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巖談天

    我是青巖,我來回答。在人類的戰爭史中,戰術上的頻頻失敗卻在戰略上戰勝對手贏得最後的戰爭勝利。最經典的戰例就是二戰中的蘇德戰爭。蘇德戰爭的規模之大,對人類歷史影響之深要為世間罕見。站在蘇聯的立場看待蘇德戰爭,前期的蘇聯基本上在牌桌上輸掉了一切。我來分析一下蘇聯在戰爭中所犯的錯誤:

    1933年1月30日,奧地利人阿道夫·希特勒擔任德國總理。納粹黨成為了德國的執政黨。希特勒早在20年以前在他的自傳《我的奮鬥》一書中就明確表白要進攻蘇聯,為德中國人民奪取土地的意願。這個戰爭狂人的上臺,並未引起蘇聯高層的足夠重視。

    1939年8月23日,斯大林、莫洛托夫和裡賓特洛甫在莫斯科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看似友好的兩個國家其實各懷鬼胎。蘇聯與德國在條約中規定:(蘇德雙方以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立陶宛北部邊界、波蘭的那累夫河、維斯瓦河和散河為分界線。同時,德國還默許了蘇聯在比薩拉比亞的利益。)蘇聯看似奪取了東歐大片的土地,與德國建立了軍事緩衝區。但德國在這個條約中獲取的長遠利益更大。德國利用條約和蘇聯瓜分了東歐,然後抽調所有的東線兵力前往西線。與1940年5月10日出兵閃擊荷蘭 比利時 法國。因為條約的限制,蘇聯並沒有對德國閃擊法國做出強烈的反應。1940年6月18日法國投降。德國曆時33天就擊敗了法國,也為德國對蘇聯開始巴巴羅薩計劃沒下了伏筆。

    1939年8月23日,蘇德兩國鑑定《蘇德互不侵犯》後。蘇聯依據條約規定,用大量的戰略物資(糧食 鋼鐵 石油 棉花 布匹 牲畜)來換取德國的工業用品。為德國入侵法國提供了物資保障。

    1940年7月6日,希特勒簽署政令開始了代號《海獅計劃》對英作戰命令。1940年9月17日,德國的《海獅計劃》宣佈無限期停止。德國對英作戰的失敗,損失了大量的物資儲備。英國的抵抗的決心出乎德軍的意料。德軍隨將戰略目光轉向了東方。德軍戰略重心的“東移”並沒有引起蘇聯高層的警覺。

    1940年德國的戰爭資源越發的枯竭。德國與蘇聯在“巴爾幹”半島的利益衝突開始浮現。入侵蘇聯成為德國獲得資源的唯一途徑。1941年12月8日希特勒親自簽署“21號令”命令德軍最高指揮部制定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為展開計劃德軍祕密調遣了300多萬人來到波蘭地區,盡在蘇德邊境就祕密部署了將近70萬部隊。德國進行了如此浩大的準備過程,蘇聯依然沒有菜頭德中國人的意圖,在戰爭初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斯大林預判德國會解決掉英國以後在開闢新的戰場。1940年蘇聯的情報部門多次向蘇聯的最高領導層發出戰爭警報。斯大林依然拒絕改變對德國的態度。

    1941年6月22日德國兵分三路突襲蘇聯。北方集團軍群(由威廉·約瑟夫·弗朗茨·馮·勒布元帥)指揮由東普魯士出發,經德文斯克、奧斯特洛夫,穿越蘇聯中西部(今白俄羅斯)摧毀列寧格勒,從北方直撲莫斯科。中央集團軍群(由費多爾·馮·博克元帥)指揮由華沙以東出發,經佈列斯特、明斯克、斯摩稜斯克進攻莫斯科。南方集團軍群(由馮·倫德施泰特元帥)指揮,由波蘭南部出發,進攻往東歐糧倉之稱的—烏克蘭,在盧布林至多瑙河口地區展開攻下基輔,向南拿下高加索油田。德軍訓練素質之高裝備之精良遠超蘇軍的意料。戰爭開始的半年蘇聯就損失士兵400萬人飛機3000架坦克大炮不計其數。德軍機械化部隊速度之快使的蘇軍的防禦計劃完全癱瘓。加之蘇軍缺少通訊裝備部隊聯絡困難更加造成了蘇軍的混亂。

    蘇聯在戰爭初期。一系列的錯誤造成了嚴重的後果。但蘇聯人民的戰鬥意志也出乎德軍意料。蘇聯人民的堅決抵抗導致了德軍在莫斯科冬天來臨之前拿下莫斯科的戰略構想以失敗告終。為蘇聯贏得了喘息之機,為蘇聯集中兵力開始反攻贏得了時間。

    站在戰術上看:德國在進攻蘇聯的戰場上贏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但縱觀二戰全域性:希特勒在沒有完全大敗英國的情況下,盲目的進攻蘇聯使得德國兩線受敵。蘇聯2240萬平方公里戰略縱深2.93億的人口。遠遠不是德國能在短短几個月(像橫掃法國那樣)能夠完全打垮的。德國在蘇德戰爭初期的一系列的勝利,卻導致了德國最終滅亡於蘇聯人之手。不的不說入侵蘇聯是完完全全的戰略失敗。

    本文系原創歡迎 關注 點贊 評論 轉載。

  • 2 # 知常容

    漢中爭奪戰,曹操敗的挺慘的,手下大將夏侯淵被殺,這是一個擅長奔襲戰的大將,同時也是曹操作來威懾邊境他族的象徵,結果卻被黃忠斬殺。自己和劉備打到最後還是選擇了撤兵,撤兵的同時斬殺了楊修。

    漢中是蜀漢的咽喉,失漢中則蜀地危也,所以漢中劉備是必須要奪的。這是法正和楊洪的觀點。

    有人說劉備是逢曹必敗,這一次終於打贏了。那麼真的贏了嗎?

    網上留傳一句話寧做曹公奴,不做劉備客,說的就是張魯。

    黃權曾經向劉備建議接張魯來巴蜀,劉備同意了,但最終張魯還是跟著曹操走了。

    很多人在分析漢中之時,將此時的漢中與劉邦時期的漢中相比,看上去挺合理,這裡忽略一個重要的因素:張魯。

    此時的漢中是五斗米道的漢中,等於說在王權之上還有一個權。張魯不僅是漢中的管理者,還是教主。你想想看他在漢中經營這麼多年,教主都跟著曹操走了,留下的百姓有多少人對劉備真的認同嗎?當然大部分的百姓都跟著張魯走了。

    所以劉備拿下漢中,不但是一個空城,而且還要消除五斗米道的影響力,但是他不拿下漢中又不成。

    所以劉備拿下漢中之後基本上就屬於無力了。這相當於著火了怎麼辦?燒出一道隔火帶。漢中就是蜀漢與曹魏的隔火帶。

    可惜曹操命不久也,這叫天算不如人算,不久曹操病逝,不然漢中這餌肯定會發生重大作用。

    這裡還有一個最重要的背景,當時三國最重要的資源不是地盤有多大,如果從地圖上,蜀漢和東吳的地盤並不小,實際上最重要的還是比拼人口。因為當時地廣人稀,所以他們將吸引人口當作很重要的事情,包括安置他族入境居住,當然也為後來的八王之亂後的混亂局面埋下了伏筆。

  • 3 # 歷史軍魂

    淞滬會戰歷時三個月,雖然最終失敗,但是打破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改變了中日作戰發展的態勢,中國以弱勢和守勢掌握了戰略的主動權。三個月的時間,使得中國得以將上海的重要工廠、物資等轉移到後方,為今後的長期抗敵奠定了基礎。

  • 4 # 幸福教主劉

    這個問題問的好,有深度,是做統帥或能成大業者所思考的問題。話實話輸了戰術贏了戰略的例子,不論在過去,還是在現,都海的去了。

    各位老鐵你覺得老劉的回答是否有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加拿大拒不釋放華為CFO,會有什麼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