遍一遍地做作業,希望跟上同學的腳步,快樂童年哪裡找?想起魯迅先生的那句話:救救孩子!

    澳洲的教育吸引我的是什麼呢?是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孩子!

    澳洲的學校,尤其是幼兒園與小學階段,寓教於樂,其教學方式也是以讓學生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為出發點而進行的。學校會同時開設多種多樣的課程供孩子們選擇,而且沒有課外作業。放了學,孩子們可以在操場、在公園撒了歡的玩,這其中,身體和智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開發,孩子們在玩中樂,玩中學。除此之外,在幼兒和小學階段,澳洲更加重視對孩子們進行品行教育。孩提時代,是人生的一張白紙,他的教育尤為重要。中國有句俗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從小播下正直善良的種子一生受益。在澳洲,這種教育不是單獨的開設一門思想品德課程這麼簡單,而是將這種理念貫穿在整個學科教學當中。目的是培養學生擁有健全的人格,具備自信包容的個性,在幼年找到自己的天賦,同時,在人際關係方面,能夠實現和諧共處。社會和家庭也營造了一個濃濃的守法自律、關愛善良的氛圍。

    澳洲教育是這麼設計的,也是這麼做的。這就是我們移民的主要目的。孩子的人生不可能重來一遍,適合的就是最好的。這無關乎是否愛國。

  • 2 # 興魯興滕

    哪都不想去,還是自己的祖國好!我愛我的家,我更愛我的國!!!!!!這裡是我的根,這裡有我的喜歡的一切:有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美不勝收的美景……

  • 3 # 無塵結解

    想去那裡的人,一定是瞭解那裡,並且有條件。每個人都有特殊情況,不能由此推斷愛不愛國。

    就像北京有很多東北人,四川人,他們離開家鄉並非不愛家鄉。

    我們應當慶幸早年出國闖蕩的華人,正是有了這些華人的資助,辛亥革命才能在多次失敗後,最終取得成功。也不應當忘記抗日戰爭,建國初期海外華人對祖國的資助。

    我只希望那些華人中,如果有誰有一天混不下去了,只要是炎黃子孫,我們這片土地還能收留他們的後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玩古玩真的能延年益壽嗎?有什麼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