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道有李

    如果敗亡的根本原因是孱弱的國力和沉重的政治包袱合力的結果,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戰略資源與戰略目標不匹配。

    蜀漢是三國時最弱小的,全華人口不足百萬,士兵僅十萬。蜀漢政權內部有三方面沒有做好,而導致為後來的最先覆滅埋下了伏筆。

    第一,連年北伐,拖累了經濟。三國時代,蜀國的國力最為孱弱。人口九十幾萬,但士兵就達到了十萬。雖說士兵的數量比魏國和吳國都少,但是占人口的比例很大。而且,蜀國的官吏也不在少數,我要是沒記錯的話,有四萬。四萬官僚,加十萬兵,要靠剩下的幾十萬百姓負擔。既不能長久,也不得人心。而且,劉備到了蜀地後,強行鑄造大額貨幣(直百五銖,一枚相當於一百枚五銖錢)。這就是一種變相的搜刮。而在失去荊州之後,蜀漢已經不具備《隆中對》裡所規劃的對曹魏進行雙線夾擊作戰的機會了。而且隨著丟失荊州和猇亭之戰對蜀漢國力的傷害,更不具備恢復中原的能力。這時,還一味強調“王業不偏安”的政治正確,就是給自己製造包袱了。

    第二,沒有處理好蜀漢內部的矛盾。蜀漢內部是由三派勢力組成的。一派是荊州派,即跟隨劉備起兵以及從荊州打到四川的老資格;一派是東州派,即劉焉劉璋父子治理蜀地的時候培養的官僚;還有一派是益州派,即蜀地本土的官僚。這三派雖然同在蜀國,但是自始至終都是同床異夢。這個問題劉備在世的時候沒有解決,劉備死後的諸葛亮時代也沒能很好地處理。雖然劉備向李嚴等官員做過一些妥協,但是收效不大。而蜀漢也沒有像東吳的孫權那樣,完全本土化。所以,當鄧艾的大軍打進四川的時候,蜀漢內部沒什麼人主張抵抗。大家對蜀漢的感情都不深。

    第三,不重視人才培養。劉備集團對於蜀地百姓來說,是外來軍事集團。之前劉焉父子打下了一定的基礎。而劉備佔領四川后,需要與當地計程車人和百姓重新建立信任。在人才培養方面,諸葛亮幾乎乏善可陳。幾乎所有事都親力親為,連處罰20軍棍這樣的事都要由他來親自裁決。以至於司馬懿都說諸葛亮不能長久。馬謖失守街亭後,僅有一個姜維能夠繼承諸葛的遺志。後期,蜀國已經沒有有能力的武將和文臣。連先鋒都由廖化擔任。不說廖化武功如何,歲數也大了。

    所以,蜀漢的滅亡是由於其羸弱的基因決定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些城市舉辦的國際馬拉松比賽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