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稻門YAO

    我覺得在談論這類的問題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避免把經濟問題過度地政治化。很多人不去關注專案的本身,而只需關注到底誰輸了或誰贏了。這種想法肯定是前面的,也會模糊我們對問題本身的認識。從目前的資料來看,據說馬尼拉的軌道需求超過1000公里,這甚至比北京目前所有軌道的總長還要長,這個市場確實是很驚人的。

    但這麼大的市場,為什麼菲律賓自己不建?顯然是資金有問題,政府無法應付這麼龐大的開支,所以希望引入國外的投資者。我想,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吞下全部的菲律賓市場,投資的風險太大。而且在菲律賓的體制下,土地問題會不會這麼容易解決?這都是需要考慮的。我覺得,絕不能靠一個國家吞下這個市場,而最好是透過國際合作或國際平臺。

    從馬來西亞,緬甸等很多國家的教訓來看,一些事情不一定是越快越好。最好是先觀望清楚再做行動,避免陷入政治和債務上的陷阱。鐵路問題在殖民時代確實是一個政治問題,提現了一種政治上的控制力,比較著名的就是日本在東北的滿鐵公司。但在目前的國際形勢下,鐵路問題的經濟性並不亞於其政治性。首先,要考慮修建全程中的債務可持續和盈利問題;其次,考慮當地民眾的實際需求問題;第三,考慮在菲律賓當地可能面臨的風險。

    我覺得,在走出去的過程中要避免大包大攬的現象,避免什麼專案都想要。最好還是以經濟性為最優先的考慮,並儘量在國際合作的基礎上開展專案,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維護自己的利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樣的油畫給人“乾巴巴”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