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出處】 唐·李白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譯註】回頭看看來時的小路,只見 蒼茫暮色籠罩著青翠的山林。卻顧:回 頭看。蒼蒼:暮色蒼茫或指山林蒼翠。 橫:有充塞、籠罩之意。翠微:青翠的 山峰。
【用法例釋】用以形容山林暮色蒼 蒼或一片青綠。[例]走在“十八盤”的 山林間,……忽然想起李白的詩句:“卻 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由此對這山林 公園的翠,又深了一層感受。(周沙塵 《丹黃朱翠話香山》)
【原詩】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 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賞析】
此詩約作於天寶初年李白在長安時。從詩題和所寫內容看,詩人是在游完終南山(在長安南)之後,過訪一位姓斛斯的隱者並與他月夜歡飲的。
起句“暮”、“下”二字,點時兼寫行蹤。以下三句或進一步作補充說明,或描摹暮山景色,從而以生動傳神之筆渲染出安逸、寧靜、蒼茫的氣氛。再下四句承接上文,繼寫山下田園情景。“相攜及田家”,說明詩人與斛斯山人路遇同歸,從“相攜”不難看出二人情誼之好;“童稚開荊扉”,幽雅之中雜以歡快氣息,充滿牧歌般的情調。一個“荊扉”,便已先令人產生了與煩擾的市朝絕不相類的古樸、靜謐之感,何況“綠竹入幽徑”,更何況“青蘿拂行衣”呢?綠竹、青蘿本具清雅、幽深的特點,再加上融融的月色和曲折深遠的小徑,便愈發使人覺其恬靜、安逸了。這裡,簡筆勾勒妙景,無一費詞,即深深傳出詩人無比羨慕、喜愛的心情。
最後六句寫暢飲歡歌之樂。“歡言”,見出主客二人情投意合;“共揮”,表明酒逢知己,相對痛飲。兩句詩向上迴應“相攜”,向下遙啟末句,使全詩一線貫穿,渾然而不可分。相對歡言、共揮美酒之餘,復繼之以“長歌”,以歌助酒,以酒佐歌,直唱到天河星稀的時分,則時間之久,飲酒之多,情感之濃都已在不言之中。“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這是痛飲長歌后的情景,主客雙方陶然欲醉,忘卻了塵世間的一切機巧之心,精神達到了極度純樸的境界。詩以此作結,給人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這首詩以形象的畫面來開拓詩境,盡力把情感隱寓在畫面之中,然而即使如此,相比起陶淵明的田園詩,還是更多一些雄快之氣;相比起王維的田園詩,也更多一種活潑的生機,這大概便是李白田園詩的獨特之處了吧!
】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出處】 唐·李白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譯註】回頭看看來時的小路,只見 蒼茫暮色籠罩著青翠的山林。卻顧:回 頭看。蒼蒼:暮色蒼茫或指山林蒼翠。 橫:有充塞、籠罩之意。翠微:青翠的 山峰。
【用法例釋】用以形容山林暮色蒼 蒼或一片青綠。[例]走在“十八盤”的 山林間,……忽然想起李白的詩句:“卻 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由此對這山林 公園的翠,又深了一層感受。(周沙塵 《丹黃朱翠話香山》)
【原詩】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 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賞析】
此詩約作於天寶初年李白在長安時。從詩題和所寫內容看,詩人是在游完終南山(在長安南)之後,過訪一位姓斛斯的隱者並與他月夜歡飲的。
起句“暮”、“下”二字,點時兼寫行蹤。以下三句或進一步作補充說明,或描摹暮山景色,從而以生動傳神之筆渲染出安逸、寧靜、蒼茫的氣氛。再下四句承接上文,繼寫山下田園情景。“相攜及田家”,說明詩人與斛斯山人路遇同歸,從“相攜”不難看出二人情誼之好;“童稚開荊扉”,幽雅之中雜以歡快氣息,充滿牧歌般的情調。一個“荊扉”,便已先令人產生了與煩擾的市朝絕不相類的古樸、靜謐之感,何況“綠竹入幽徑”,更何況“青蘿拂行衣”呢?綠竹、青蘿本具清雅、幽深的特點,再加上融融的月色和曲折深遠的小徑,便愈發使人覺其恬靜、安逸了。這裡,簡筆勾勒妙景,無一費詞,即深深傳出詩人無比羨慕、喜愛的心情。
最後六句寫暢飲歡歌之樂。“歡言”,見出主客二人情投意合;“共揮”,表明酒逢知己,相對痛飲。兩句詩向上迴應“相攜”,向下遙啟末句,使全詩一線貫穿,渾然而不可分。相對歡言、共揮美酒之餘,復繼之以“長歌”,以歌助酒,以酒佐歌,直唱到天河星稀的時分,則時間之久,飲酒之多,情感之濃都已在不言之中。“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這是痛飲長歌后的情景,主客雙方陶然欲醉,忘卻了塵世間的一切機巧之心,精神達到了極度純樸的境界。詩以此作結,給人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這首詩以形象的畫面來開拓詩境,盡力把情感隱寓在畫面之中,然而即使如此,相比起陶淵明的田園詩,還是更多一些雄快之氣;相比起王維的田園詩,也更多一種活潑的生機,這大概便是李白田園詩的獨特之處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