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昇豔陽
-
2 # 吳鳳傑3
謝謝邀請。孫子兵法博大精深,我們一般只能看到表面,深層次理解與運用可不容易啊!這裡我只簡單理解一下形勢吧!我認為形勢指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俗稱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只有準確掌握敵我雙方人員以及後勤保障,達到了知已知彼心中有數,才能做出準確判斷,再做出兵力部署,不能打沒準備之仗。這也是眾多將領在打仗之前,在掌握敵我雙方的資訊後,先在沙盤上演視一下,有無破綻,也就是沙場點兵。大家先在沙盤上模擬一下,好做到心中有數,不至於後面忙亂。這只是我的一些看法,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希望大家互相交流與指正。
-
3 # 古今往事一杯酒
關於《孫子兵法》中的形勢,辛棄疾在《美芹十論》中這樣定義:形者,大小也;勢者,虛實也。
什麼意思呢?
簡單來講,形為表面屬於看得見的範疇,是實力結構,而勢為組成形時所表現出來的壓力,爆發力,只能感受卻看不見。
例如,一片平淡無奇平平整整的沙灘,但經過藝術家的加工,在這片沙灘上用沙子搞了一個沙雕,看上去就有一種氣勢。又如,每個人都能看到一篇文章有多少字,多少段,卻看不懂文章為什麼有這麼強的感染力。
形和勢是有機的一個整體,就像是硬幣的正反面,每一種形都對應著一種勢,改變了形的結構,勢就跟著改變。
《孫子兵法》講: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
形是容易把握的,關鍵在於方法,只要找到突破口,那麼問題終會解決。但是勢就不一樣了,大多時候只有少數人能把握,能以小見大,透過現象看本質。
收到這個問題嚇一跳,說實話還真沒完整仔細的看過《孫子兵法》這本書。
我對它的理解還停留在小學生階段,希望大家多指正:“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我的理解上面這段話講的就是形。行就是能看到的東西,如:地形,人員物資的多少等等。
“不戰而屈人之兵;上兵伐謀等”。我理解這就是勢的體現。給人心裡上的壓力,達到自己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