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趙雲在長阪坡殺了個七進七出,終於救出了劉備的兒子阿斗,但已是人困馬乏,無力再戰。而文聘又引人馬在後急趕,多虧張飛及時出現,在當陽橋擋住了曹兵。文聘見是張飛,先就有了幾分怯意,又見橋東樹林之後,塵頭大起,疑有伏兵,於是就沒敢和張飛動手。不久後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淵、樂進、張遼、張郃和許褚等一干名將悉數趕到,這些人為什麼都沒敢和張飛動手,而是呆在原地等曹操呢?

回覆列表
  • 1 # 歷史畫中人

    三國演義中有許多英雄人物,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傳奇故事,儘管是根據歷史創造的文學人物形象,但還是能夠吸引很多人去閱讀去了解他們,有時情到深處甚至會與這書中的人同悲同喜,甚至為他們偷偷摸眼淚,當然這樣的人是絕對很喜歡這部著作的。

    書中除了有精彩的膾炙人口的故事以外,還會有讓人困惑不解的存在,今天不給大家講那些被人們發現的或者是還沒有找到的有趣的事,而是給大家說個自己的困惑,讓大家自個想答案。

    羅貫中讓呂布成為天下第一併不是他多麼厲害,而是這只是一個非常好的標準而已。

    在三國演義裡的某個描寫之中,呂布並不是最厲害的,其實關羽才是最厲害的,但是呂布成為了天下第一,這個就是因為前期的時候呂布的確有一個厲害。而後面的關羽都是慢慢的發育了起來,在前期的時候關羽並沒有經驗,而當了三國真正三分的時候,那才是叫做真正的混亂。

    要是關羽張飛和劉備一開始就這麼厲害的話,可能就沒有很多人去看了。因為他們本來就這麼厲害,他們能夠做到任何事情也是應該的,所以人們就沒有什麼興趣了。而羅貫中這麼寫,最主要的就是因為關羽後來能夠成為這麼厲害,都是依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又一步的提高了自己戰鬥力,最後成為了天下第一。向人們透露了一個概念,那就是努力一定會成功。

    雖然關羽和張飛非常厲害,但是劉備不一定這麼厲害,劉備的武功根本算不上一流大將,就覺得他和呂布打架的話,他可能就是一個致命的缺點,關羽和張飛不僅是要和呂布打,而且也要保護好劉備。

  • 2 # 路之意

    三國演義不僅為我們展現了許多令人歎為觀止的計謀,還刻畫了眾多精彩絕倫的戰鬥場景,比如虎牢關前三英戰呂布、關羽千里走單騎和馬超潼關戰曹操等,但有一場戰鬥小編卻百思不得其解,那就是張飛當陽橋嚇退曹操百萬兵這一戰。

    曹操的大將夏侯傑當場被嚇了個半死,倒在了地上。當時,曹操為了將趙雲為自己所用,活捉不成,就一心要將趙雲殺掉。因此,曹操幾乎將自己的猛將全部帶在了身邊去殺趙雲,包括張遼,夏侯惇,許褚等人。這些人個個勇猛過人,身經百戰。

    第一、大家都不想打

    1、許褚不敢應戰

    自宛城之戰,典韋為護衛曹操而死,許褚就成為了曹操的貼身護衛,輕易不敢離開。所以說,如果是許褚為先鋒的話,恐怕不等曹操的號令,他就能衝殺過去。

    可是,大多數人心中“粗魯”的張飛其實並不是三國演義那樣的莽夫,反而是粗中有細的武將。當陽橋前,張飛讓讓幾隊騎兵拖著樹枝在林子來回奔跑,製造出有大軍支援而來的場景。再加上他就1個人在橋前挑陣,這樣更讓你起疑:你這不是誘導我進圈套嗎!我才不上當,我就按兵不動,看你怎麼辦。

    張遼是筆者最喜歡的三國武將之一,張遼不僅文武雙全,更是重感情。本來張遼跟隨呂布一直被其所猜疑,但他依然忠心耿耿的追隨,直到白門樓呂布敗亡。而張遼在徐州時期與劉關張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時,張遼受命追殺關羽,卻遲遲下不了殺手,而是勸關羽歸順。這一次遇到張飛,又陷入舊情,難以動手。

    3、張飛本身不敢打

    張飛其實個粗中有細的人,只是唯一有個弱點就是喜歡喝酒。之前因為守徐州喝酒誤事,被呂布奪了徐州。最後也是因為關羽的死喝酒鞭打部下,被部下所殺。如果張飛能在這方面控制的話,鎮守一方是完成沒問題的。

    回到當陽橋,張飛不敢打的原因也是因為自己本就是疑兵之計,如果開打後對方遲遲見不到援兵,那麼就會識破計謀,從而耽擱大部隊撤退的計劃。

    當年關羽曾在曹操帳下待過一段時間,那時候曹操手下一流大將徐晃去戰顏良,結果幾十回合便敗下陣,最後請來關羽,關羽片刻之間就將顏良斬於馬下。可以看出關羽是何等的勇猛,不過關羽卻說自己這根本不算什麼,自己的三弟張飛那才叫一名猛將,在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都不如同是探囊取物。

    第二、張飛在曹軍中的威名。

    從關羽的話中可以知道,張飛和關羽一樣,都是一個萬人敵。不過張飛被關羽說的那麼厲害,沒有見過張飛實力的曹操及其手下,自然對張飛的真實實力就有了很大的想象空間了。曹操更是當即就把這句話記載了自己的袍子底下,還告訴身邊的將領,以後要是碰到張飛千萬不能輕敵。

    這樣一來,張飛在曹操眾人的心裡首先就是很有震懾力的一個存在。長板坡上,曹操聽見張飛自報姓名,就想起了往日關羽對他說的話,對眾人說張飛厲害,不能輕敵。曹操還翻開自己的派袍子,發現當時記得張飛的名字還沒有掉。過了一會張飛再次一聲大吼,竟把曹操身邊的夏侯傑都給嚇死了,更是一聲喝斷當陽橋。這就更讓曹操眾人犯怵了。

  • 3 # 香姐逛歷史

    裡面可以說英雄豪傑無數,雖然他們追隨著不同的主公,但是都不能否認他們想要救世出頭的大志。所以這些投奔的舉動也是為了實現自己才華的一個舞臺罷了。

    相信大家對裡面那些大型的戰爭場面都有著各自不同的印象吧。小編最喜歡的就是趙雲長阪坡七進七出的這段了吧,可以說寫出了非常的熱血的感覺,讓讀者們不由自主的沉浸其中。

    那麼我們一起來說說到底是哪一場戰役,這個其實是趙雲救出阿斗之後,張飛在當陽橋攔截曹軍的一場戰鬥。與其說是攔截曹軍,不如說是把對方嚇到不敢向前一步。事情還要從趙雲說起。

    大家都知道趙雲為了救阿斗,七進七出長阪坡,好不容易是把阿斗給救了出來。莫種意義上說趙雲算是完成了使命了。但是也就是因為七進七出,造成了不小的傷亡,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趙雲,傷亡在所難免。

    這個時候救下了阿斗但是軍隊的傷亡也不容忽視,重點是,趙雲也累啊!先不說打仗,就是來來回回走這麼多路都會累的。打仗忌諱什麼?兵困馬乏的,這個時候要是被追兵追上了就完蛋了。

    到目前為止一切都很符合常理,接下來的事,可以說是很奇怪了。因為曹操的後續大將接二連三的來到了戰前,但卻沒有一個人敢上前去攻打橋頭的張飛。

    這小編就很奇怪了,一個人不敢打或許是因為打不過張飛,但這麼多的精英也不敢打,難不成是,怕死嗎?這也不成立啊,戰亂年代,但凡怕死或者貪財的人都活不成英雄的。

    張飛那個時候的心裡必然是抱著必死的決心來攔截曹軍的,身後是自己的兄弟和主公的血脈,就算是死,也不能後退一步,可能他的身後真的什麼都沒有,有的僅僅是不要命的勇氣,也有可能一個充滿殺氣的人身上總有讓人恐懼的東西在。但不管怎麼說,這都是一場讓人捉摸不透的戰役。

  • 4 # 淨月暖陽

    按三國演義的前後內容來看這個橋段,給找一些合理一些的解釋吧,替羅貫中代言。

    老羅為設計這一橋段,很早就埋下了伏筆。當白馬坡前關羽秒殺顏良,震驚三軍之際,曹操誇講關羽,一向倨傲的關羽,還是假假的謙虛了一下,說我這不算什麼,真正能在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的,是我的三弟張飛張冀德。曹操也很配合的演戲,讓人馬上記下,如在戰場相遇時,要加倍小心。

    單從演義上,這並不是很合理。要知道劉備被呂布搶了徐州,他帶著關、張去許昌,被曹操收留,住了很長一段時間,兩人還曾青梅煮酒論英雄,怎會不認識張飛?再往前追溯,虎牢關三英戰呂布,張飛是第一個衝出去的,曹操就算沒親見,他的情報系統總有收集吧?所以只是給關羽搭搭戲,曹操是好演員,這是公認的。

    曹操領兵南下,荊州劉琮在蔡瑁裹挾下投降曹操,而劉備帶著十萬民眾逃難,曹操為追上劉備,並沒有帶著幾十萬人馬去追,而只帶了二千騎兵,以便快速追擊劉備,大部隊留鎮荊州,還得防止劉琮反水生變,這也是合理的。在追到劉備後,快速擊潰劉備兵馬也是合理的。而後十萬難民跑得漫山遍野,以老羅尊劉抑曹的筆法,二千兵馬散開去搶劫民眾也是應該的,這樣兵散後,每一小隊人馬,也就八九騎十來騎,這就可以想象,所謂趙雲殺了個七進七出,斬將五六十員是什麼樣了,殺的都是散開的一些小隊長!

    這時,留在曹操身邊的,也就是他的侍衛部隊和貼身將領,見趙雲英勇,也不好不顧曹操安全,下場作戰,放在外面的都是張郃、文聘這樣的近期降將,不受信任的,自然也不會太為曹操拼命,趙雲得以單騎逃脫。

    曹操在當陽橋前遇張飛,並不是太在意張飛,而是關注張飛身後是否有伏兵,曹操這時身邊當不會超過500兵力,劉備雖然兵潰,可一萬人馬還有多少在劉備張飛身邊,戰場混亂並沒有準確戰報,如果有個二三千兵馬,那曹操就將身陷險地,會讓戰鬥由勝轉敗,那才得不償失。

    當陽橋頭,作戰面十分狹窄,並不利於騎兵作戰,和張飛單挑不過是匹夫之勇,曹操怎麼會幹這微不足道之事,合理的是曹操說撤退,可撤退得很有些混亂,各將領轉身就走,又都是騎兵,一跑就跑出去很遠,才收住腳步,張飛則從容撤去。把二千騎兵都收攏回來,肯定得要不少時間,大家搶掠正嗨,磨磨唧唧難免,劉備等就跑遠了,脫離險境。

    就這樣吧,說得夠清楚了吧?

  • 5 # 陶式防務評論

    首要原因是,張飛立馬當陽橋,這場戰鬥是歷史事實。但曹操麾下的一連串名將,其實多數都不在場。所以,演義故事沒法編下去了。

    曹操追擊部隊的數量也證實了這一點,當時軍隊都跟著將領走,比如於禁、張遼等大將都會帶領一個軍(數千人不等)。而長阪坡之戰,曹軍只投入了五千騎兵,最多也就是兩三位重要將領的編制。所以,殺敗劉備“十餘萬眾”的,其實正是曹純、文聘二將。

    相對的,劉備從襄陽路過,召集了荊州軍民十餘萬人,其中有戰鬥力的部隊也有數千人到一萬人左右。雖然多數是烏合之眾,但面對五千曹軍,還是具有分散對方注意力作用的。

    儘管劉備的十餘萬人一敗塗地,但曹軍追擊部隊畢竟數量少,而且被十幾萬逃散軍民分散了兵力。當張飛率領二十名騎兵,扼守住當陽橋時,的確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可能。此次在當陽橋的追擊曹軍,很可能兵力也不足,所以無力繼續追擊。

    正因為,歷史上沒有發生“幾十萬曹軍,幾百位曹軍名將雲集當陽橋前”的情況,所以《三國演義》不能按照這種虛構兵力,憑空杜撰後續情節。否則歷史就被改寫了。(陶慕劍)

  • 6 # 東湖野客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包括《三國志》張飛傳中也提到了這一幕。曹操方面,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淵、樂進、張遼、張郃和許褚個個都是猛將啊,這些人以前也幾乎沒有跟張飛交手過,為什麼見到張飛如同貓見了老鼠,畏縮不前甚至心生膽怯呢?我試著從兩個方面說一下這個問題:

    待到關羽回曹營,曹操伸出大拇指說,兄弟真厲害啊。關羽很客氣,“我這算什麼,我兄弟張飛,在百萬軍中取敵人老大的人頭,如同探囊取物般”。曹操鎮住了,心想以後遇到張飛可得小心,讓左右隨從把張飛名字繡在袍子裡,天天提醒自己,已經做足見了張飛就跑的準備。可見,《三國演義》對長阪坡之戰早就進行伏筆,不會無緣無故的讓張飛把曹操的虎將們全部鎮住。

    張飛怒目站在橋上,背後是一片樹林,樹林之中做了迷惑曹軍的部署

    縱使張飛再厲害,面對曹操的一萬人馬加虎將大集合,就是再多三頭六臂恐怖也唬不住曹操。但是長阪坡之戰前,《三國演義》中描述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間知空氣的諸葛亮剛剛在博望坡把夏侯惇的十萬大軍燒烤了,已經給曹軍上了初出茅廬的第一課。曹操此時對劉備的軍師相當小心。

    所以,曹軍諸將與其說是怕張飛,倒不如說是怕諸葛亮,這個在博望坡燒烤攤把十萬曹軍燒烤了的“臥龍”大廚。

    所以,《三國演義》中寫張飛怒目圓睜、吼聲似雷,單靠長阪坡前一聲吼就嚇退曹軍,實際上早就做了伏筆。

  • 7 # 歷史紅塵

    時值公元208年,當時曹老闆揮兵南下,最終目的地就是荊州,打算直搗黃龍,正因為當時劉表的去世,也讓當時臨危受命的劉琮不知所措,在緊要關頭之下,劉琮大兄弟居然直接投降了,而且根本沒有反抗,儘管整個蜀漢王朝發生 瞭如此大的 變化,但是劉備老兄卻絲毫不知情。

    本來按照諸葛老兄的想法,直接取締劉琮,奪取荊州,以此為據點和曹賊決一死戰,但是嘞,如此大義滅親,被人揹後戳脊梁骨 的事情,劉備可是萬萬不敢,所以儘管取代荊州,也成了“民心所向,大勢所趨”,但事實上劉備還是對劉表有一絲情義的。

    所以無可奈何的劉備,也只好忍辱負重,選擇收拾劉琮大兄弟撂給他的爛攤子,本來劉備只想著逃命,打算找機會東山再起,但是甚是得民心的劉備,居然人格魅力強大到十萬有餘的百姓願意跟隨逃亡,這下完美的逃跑計劃落空。

    隨著隊伍的壯大,所有人只能抱團前行,極大地拖慢了行軍速度 ,儘管當時有人建議劉備輕裝前行,大部隊慢慢跟上就好,但是講究仁義的劉備,終究認為這並非大丈夫所為。

    起初講究仁義之道 的劉備,現如今才算嚐到負重前行的痛苦,畢竟劉備當時儘管看似人數上有絕對優勢,但是真要比起作戰能力,怕是絕大部分是烏合之眾,最終在長阪坡附近,雙方展開了一場激烈的遭遇戰,劉備的大部隊顯然不堪一擊。

    此時認識到事情嚴重性的劉備,最終決定先保命,畢竟自己才是曹軍的最終目的,所以也就暫時和諸葛軍事,趙雲大將,張飛兄弟,以及手下幾個關鍵人物,一起逃竄,以期儲存實力,來日再戰,慌亂之中,居然把趙雲大兄弟給忘記了,一路狂奔,隨後才發現趙雲不見了。

    有情有義的趙子龍,原來為了主公安全,毫不甘心的他,就打算給曹軍一個教訓,順便把劉備媳婦兒給找回來,畢竟他可不想看見自己的大哥抱頭痛哭,失去鬥志,最終成功營救出甘夫人,好在有所覺悟的劉備,最終還是讓張飛留下斷後。

    明知自己一人會吃虧,但就是巧妙地和曹軍眾人打了個心理戰,效果居然出奇的好,有舍才有得,最終劉備儘管丟失了兩個女兒,以及那眾多的百姓,數量眾多的物資,但是好在關鍵核心人物都在,劉備也算是鬆了一口氣。

    張飛和趙子龍之所以能夠配合如此默契,實際上也與他們強大的心理素質密切相關,儘管劉備並不比曹操那般奸詐,但是在識人用人上,絕對是一把好手,張飛光是站著都夠嚇人,趙雲的勇猛無敵,不僅讓當時的曹軍大肆潰敗,而且突然出現的張飛,更是讓曹軍誤以為周邊有埋伏。

    雙方在僵持的過程當中,儘管曹軍後續有部隊增援,但是畢竟車馬勞頓遠要比作戰更累,為了追趕劉備眾人,當時曹軍是開足了馬力的,但是相比較之下,儘管劉備大部隊速度緩慢,但是極大地儲存了實力,這點來說是絕對耗得起的。

    但曹軍就不行,短期內大量的體能消耗,當然不足以應戰,而且他們也不知道貿然開戰究竟會造成怎樣的嚴重後果,所以只能靜觀其變,等待曹操來了發落。

  • 8 # 揚生解史

    《三國演義》中,長阪坡之戰確實令人費解。大多數的人都在想:曹軍為什麼不一齊衝過去呢?正常來說張遼、張郃或許褚,他們中任一個和張飛交手也不會落下風的啊?其實曹軍中有人早就看出張飛是故布疑兵了,但他們都不說破,為什麼呢?

    張飛設有伏兵、當陽橋不適合群攻

    當陽橋一夫當關,兩邊都是水。這個地形只適合一對一決戰,而曹兵剛到還未定下神來,張飛大喝一聲,就有人嚇死落馬了。其它將領只能先穩住陣腳再說了。

    再者,張飛安排騎兵在樹林中來回奔走,樹林中已塵頭大起,而橋頭只有張飛一人。此時情形與空城計相似,眾人疑有伏兵,加上皆知張飛勇猛,所以曹軍停下等待曹操是合情合理的。畢竟重大軍事決定要由主帥來決策。

    曹仁、李典武功與張飛有差距,而且曹仁是主將,自然不會出戰了。而夏侯惇、夏侯淵與張飛是親戚關係,也不會主動出擊。許褚雖然勇猛,但他是曹操的保鏢,主人不在他當然不會拼命了。

    張遼、張郃兩人為一代名將,他們沒有把握能一定戰勝張飛。另外,此戰是曹操為了私怨,追殺劉備及荊州百姓,他們內心是反對的,但做為部下他們只能盡人事出征,所以此時他們也不主動出戰。但做為身經百戰的名將,張遼、張郃早就看出張飛是故布疑兵了,但他們都不說破。

    由於曹軍將領各有所思,所以唯有等待曹操到來再做決定了。

    曹操逃跑的時候,由於走的急,連冠簪都掉了,披髮散發、一幅倉皇失措的神態。這時,明白人張遼及保鏢許褚,追上曹操並勸說,他才回過神來,派人去打探虛實了。

    總結

    在《三國演義》中,當陽橋之戰看似不可思議,實則合情合理。作者通過張遼、張郃等人在當陽橋前的表現,暗指曹操此次興兵是不義之舉。

  • 9 # 虎頭山文化小妖

    在長阪坡之上,我們的無敵戰神趙雲出場了,直接殺了敵人一個七進七出,並且還救出了阿斗。隨後撤退的時候,遇到了曹軍的大量兵馬,而張飛一個人站在當陽橋上直接嚇退了曹軍百萬雄師。

    聽起來是不是很帶感,可實際上曹操手下的那些大將都是吃乾飯的嗎?曹仁、李典、夏侯兩兄弟還有張遼、許禇等人,這可都是從千軍萬馬當中殺出來的猛將。

    可大家就是這麼站在當陽橋上面跟著張飛比誰的眼睜大,很遺憾,曹軍眾多將領全部輸了,然後張飛拍拍屁股果斷走人,輸了的眾將士就站在橋的另一頭看著張飛飄然而去。

    實際上並非這些將領都在犯傻,而是自己作不了主。

    在長阪坡的時候,趙雲足足殺了曹操手下大將五十來名,當時這些出名的大將就站在曹操身邊。

    說實話看到敵人這麼囂張,早就已經按捺不住了,可是曹操的一句話直接打消了這些將領的念頭,那就是不要放心,一定要活捉對方。

    很明顯此時的曹操起了愛才之心,可以這個時間點很讓人糾結,早不起晚不起,非要在這兵荒馬亂之時來上這麼一手,這讓手下的眾多將士相當的尷尬。

    雖然趙雲看起來很是神勇,但是並不代表自己這一邊的人誰也打不過他,原本大家想給趙雲一個教訓,但是當曹操說出不準放箭之後,這些名將們果斷後退一步,誰也不想出這個風頭了。

    打勝了還好說,最多換來曹操的一句誇獎,萬一要是打輸了呢,跟那五十來名被的大將有什麼區別,並且曹操想著活捉趙雲,這樣打起來更加的畏首畏尾。

    然後就這樣眼睜睜的看著趙雲帶上阿斗,就這麼跑了,畢竟曹操是領導,大家也無話可說。

    等之後到了當陽橋的時候,又看到了張飛,本來想著直接衝過去,誰會想到張飛的一聲大吼,直接將夏侯家的一員大將給嚇死了。

    在這一瞬間,大家想到了趙雲,也想到了曹操的不許放箭,然後事情就很糾結了,這樣的一幕傳到了曹操的耳朵裡,一定又是另外一員名將,以曹操愛才的個性,或許又是一出不許放箭。

    而且此時對面的張飛敢一個人來守橋,很明顯就是把生死置之度外,根本不可能活捉,萬一不小心打死對方,曹操知道後又是各種的麻煩事。

    畢竟自己也只是給曹老大打工而已,萬一要是惹得人家不開心了,以後還在曹魏集團混不混了。

    於是我們就看到這樣奇怪的一幕,哪就是一圈人看著張飛在對方面各種的擺造型,但是大家心裡卻無動於衷,都在等曹操發話,不然真心沒法幹活了。

    而且曹操說實話早就認識張飛了,知道張飛肯定不會投降的,可是趙雲就不一樣了,很明顯這是一個以前自己沒見過的新武將,說不定還有機會把他拉攏過來,於是在陰差陽錯之下,當陽橋上這麼讓人尷尬的一幕就出現了。

  • 10 # 史研

    呂布根本不是這麼厲害的,要是到了後期的話,關羽就可能幾下子就將呂布打敗,也不會需要他們幾個人的實力,這一戰可能是描寫的最衝突的。這個願意是後面有非常深刻的道理,需要我們仔仔細細的去討論。

    要是關羽張飛和劉備一開始就這麼厲害的話,可能就沒有很多人去看了。因為他們本來就這麼厲害,他們能夠做到任何事情也是應該的,所以人們就沒有什麼興趣了。而羅貫中這麼寫,最主要的就是因為關羽後來能夠成為這麼厲害,都是依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又一步的提高了自己戰鬥力,最後成為了天下第一。向人們透露了一個概念,那就是努力一定會成功。

    其實要是換做關羽上來的話,他可能和呂布打的不相上下,甚至是不可能被呂布打敗的,要是關羽的武功能夠再提升一點的話,或許就能夠打敗呂布了。而張飛和呂布相比的話,呂布的實力實在是太強大了,比張飛還要高強一下,他們兩個能打這麼多回合,也說明張飛的實力和呂布也是相差不多的。

  • 11 # 蜀仙醉

    真實原因很簡單,曹操沒有所謂的大軍,就是一支前鋒隊伍,一路爬山涉水追劉備,飯沒吃,澡沒洗,小曲兒沒聽上,身乏力竭,戰鬥力很渣,這事兒諸葛亮親口說了。

    《諸葛亮傳》載:“曹操之眾,遠來疲弊,聞追豫州,輕騎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

    甭管是誰一日一夜騎馬三百餘里,還能保持戰鬥力的,除非開法拉利去的,所以疲軍對上趙雲沒有啥勝算。

    這個規定是保護人才的,打仗得光明正大,否則正打著,幾百人一陣亂箭,沒有一個將能逃了性命,這樣一來,最後將全死光了,仗還怎麼打?

    趙雲能夠在亂軍中活命就是這個道理,否則萬箭齊發,管他什麼神將都得死!

    至於張飛,一聲大喝斷橋就更離譜了,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趙雲過了橋,張飛把斷橋上搭的門板給踢下河去,缺口誰的馬也跳不過去,誰要借馬跳騰身過去,張飛丈八蛇矛能穿成一串拿去燒烤了;游水也不行,蜀兵可以拿箭射著玩,游到岸邊的跟老鷹捉小雞沒區別。

    當時追趙雲白也就二十幾騎,這《三國志》也有說。

    其實誰也不敢衝,曹將大多是旱鴨子,掉河中不被射死就被淹死;即使衝過了斷橋,也是被養精蓄銳的張飛欺負的份,所以只好用注目禮給趙雲、張飛送行。

    “大哥你好!大哥再見!”

  • 12 # 玉滿華夏

    最令人費解的是《空城記》。司馬懿十五萬大軍來到西城,諸葛亮彈琴退了敵兵。你想,西城並不是長安、洛陽、成都、建康(南京)那樣的大城市,能埋伏多少人馬?司馬懿即使不馬上攻城,完全可以一支先頭部隊進城探一探(因為此時西城城門大開,兩個老軍在掃城門洞)虛實,再決定進退,怎麼全軍忽拉一下子就退走,太不符合軍事常識。唯一合理解釋的就是,司馬懿不想殺害諸葛亮,因為自己在魏國勢力還未完全壯大,過早滅蜀(諸葛亮一死,蜀國就無法抗衡曹魏了),很可能落個鳥盡弓藏的下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趙露思為什麼總演差不多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