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每天一歡樂

    偶爾一次我應該是會去看的,算是小時候的一個回憶吧。

    畢竟現在電影院和網上想看什麼電影都有,非常方便。小時候娛樂方式比較少,所以放電影的時候附近好幾個村子的人都會去看,挺熱鬧的。

    現在更多的是一種懷念和回憶,情懷。真要經常放的話估計沒幾個人願意看的。

  • 2 # 小楊基金投資

    以前手機沒普及的時候,家裡只有大頭,電影片道很少。

    每當有電影下鄉的時候,全村的人都會跑去看,人多嘛,比較熱鬧,我好玩。

    現在啊,基本上很少了,每個人的手機都可以看電影,因為現在人都比較宅,不願意去。

  • 3 # sNolanb

    說起電影下鄉,勾起的還是小時候的回憶,小時候娛樂活動很少,手機還不普及,唯一的娛樂還是跟小盆友一起爬樹,掏鳥窩 ,下河掏龍蝦。每當有電影下鄉的時候,村裡面的大喇叭就是告訴全村人,還記得奶奶還特別告訴我,什麼時候有放電影。

    鄉下一般吃飯都比較早,吃完飯都早早的拿著小板凳去佔個好位置,而我們小孩也就是去湊熱鬧,還記得那時候看電影人還很多老老少少聚在一起,有說有笑,一般小朋友和上了年紀的人都喜歡問誰和誰是一夥的,哪個是壞人(放的多是抗日片)。

    後來慢慢的,記憶中去我們那放電影的也少了,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電視機了,現在再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也勾起了我的回憶,我們這裡每年也有“逢會”的習俗,“會”上會請戲班子唱戲,而臺下的也都是老年人,但是,如果你說把戲臺子去掉,那麼“逢會”想必也會少了很多的樂趣吧!就像題目中問的下鄉放電影一樣,有些地方可能放了沒人看,就我們這裡來說,經濟還不是很發達,空巢老人留守兒童也很多,放電影無疑是對他們心靈的慰藉,看的真的是電影的劇情嗎?我想未必,看的可能是那種電影的氛圍吧,他可能沒有待在家裡的舒適,沒有空調屋的涼爽,但他有坐著小板凳,手裡扇著扇子,磕著瓜子,還跟旁邊的鄰居討論著誰是好人誰是壞人的樂趣罷了。

    電影下鄉雖然會慢慢的沒落,但就像城市裡的盲道一樣,我們真正見到盲人走盲道的有幾個,但盲道也確確實實有存在的必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些父母為何總是報喜不報憂,子女該不該關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