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龍的傳人水泊梁山
-
2 # 東義義
新成立軍種三個;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由原來的“三大軍種”上升到六大軍種,既;中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和聯勤保障部隊。三大軍中的新誕生,進一步細化了我軍的責權分工,對於我軍提高實戰化水平將起到重要作用。
成立“陸軍司令部”;陸軍司令部的成了,改變了我陸軍一直沒有最高指揮機構的局面,進一步加強和細化了陸軍和平時期的管理和訓練,完善了我陸軍的生活與訓練體制,使基層單位更加合理的融入了貼近實戰化的生活訓練。
2017年4月,解放軍陸軍由原來的18個集團軍,從新編製成13個集團軍,既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七十一、七十二、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五、七十六、七十七、七十八、七十九、八十、八十一、八十二和第八十三集團軍。此次編制改革,進一步強化了我陸軍的“合成化、一體化”領導和管理體系,使我陸軍更加貼近實戰。
這次軍改,我軍徹底改變了“蘇化編制體系”,更加貼近實戰化管理模式,強化了一元化領導,使我軍更加提高了“實戰化、正規化”水平。
-
3 # 李連明
軍種為戰區提供兵員、武器裝備、物資和保障,戰區主導作戰區域的作戰指揮、組織管理和戰備訓練等軍事活動。簡單地說,軍種主建、戰區主戰。
-
4 # 馬踏飛燕64876053
很簡單,軍種和戰區是相輔的關係,戰區可以擁有所有兵種或部分兵種,例如,北部戰區擁有陸軍、海軍、空軍,西部戰區只有陸軍和空軍。軍種是為戰區服務的。
-
5 # 襄遇阿雨
軍種和戰區是一種相輔相成,又各司其責的缺一不可的關係,總的來說,戰區是由各軍種共同組建起來的軍事大家庭。
這新建的五大戰區都各自有所負責防務安全的省份,通常有六至七個省級行政單位劃歸為一個戰區。
東部戰區統一管轄: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上海六省市的整體防務。南部戰區統一管轄:廣東、廣西、海南、雲南、湖南、貴州六省區的整體防務。西部戰區統一管轄:四川、甘肅、青海、寧夏、新疆、西藏、重慶七省區市的整體防務。北部戰區統一管轄:遼寧、山東、吉林、黑龍江、內蒙古五省區的整體防務。中部戰區統一管轄: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陝西、湖北七省市的整體防務。每個戰區監控的戰略方向是不同的 ,東部戰區主要負責東海區域和西太平洋地區的戰略防務;南部戰區主要負責南海、東南亞地區的戰略防務;西部戰區主要負責中亞地區和南亞地區的戰區防務;北部戰區主要負責北亞和東北亞地區的戰略防務;中部戰區則守護中華腹地。
這條原則的意思是戰區主要負責前線整體的作戰指揮,研究怎麼打仗、打什麼仗的問題,而軍種呢主要是執行戰區的命令,在平時研究怎麼提高部隊的戰鬥力、如何培養多樣化部隊人才、開展哪種部隊訓練模式。
這裡所指的部隊又是多樣化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軍種,軍種也分為多個。
所以,從以上的分析來看,戰區的層級遠比軍種要大,軍種部隊是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的職責任務也是不同的。
-
6 # 起步一二一
軍種和戰區像一對孿生兄弟,他們倆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
先說不同點:
1. 使命任務不同。我們都知道,軍改後形成了軍種主建、戰區主戰的格局,軍種主要負責部隊日常的建設,而戰區則根據擔負的使命任務,主要是研究作戰應用問題。舉個例子,軍種就是研究如何建造一輛戰技術性能優異的坦克,而戰區則是研究如何使用這一輛坦克,在什麼條件下,如何使它發揮出最大作戰效能。
2. 內部組成不同。軍種內部組成比較單一,比如陸軍,是由裝甲兵、炮兵、防空兵、陸軍航空兵等兵種組成,它們都屬於同一軍種。而戰區的組成相對多元,在聯合作戰背景下,戰區一般由陸軍、空軍、海軍、火箭軍等軍種組成,針對擔負的作戰任務,合理使用相關作戰力量。
再說相同點:
1.軍種和戰區的級別相同。都是戰區級,也就是原來的大軍區級,主官都是正戰區級,軍銜最高可到上將。
2.相互依存,是個有機整體。雖說一個主建,一個主戰,但是建是為了戰,戰反過來可以倒逼建。他們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有著共同的目標,就是能打仗、打勝仗。
-
7 # 度度狼gg
戴笠在得知軍統局裁撤已成定局的情況下,主要謀求改當的職務就是“海軍總司令”,為此甚至單方面拉攏美中國人幫他說話,墮機身亡之前,就是去青島拜會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戴老闆”如此覬覦的位置,顯然級別必須合適自己的身份,抗戰中期他已經能與胡宗南、湯恩伯等戰區頭目拜把子平起平坐了。
(桂永清)
不過蔣某人斷然拒絕了美方的說項:特務就是特務,奴才就是奴才,還想抓軍權?作夢!某種意義上, 這很可能也是戴笠意外死亡的一個因素。因為在那個年代,海空軍的數量雖然不是很多,卻屬於稀罕而重要的軍種,一定要掌握在蔣的黃埔嫡系手中。
比如空軍最初的老大毛邦初,那是蔣氏原配夫人的族侄,之後掌權的王叔銘和周至柔,也都是黃埔一期的嫡系將領。抗戰勝利後海軍總司令陳紹寬辭職,而兼任這一職務的則是中央軍頭號親信陳誠(軍事委員會軍政部長),1948年5月的繼任者則是黃埔一期的桂永清,兩大軍種的總司令資歷和出身,驚人的一致。
(王叔銘)
從組織架構上說,抗戰勝利軍事委員會改組為“南京國防部”以後,本部下設陸軍總司令部(顧祝同)、海軍總司令部(參謀總長陳誠兼)、空軍總司令部(王叔銘副總司令)和聯勤總司令部(郭懺)。本部直接指揮各戰區(綏靖公署或剿總司令部等),因此軍種和戰區並無直接隸屬關係,但級別又比戰區略低。
因為這會的黃埔一期生除胡宗南外,都還坐不上戰區老大的位置,資歷略顯不足,軍銜多數剛到中將。而戰區的頭頭像衛立煌、傅作義、閻錫山、劉峙、白崇禧之流,都算是黃埔生的師執輩,軍銜也基本為二級或者一級上將,差著一格呢,另外戰區指揮的陸軍數量也很龐大,權重明顯不同。
(毛邦初)
比如解放戰爭爆發前,蔣軍擁有的陸軍共有86個整編師(軍)約200萬人,二線的非正規部隊約和特種兵110萬人,而另外兩大軍種的空軍是16萬人以及海軍3萬人,另有後勤部隊、軍事機關和院校約101萬人,總兵力約為430萬人(我方軍隊總數約為127萬人)。可以發現,海空軍的兵力比例還是很低的,當然軍種情況有其一定特殊性。
所以第一層的結論是,軍種與戰區屬於平行而非直接上下級的關係,但是由於陸海空三軍具體的情況不同,軍種司令部的級別比戰區司令部要低上半格。不過在那個年代,蔣系空軍和海軍可是牛的不行,因為地位超然,加之是妥妥的嫡系,所以在實際作戰中經常不配合陸軍,後者也無可奈何,告也告不贏的。
(周至柔)
在1948年平津戰役的張家口作戰中,蔣系空軍就因為疏於觀察誤炸了傅作義部第35軍第102師二團,炸死白姓營長一名和士兵數十人,而這個白營長還是第35軍軍長郭景雲的老連長,從此郭軍長對空軍恨之入骨,然卻無可奈何,因為連傅作義也無權處置。
郭景雲當時只能破口大罵:“飛機又炸自己人啦,編號是905,我已向空軍總司令部發電追問,飛機上也有八路了,這仗怎麼打”?
(戴笠)
當然,海空軍也在蔣軍的戰敗逃跑中確實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畢竟我軍當時的海空力量幾乎是零。比如遼瀋戰役中在營口逃跑的劉玉章第52軍,平津戰役中在塘沽逃跑的侯鏡如兵團,上海戰役中逃跑的湯恩伯部隊,都是依靠海軍的協助才溜掉的。而敵人若沒有海空軍,那麼三野金門戰役的歷史就得改寫,薛嶽就得在海南島被四野生俘。
至於如今我軍的軍種和戰區關係,眾所周知的原因只能簡單介紹下,由於海空兩個軍種在現代化戰爭中的比重增加,其規模和地位有很大提升,在未來作戰中遂行:聯合總參謀部同時指揮各戰區、各軍種司令部的體制,而各戰區也建立了二級軍種司令部,接受聯合總參謀部和戰區的雙重指揮。
(陳誠)
-
8 # Ownerryu
中國的軍種除了傳統的陸海空之外還有戰略火箭軍!軍種是用作戰方式作戰職能作戰範圍來劃分的!戰區是指各個部隊管控的區域!但是戰區是多兵種聯合負責的!集中最優的資源!來維護祖國和人民的安全!保護祖國和人民的利益!
-
9 # 坤哥自媒體Vlog
軍種和戰區像一對孿生兄弟,他們倆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
先說不同點:
1. 使命任務不同。我們都知道,軍改後形成了軍種主建、戰區主戰的格局,軍種主要負責部隊日常的建設,而戰區則根據擔負的使命任務,主要是研究作戰應用問題。舉個例子,軍種就是研究如何建造一輛戰技術性能優異的坦克,而戰區則是研究如何使用這一輛坦克,在什麼條件下,如何使它發揮出最大作戰效能。
2. 內部組成不同。軍種內部組成比較單一,比如陸軍,是由裝甲兵、炮兵、防空兵、陸軍航空兵等兵種組成,它們都屬於同一軍種。而戰區的組成相對多元,在聯合作戰背景下,戰區一般由陸軍、空軍、海軍、火箭軍等軍種組成,針對擔負的作戰任務,合理使用相關作戰力量。
3.成立時間不同。軍種這個概念以前就有,主要是陸軍和火箭軍都是軍改後才成立了領導指揮機構,火箭軍原來叫第二炮兵。而戰區是軍改後才提出的,原來是七大軍區,現在成立了五大戰區。
1.軍種和戰區的級別相同。都是戰區級,也就是原來的大軍區級,主官都是正戰區級,軍銜最高可到上將。
2.相互依存,是個有機整體。雖說一個主建,一個主戰,但是建是為了戰,戰反過來可以倒逼建。他們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有著共同的目標,就是能打仗、打勝仗。
回覆列表
中國軍部為了應對各種複雜的形勢。採取了戰區劃分,也就是定位指你的部隊,在此地區佈防隨時應戰。軍種你必須瞭解一下?比如火箭軍,空軍,海軍,陸軍,都是軍種。知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