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的女兒十歲!一直生活在城市,但是我感覺她的身心還是缺乏什麼,最近發現那就是同理心和吃苦精神,他感覺一切都是應該的,所以希望找一個貧困地區的的家庭,讓兩個孩子在假期交換居住一段時間,這樣對兩個孩子都有好處!求支援幫助!
4
回覆列表
  • 1 # 大寶哈哈哈1998

    沒有必要交換,有空帶去鄉下住就好,還有就是小孩子雖然說但你常跟她講道理或多或少聽的進的,該打還是得打,但打完也要好好安慰她還知道錯哪裡了該怎麼改正,還是就是小孩子讀5年紀成績不好就得好好教育下了,得吧基礎先教好,多鼓勵,還有就是10歲5年紀是不是有點早上學了?我記得我之前有一個語文老師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她自己的女兒上幼兒園(現在的幼兒園基本小學化了)要做一些小學的作業然後我那個語文老師就跟老說這些她女兒可以不要做,一開始確實比別的小孩子差,但到了小學慢慢就跟上了,小孩子嘛什麼階段做什麼事都差不多,正常小孩都是8歲才上一年級吧!你這個10歲就上5年紀了,,,,當然現在的我不太懂,我98年的

  • 2 # 思巖看法

    您看過湖南衛視曾經推出過得一檔叫《變形計》的節目嗎?就是城市和農村孩子交換家庭的一檔節目,現在這個節目已然停播。停播原因網上眾說紛紜,但是這檔節目曾經引起過一個爭議,就是有的農村孩子因為在城市中生活了一段時間,在節目中展現出來了一些原本可能並沒有被放大的小問題,比如忽然比以前嬌氣了,比以前任性了等等。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是人性,對孩子來說,他們並不具備適應和掌控截然不同的人生的能力。客觀上講,環境的變化可能對兩個孩子都是好事,也可能對兩個孩子未必是好事。孩子就是孩子,他們調皮,任性,撒嬌本身就是天性,不能被貼上標籤“你發脾氣就是不對”“你就該降低物質標準,承受艱苦生活就是優秀”這兩種標籤都是有問題的,甚至提高到道德標準的層面去衡量孩子的行為,對小孩可能是傷害。

    要培養孩子的同理心並不一定要給他承受巨大的生活差異

    小孩還小,不一定能正確分辨是非和適應巨大的生活差異。按照兒童心理學理論,孩子能夠正確區分你的,我的,本身也是一種進步。對於3-6歲的孩子,正是他們剛剛開始發展社會化能力的時候,也就是說這個他們從我喜歡我就要,我喜歡我就拿,這是正常的,這個階段孩子不具備同理心。只有在群體性娛樂活動中,在和小夥伴們玩耍的過程中,他們才慢慢發展出了同理心。多去與不同的人交往,多去和同伴玩耍,多參加戶外多人運動,協作協同性活動,或者可以報夏令營等等,這些都可以改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狀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腎陽虛的人可服用鹿茸、紅參、砂仁和生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