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財經麥田圈

    算利潤很簡單,沒有那麼難,記住幾個關鍵公式,算出來的利潤也就大差不差了

    我們先看下面的幾個公式:

    淨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是不是專有名詞太多了看不懂。我們用工廠的例子,通俗易懂的來說一說

    把工廠一段時間(我們以一年為例)的各項數字都記錄下來,然後

    工廠的利潤就等於:

    產品賣出去多少一共收進來多少錢

    減去:買產品的材料花了多少錢

    減去:交稅交了多少錢

    減去:做廣告和塞紅包用了多少錢

    減去:發工資付房租水電煤用了多少錢

    減去:如果錢是借款借來的,付利息付了多少錢

    減去:買裝置花了多少錢除以裝置的使用年限

    加上:(公允價值變動是什麼,沒關係,對於小廠來說就當沒看到這一項)用廠的錢借出去或者投資到外面賺了多少錢

    加上:廠子幹私活或者一些入賬的零活(比如政府補貼啊)賺了多少錢

    減去:不知道計在哪個專案下的零碎的錢

    這樣子基本上就是一個小廠的淨利潤了。

    雖然從精細的角度來看,會有些許出入,但是差別不會太大。

  • 2 # 老闆角度看財務

    其實對於您這種沒有財務基礎的,再不存在大量賒銷的情況下,區分裝置、房產投資,將此類投資按照可使用年限分攤到每年,您這邊每年的現金淨流入減去您的現金淨流出,再減去每年分攤的裝置費用,基本上是您這邊每年的收益情況了。

  • 3 # 認真的天馬

    自己開小廠注意控制現金流,也就是說盡量不要賒帳,在不怎麼賒帳的情況下,算出來的利潤會有用一些。開廠會有裝置投入,這些裝置投入要用好多年,所以要慢慢分攤到每一年去。比方說,我的裝置投入分攤到五年去。每年的利潤就是用收入的現金減去支出的現金,再減去分攤到每年的裝置投入,得出來的就是利潤了。

    如果賒帳很多就不能這樣算了,這種情況要用標準的會計計算方法,但是算出來的利潤並不等於現金有可能裡利潤很高,但帳上沒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NBA要組建怎樣的隊伍才能打敗勇士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