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杜坤維
-
2 # 銀行研究僧
我不會去辦銀行。
簡單想一下,在國家屢禁不止的情況下,非法集資套取的資金仍然是以億元為單位的。可見在中國,老百姓的投資觀念還是比較粗放的。如果開銀行,是一定會賺錢的。
仔細想想,卻不是這樣的。一旦銀行全面放開,原來的非法集資就會披上合法的外衣,將非法攬儲變成合法吸收資金,銀行倒閉的情況就會大面積出現。
從非法集資變身而來的銀行,與傳統的銀行盈利模式都是一樣的:都是採用存貸利息差來獲得利潤。
非法集資變身的銀行勢必會透過高息來吸收儲蓄,但是發放的貸款利率卻始終遵循:利率越高,客戶層級越不好,越不容易收回的特點。這些銀行就會面臨一方面無法兌付高額的存款利息,另一方面收不回放出去的貸款。
為什麼非法集資出事兒的時候都是資金鍊斷裂崩盤了,為什麼那麼多非法集資創始人都是在無法兌付利息的時候才想起去自首。這說明非法集資透過承諾高息來攬儲的方式並不長久。
現在的銀行之所以能夠持續盈利,完全是因為有監管機構在承擔著過濾網的作用。過濾掉那些可能存在經營風險的金融機構,甚至從一開始就不讓想要套利的資本進入。
金融市場的特點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利潤與風險都很容易傳導。也許這家銀行正在穩健經營,但是與之有業務關係的金融機構出了問題,穩健經營的銀行很有可能就會出問題。
為什麼招商銀行的股價連續大跌?就是因為招商銀行的業務關聯方錢端出了問題。招商的股價出現下跌,整個股市都應聲下跌。這種傳導性是非常強的。
在題主的假設中,我有鉅額資金,還開什麼銀行啊?費精力,還有可能會讓自己的資金受損。我一定會想辦法把錢怎麼好好地花出去。在有生之年把錢都花光。
銀行已經過了躺著也賺錢的時代,銀行股權也已經是含金量大跌,不少中小銀行股權轉讓乏人問津,就是上市銀行股權也在折價售賣,上市銀行除了一些次新銀行股以外,都是處於破淨狀態,也就是以低於淨資產出賣。
低於淨資產出賣、也就是銀行股票本來賬面是10元,現在打折成為八元就可以買到,這種情況下,有錢也不會去開辦新銀行,不如到二級市場買銀行股票了。
銀行股票價格下跌,與銀行資產質量不透明有關,市場擔憂銀行不良貸沒有得到充分反映。最近就爆出一些銀行經營風險。
銀行股權缺少吸引力,與某種政策有關,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關係究竟如何定位,非常複雜也非常敏感,只能點到為止,
就目前環境下,有錢去辦銀行未必能賺錢,負債端利率難跌,但貸款端利率要求降低,銀行淨息差難以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