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坑那些事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水平和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廣場文化日益成為中國大部分新農村建設中最活躍的娛樂休閒方式。豐富多彩的廣場文化增加了農村的生機與活力,彰顯了農村的文化特色,縮小了農村和城市之間的文化差距,意義極其深遠,然而在貧困村建設文化廣場更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迫在眉睫。

    一是在貧困村建設文化廣場既是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內容,又是實現脫貧摘帽的重要條件。人類學家奧斯卡·劉易斯最早提出“貧困文化”的概念,他認為由於個人對外界環境具有除錯機制,導致貧困群體對現狀產生了一種消極適應,其特徵表現為:缺乏規劃、沒有現實理想的能力、“等靠要”思想嚴重等等,這是一種直接根源於貧困經濟的文化,也是一種直接促使經濟貧困的文化。“扶貧先扶志”要想改變這些現狀,必須從改變貧困群眾的思想觀念入手,那麼在貧困村建設文化廣場,透過豐富多樣的文化形式宣傳扶貧政策,滿足貧困群眾的文化需求,消除貧困文化造成的負面影響,幫助貧困群眾樹立脫貧致富信心,確保貧困村早日脫貧摘帽。

    二是在貧困村建設文化廣場,可以培植貧困群眾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化修養。“精神貧困是物質貧困的直接後果和人文表現,同時,又是物質貧困產生的主要根源”。貧困群眾往往受教育程度低、科學文化知識缺乏、精神生活空虛、情緒低落、自卑感強等等,然而在這裡沒有尊卑貴賤等級差異,大家可以平等交流,廣泛參與,是任何一種形式的文化活動無法比擬的。在這裡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娛樂形式,積極傳播著健康文明、樂觀向上的思想內容,讓貧困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受到高尚審美趣味的薰陶,培植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化修養,充分展示本地特有的文化現象,滿足貧困群眾的精神需求,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激發貧困群眾生活熱情,推動社會和諧發展。

    三是在貧困村建設文化廣場,可以加快貧困地區鄉風文明建設步伐。日前,《半月談》發表題為“一個縣一年‘埋’兩個億,扶貧增收變‘棺材本’”的深度報道,報道中介紹了一些地區喪葬講“排場”,部分群眾舉債辦喪失的不良現象,看後讓我為之震驚。說起貧困問題有著自然環境惡劣造成的先天不足,也存在著歷史原因導致的發展無力,但最為可怕的是貧困群眾價值觀念陳舊、思維方式單一等等,從而導致的鄉風文明程度不高,透過文化示範引領,移風易俗的大力宣傳,從而縮短貧困村與非貧困村之間的差距,加快推進貧困村鄉風文明建設步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教育方式對教育有哪些有益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