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繁華落幕41327839

    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常熟這方沃土聚居生息。

    夏、商時期,常熟地域為揚州屬地。商末(公元前11世紀)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子泰伯、仲雍讓國南來,建勾吳古國。武王滅紂後(公元前841年)封仲雍曾孫周章為吳王,常熟地域時為吳國北境。

      東周元王五年(公元前471年)越滅吳,常熟地域隸于越。顯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滅越,常熟地域隸於楚。

      秦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常熟地域屬會稽郡吳縣。

      西漢景帝前元時期(公元前156年~150年),常熟地域上首次設虞鄉建置,仍隸於會稽郡吳縣。東漢永建四年(129年),會稽郡浙江以西另設吳郡,虞鄉隸於吳郡吳縣。其時,常熟地域內又增設南沙鄉,並在該鄉置司鹽都尉署,開常熟地域史設吏治之先河。

      三國鼎立期間,虞鄉、南沙鄉同屬吳國吳郡吳縣。

      西晉太康四年(283年),虞鄉升為海虞縣(因縣境東臨滄海而命名),隸於吳郡,此為常熟地域設縣之始。東晉元帝初年(317年),以海虞縣北境僑設郯縣、朐縣、利城縣,為南東海郡。東晉鹹康七年(341年),南沙鄉升為南沙縣。是時,常熟地域並存海虞、南沙兩縣。

      南北朝時期,南齊永泰元年(498年),海虞縣北境設海陽縣,隸於晉陵郡。梁大同六年(540年)以南沙之地置常熟縣,縣治之地設南沙城(即福山),是為常熟縣名之始。常熟之名取“土壤膏沃、歲無水旱”,“原隰異壤,雖大水大旱,不能概之為災,則歲得常稔”之意。

      隋開皇年間(581~600年),海虞、興國、海陽、前京、信義等縣併入常熟縣,隸於蘇州。

      唐武德七年(624年),常熟縣治移至海虞城即現之虞山鎮,隸於吳郡。

      宋代,常熟屬平江府。

      元代元貞元年(1295年),常熟縣升為常熟州,隸於平江路。

      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復降為縣,隸於蘇州府。

      清雍正四年(1726年),劃常熟縣東境置昭文縣,兩縣治同城。咸豐十年(1860年),太平軍攻佔常熟、昭文,兩縣同屬蘇福省。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軍退,兩縣仍隸於蘇州府。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是年11月,常熟、昭文兩縣合併為常熟縣。

      1949年4月27日,常熟解放。同年5月以縣城設常熟市,縣、市合署辦公。1951年,常熟市隸於蘇南行政區蘇州專區。1954年11月,常熟市升為江蘇省轄市。1958年撤常熟市,仍統一為常熟縣。1983年3月撤縣建市,以縣境設常熟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Ipadmini2停用後一直無法恢復,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