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帝生於洛陽,樂其土風,嘗有遷都之意。始議西幸,起居郎李符陳八難,帝不從。既畢祀事,尚欲留居之,群臣莫敢諫。鐵騎左右廂都指揮使李懷忠乘間言曰:「東京有汴渠之漕,歲致江、淮米數百萬斛,都下兵數十萬人鹹仰給焉。陛下居此,將安取之。且府庫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動搖。」帝亦弗從。晉王(光義)又從容言遷都非便,帝曰:「遷河南未已,久當遷長安。」王叩頭切諫,帝曰:「吾將西遷者,非它,欲據山河之險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王又言「在德不在險」,帝不答。王出,帝顧左右曰:「晉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

16
回覆列表
  • 1 # 高公子興

    雖然歷史不能假設,但對於繁華富庶、文人天堂的北宋被外族滅國一事,相信很多人都耿耿於懷。所以,本著愛國愛民、緬懷祖先的理念,我們不妨穿越一回,重新審視一下北宋的國運,看看是否會有更好的結局吧。

    1、遷都的想法由來已久

    趙匡胤雖然是通過一場政變奪取的皇位,但他曾經跟隨周世宗柴榮擊北漢、抗南唐,征戰南北、屢立奇功,所以,他對天下形式一定是清晰的。他明白開封地處平原,除了水運的優勢外,作為都城來講易攻難守,並不合適,所以他一直以來都想遷都。他的規劃是:先從開封遷都到洛陽,然後再從洛陽遷都到長安。洛陽是他從小生活的地方,有感情又熟悉,但長安顯然更適合,因為前面有周漢唐的先例,哪個不是延續了幾百年的基業?

    2、真要遷都難上加難

    歷史上最“愛”遷都的,應該是商朝和戰國時的楚國了,但這多是政權受到威脅時被迫遷都的,包括東周也一樣。就連北魏孝文帝的遷都也是連哄帶騙費了不少勁。

    再看趙匡胤,等他騰出手來準備落實遷都一事時,卻發現為時晚矣。因為他的好弟弟趙光義已經權勢熏天,已經在開封編織起了錯綜複雜的關係網,趙匡胤想動他已經很難了。而趙光義一句“在得不在險”又佔領了道德的高度,所以趙匡胤也就無話可說了。

    3、沒遷都改變了歷史軌跡

    正是趙匡胤這種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做法,助長了趙光義的囂張氣焰,最終經過一場“斧聲燭影”的兄弟密談後,哥哥趙匡胤與世長辭,弟弟趙光義登上皇帝寶座,在先皇兒孫滿堂的情況下,這種兄終弟及的傳承製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罕見的。

    如果當時趙匡胤在合適的時機遷都長安,那麼宋朝以後的歷史將被改寫,因為不管是趙德昭還是趙德芳當了皇帝,這個皇權都是在趙匡胤一脈中傳承,很難有趙光義什麼事,自然也就不會有真、仁、英、神、哲等皇帝,也更不會有徽、欽父子的戲份,沒有了徽宗,自然也不會有靖康的年號,那也就不會有“靖康之難”了。

    當然,那樣的宋朝估計只能叫大宋或西宋了。

    4、遷都長安的宋朝會怎樣

    試想,假設北宋遷都長安,也就不會有後來的宋徽宗,沒有了這個荒唐的皇帝,北宋也就不會那麼快走向腐朽,一般情況下,如果自己內部不出現大的問題,單靠外部的力量是很難消滅一個國家的。

    當然,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即使沒有宋徽宗,趙匡胤後代中也可能會出現昏君,但至少以長安的險要地勢,絕不至於那麼容易被金攻破。估計像漢唐一樣延續個兩百多年應該不成問題。

    同時,我們要知道,重文輕武是北宋滅亡的主因之一。即使趙匡胤後代中有中興之主,但估計也很難去改變祖先的國策。如果國家軍隊戰鬥力的問題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即使文化、經濟再發達,野蠻幹掉文明的例子也不是沒有過。所以,即使沒有靖康之難,也一樣會有其它的災難,那就取決於當時的年號了。

    所以,想要國家長治久安,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 2 # 水泊之聲

    一、靖康之難:

    宋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今屬河北)三鎮議和,金軍以人質相要挾,而後李綱、种師道被撤銷軍權。

    再後金軍撕毀協議,再次踏入南方,二圍開封,勤王軍血戰數次,加之投降派作祟,兩任皇帝戰爭低能,就這麼開封失守。

    雖然簡要的說了一下這個,但是每次提起這個就來氣,神棍郭京的神兵屁用沒有,丟失外城也就罷了,但還有兩道城牆才能完全算打進汴京,可皇帝一聽說這訊息馬上喪失鬥志也真是奇葩了。

    你要是真的不想打就早點投降,既然打了就堅持到底,你這個做法讓百年前斧光燭影的二大人怎麼想?

    “在德不在險”這麼一看還真是有道理,二大人真是一語成讖。

    二、說回話題

    遷都長安/洛陽能避免嗎?

    我的答案是不能。

    1、有沒有後來發展都難說。

    其實遷都到洛陽是宋太祖建國早年的一個想法,但在群臣的反對下最後無疾而終了。

    我們先看群臣為什麼會反對,著名的李符陳八難:

    京邑凋敝,一也;宮闕不備,二也;郊廟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內民困,五也;軍食不充,六也;壁壘未設,七也;千乘萬騎盛暑扈行,八也。”

    後來都虞候李懷忠也勸趙匡胤說:“東京有汴渠之漕,歲致江淮米數百萬斛,都下兵數十萬人,鹹仰給焉。陛下居此,將安取之?且府庫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動搖。一旦遽欲遷徙,臣實未見其利。

    當然以上在宋太祖眼中都不算什麼,最重要的是二大人的反對,太祖知道:一個錯綜複雜的關係網已然形成,遷都洛陽無疑會觸犯利益,導致新生政權不穩,他也就按捺下了遷都念頭。

    這就是第一個原因,一旦遷都,新的動盪就會出現。

    2、經濟重心南移。

    漢末戰亂,大量人口、生產力南移,唐朝更出現了高層集體去洛陽吃東西的現象,沒辦法,關中地區由於受氣候、人口的限制,糧食產量跟不上啊!

    再說洛陽,洛陽在隋唐年間是雄城,加之運河的開通,地位沒得說,可是隨後戰亂不已,河道淤塞,看看修運河的楊廣的下場吧!這種情況下沒有大家的支援,再開運河直接給你摁上個大帽子。

    好。那只有現在的開封。

    1、河道相對來說比較暢通,可以及時從南方調糧食

    2、離北方相對較遠,不用擔驚受怕

    3、大家都習慣了這裡,利益牽扯不斷

    4、你要強行遷,大不了再來一次黃袍加身的戲碼嘛!沒錯,這就是群臣的底氣。

    在種種因素影響下,遷都長安/洛陽,更加撐不了百年。

    至於民力殫,反正又不是自己後代,何干?

    三、總結:

    假設性問題見仁見智,不過依著“大慫”天賦點不斷加在藝術和文學上的操作,加之後來謎一樣的統治者的想法,就算給他們個“天空之城”,我想也能被敵人順藤摸瓜給偷了,哈哈!

    發展精神文明,不忘武力威懾,兩手都要抓啊!

  • 3 # 王俊傑猛

    一直有一種說法,北宋的經濟實力很強,但軍事很差,所以,強大的北宋被實力遠遠不如自己的遊牧民族滅掉了。

    靖康之恥,是漢人的恥辱,所以,岳飛抗金才會有最廣大的支持者。

    北宋的都城汴京,處於開闊之地,易攻難守,但,這決不是北宋滅亡的主因。

    北宋在科技【主要是通訊】沒有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情況下,就輕率地改革唐制,建立集權的中1央統一控制軍權的制度,結果出現一個很大的弊病:下情不能上達,上命不能下達。

    北宋當時的通訊手段不行【沒有GPS,也沒有電報】,從東京到西京,快馬狂奔一天才能到達,更不用說各個邊遠地區的情報了。

    而且資訊的通報,還牽涉到命令的發出等級和命令驗證的方式等,結果就是,當東京被攻陷後,宋中1央已經覆滅,但軍事訊息還沒有通達地方軍隊,軍隊也沒有接到任何作戰命令,徽宗欽宗都被俘虜了,全國的軍隊亂成一鍋粥,卻沒有統一的指揮機構可以排程各方。

    直到南宋建立後,趙構才恢復了軍隊的統一排程問題。【類似唐軍制,但削弱了節度使的權力,唐朝的節度使,就是地方的土皇帝,軍政財一把手抓完】

    唐軍制的優點是,唐朝即便中1央崩潰,各節度使轄區依舊可以自行管理,自行做戰,即便唐朝滅亡,也沒有出現異族大規模入侵的情況,這個和三國時期是一樣的。雖然漢獻帝沒有了實權,但是各地州牧和刺史擁有很大的權力,異族根本沒有可乘之機。

    但是,唐制的缺點就是,節度使容易坐大,最終中1央控制不住,形成藩鎮割據。這也是岳飛,韓世忠等被趙構猜忌的根本原因。

    北宋的滅亡,根本是北宋的軍事管理制度出現問題,調兵的沒有兵,掌兵的沒有權力調兵,造成了軍隊的臃腫和指揮不當。

    北宋的趙匡胤,是靠軍隊發家,最終黃袍加身的。

    所以,趙匡胤當皇帝以後,杯酒釋兵權,改革軍制,最終造成北宋軍隊的疲弱。

    北宋的滅亡,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宿命,和都城的位置沒有直接關係。

  • 4 # 槐蔭樹下的老曹

    帝曰:“吾將西遷也,非它,欲據山河之險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

    首先,周、漢故事與大宋故事,是否相同?周、漢故事是否千年不敗?周、漢強盛的原因何在?周、漢敗落的原因又何在?

    周、漢以山河之險,仍然敗亡,那麼,宋朝循周、漢故事而據山河之險,又有什麼意義?

    靖康之難的原因,是由於無險可守嗎?

    宋朝的經濟繁榮,遠勝於唐朝。

    而唐朝能夠創造出輝煌的戰績,實現領土的擴張。

    為什麼宋朝不僅不能夠恢復唐朝時期的氣勢,反而還養不起“冗兵”,避免不了靖康之難呢?

    周朝的武王伐紂而得天下,不是因為他據山河之險,而是因為,商朝的內部腐朽糜爛,氣數已盡。

    西漢王朝能夠建立,不是因為她據山河之險,而是因為,其開創者劉邦知人善任,政治謀略得當。

    西漢王朝敗亡,不是因為她沒有山河之險,而是因為,當時的社會兩極分化,矛盾尖銳。

    那麼,靖康之難的原因是什麼?

    是社會沒有財富,打不起仗嗎?是宋朝人口不足,湊不出足夠數量的軍隊嗎?

    靖康之難的原因,難道不是,大宋王朝一味苟且偷安的結果嗎?

    靖康之難的原因,難道不是,大宋王朝太有錢了,而她的錢,來自於工商業,所以,她的思維意識,也是偏向於工商業階層的嗎?

  • 5 # 浮生若茶3311731

    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裡,人與人之間遵循著叢林法則,國家與國家之間也遵循著叢林法則。北宋重文輕武,不能用武力保護自己的國民,處處求和,處處被動,最終變成了一隻軟弱無能的兔子,吃草的兔子註定會被食肉的老虎欺負或吃掉。兔子無論把窩挪在何處,都難以改變自己是兔子的命運。

  • 6 # 沐心語

    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宋朝時,面臨兩個選擇:是先打北方?還是先打南方?

    他選擇了先打南方,好打,也富庶。

    結果打下了南方之後,騰出手來,再看北方,打不了啦。

    好吧,偃武修文,好好開明治世吧,

    後面就是我們看到的,整個宋朝,北宋到南宋,被北方壓著打。

  • 7 # 迪晟視點

    不一定會出現!

    每一個朝代都有自己的實際情況。不能千篇一律地要求遷都、或都建都長安?

    兩宋滅亡自有自身原因,與遷都、建都關係不大!

  • 8 # 基層人的兒女

    這跟北宋遷都到哪裡沒什麼關係,是內部問題,重文輕武,雖說有十萬文生服死的淒涼故事,但不得不認的是,武強易亂國,文強亂思想。書生把天下的所有人都想的太理想化,以為可以用言誅筆伐能讓強敵嚇跑。一個國家必須文武兩邊抓,文不能亂武,武不能亂國,各司其職,互不干涉。一個管內一個保國。

  • 9 # 梔子花的離歌

    北宋靖康之難主要原因不是定都在哪裡,而是武弱文興,積弱不返。

    首先,宋代的經濟應該是歷史上最富足的時代,國富而民也富,所以文化高度發展。但是北宋為了防止地方割據採取了過度的集權:

    為削弱官員的權力,實行一職多官制,每年又通過科舉制和恩蔭賞賜的方法大量授予官職,造成了北宋的官僚機構龐大而臃腫。

    舉個例子:唐太宗時曾將中央政府官員從兩千多減至六百三十四人,宋仁宗時代中央內外屬官已超過一萬七千人,而北宋所轄疆域僅為唐疆域的二分之一。官員數量差兩個數量級。

    其次,宋朝虛職非常多,即只拿薪水不幹活,很多高管退休了,或者皇帝用了新人,這些官是不能送回家養老的,一般會封個閒職,要不就是封個太子少保啥的。

    再有,宋朝官員工資高,比如清朝官員,一品大員年俸180兩大米180斛,養廉銀16000兩(總督)。看看北宋的,宰相、樞密使每月俸錢300貫,春冬衣料每年綾40匹,絹60匹,棉100兩,羅1匹,每月祿粟100石。

    最後,由於趙匡胤是奪的周家天下,所以他涉及一套限制武官掌權的制度,實行“更戍法”,使得兵將不相識,養兵之策造成軍隊數量龐大但戰鬥力較弱。

    就這樣軍隊、官員的激增,導致財政開支的激增,再加上兵將互不熟悉,戰鬥力低下,整個宋朝就沒有安生過,同時也導致了“靖康之難”的發生。

    所以即使遷都,同樣也會被打的跑過長江。

  • 10 # 白鶴飛翔

    宋太祖對洛陽,做了大量調研工作,深知開封不適合做大宋的都城,當時的洛陽比較合適。但沒有太多堅持和乾坤獨斷,被其弟宋太宗給攪黃了。

    假如:宋太祖如同北魏孝文帝一樣,遷都洛陽,歷史也許會改寫,但也只是也許和假如而已。

  • 11 # 太常偏將軍

    帝生於洛陽,樂其土風,嘗有遷都之意。始議西幸,起居郎李符陳八難,帝不從。既畢祀事,尚欲留居之,群臣莫敢諫。鐵騎左右廂都指揮使李懷忠乘間言曰:「東京有汴渠之漕,歲致江、淮米數百萬斛,都下兵數十萬人鹹仰給焉。陛下居此,將安取之。且府庫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動搖。」帝亦弗從。晉王(光義)又從容言遷都非便,帝曰:「遷河南未已,久當遷長安。」王叩頭切諫,帝曰:「吾將西遷者,非它,欲據山河之險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王又言「在德不在險」,帝不答。王出,帝顧左右曰:「晉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

  • 12 # 中華春秋

    北宋如果遷都長安,那麼後世的靖康之難是不會出現的。

    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國的北方几千年來一直有強大的遊牧民族存在,對中原王朝有著致命的威脅,所以中國的都城一直設在北方,就是為了便於管理國家應對突發情況。所以中國的北方人實際上一直處於戰爭狀態,性格尚武,非常適合作戰。只要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北方很容易就成為一個強大的軍事機器。

    相比之下,長安比開封更接近北方,政府更便於組織軍隊,指揮作戰。而且地理位置也比開封有防守優勢。

    如果定都更南的地方,對北方的控制力太弱,而且北方貧窮,人心容易思變,再加上極具擴張性格的強大的北方遊牧民族,北方國土早晚保不住。如南宋,就定都南京,那就是沒有可能恢復國土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蒸饅頭用多少度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