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一漫

    首先,你是否在心裡已經有了一個大體的輪廓:

    比如本體動物,性格等等,如果有了那就是待進一步填充充實,可以借鑑一些塑造的比較成功的漫畫形象進行延展擴充,再落地到目前讀者群體的興趣方向,進行細節把控。

    其次,分析來看:

    你創作的這個漫畫是什麼風格背景,想走什麼路線,目標讀者是怎樣的。

    女性萌化,男性狂拽酷炫總不會錯。

    這些都是在你沒有天馬星空想象,和任何思路時幫助你刻畫出形象的素材渠道。

  • 2 # 橙心社

    人們看動漫作品中的角色,無論是不是人,本質上都是希望看到“人”,或者說,對於一個非扁平非人角色來說,多數情況下人們還是一方面期待著“不同於人的新鮮的表現”,另一方面卻對於“其行為最終能夠透過人性得到可理解的釋讀”有著某種需求的。

    換一個更具體的說法,這就像是我們周身有著各種各樣的人,儘管他們不可能有著和我們一樣的想法舉止,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可以基於某種共性和邏輯去理解和解釋他們的行為,你會形成其種種表現大致地判斷“他是個怎麼樣的人”,透過之前得出的結論再進一步得到依據,知道“怎樣的舉動對於他而言是可以理解的”。而如果我們因為“自己要塑造一個非人類角色”的意識,就決定陷入一種“人類不可理解的才是非人類角色”角色塑造狀態的話,那麼這個角色可以說是很危險的,或者說很難真正走進人們內心的,它可能最後就只是作為一個異類的符號存在,因為歸根到底不能忽略的一個問題是,我們的文學創作最後寫出來是要給人看的,而不是給什麼非人的東西看的,一個人物如果全程無法獲得觀眾一丁半點的共鳴,其想要受歡迎被感知也就成了空談,當然,這不是說混亂是不允許的,畢竟混亂也是人類經驗的一部分,只是這個混亂中至少要有相當一部分能讓我們隱約抓得住才行。

    但是作為非人角色,畢竟需要挖掘其“非人”的特質表現,否則觀眾在期待之下可能會感受到被欺騙:這不就是人嗎?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因此你要把其不同於人的部分好好凸顯出來,並且這個不同並非不需要基於人類經驗的邏輯,如果與我們的邏輯有衝突,就需要想辦法讓這個衝突的設定再度合理化,否則就可能再度回到上一步的混亂之中。

    文:JOJO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老打嗝,是消化不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