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鑫緣日子館兒

    丁憂的意思就是說,家中的父親或者母親去世了,為他們辦喪事。而如果朝裡面有哪位官員不幸遇到了家裡的親人去世了,那都是必須要辭去官位回到老家去為去世的父母親守孝的。

    丁憂這條制度最早是源於《晉書·袁悅之傳》裡的記載,那裡面說有個“始為謝玄蔘軍,為玄所遇,丁憂去職。”意思是說呢,這個叫做袁悅的人,才剛剛成為謝玄的參軍還沒多久,但是因為很有能力所以很快的就得到了上司謝玄的重用。得到了上司的看重,飛黃騰達也是遲早的事情。但是就在那時,有個噩耗傳來了。袁悅家裡的親人不幸去世了,最後沒辦法,袁悅辭去了自己的職位回老家丁憂了。

    丁憂也可以說是古時候封建社會傳統的道德和禮儀,在古代的時候,官員的父母去世了,那個官員不官官職是大還是小,一都要辭了職位回老家守孝。而在這個過程裡他需要歷經二十七個月,大概就是三年的時間吧。而丁憂既然是封建社會下的的傳統禮制,自然也是有一定的嚴格要求的。只要是在丁憂官員期間,三年內是不能在朝廷裡做官的了。而且,朝廷也不會對外招用還在丁憂期間的人,除非是發生了什麼特別的情況。而因為特殊的情況被朝廷繼續招為繼續做官的人,就會被叫做‘奪情’。

    古代的人們都是以孝為先的,如果不回家為自己的父母丁憂,會被世人嘲笑不恥的。

    在古時候,丁憂期間,吃、住、睡都要在父親或者是母親的墳墓旁邊的,而且不還可以有任何的怠慢和帶有娛樂性的舉動。在丁憂期間夫妻二人也是要分開睡、丁憂時間未滿三年,家裡也不可以進行婚嫁等喜事。其之所以這麼的講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報答父母親的養育之恩。

    為什麼一定要三年的時間,其實也是不難理解的。小孩從出生開始,三年之前都是跟隨著自己父母身邊的,無時無刻也都需要父親和母親的照顧。那等到父母老了,身為孩子的我們自然也是要像當初他們照顧幼小的我們一樣的盡心盡力。即使後來父母親不在了,但是當年的養育之恩還是在的,我們不能把那些忘記,因此,要在父母親墳旁為其守孝三年,即使他們看不見了,但是相信那片赤誠的小心他們會知道的。古代的丁憂,不僅是傳統禮制的體現,也是古人們對孝的尊重。養育之恩大過天,而丁憂也是人性本善的最好證明。

  • 2 # 文史之光

    從古至今我們中中國人是十分注重孝道的。禽獸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關於你說的這個問題,我想有四點原因可以參考。

    一、這是以孝治國的政治需要。中中國人常講忠孝難兩全,不是說二者對立,而是隱含著二者並列、同等重要的意思,要是二選一,會讓人很為難。在家國天下的治國情懷裡,大家普遍認為如果一個人對父母不能夠盡以孝道,那麼他也很難對國君盡忠。反過來說,一個很孝順的人,他對國君也會更容易保持忠誠。忠對君孝對親,雖然物件不一樣,但其精神核心是一樣的,都反應了一個人忠誠可靠的品格。而這種忠誠可靠的品格,就是歷代政治治理體系中最被人看中,最值得稱道的人品官德。所以,在古代走仕途想說自己會是一個忠臣,必須要先做一個孝子。

    二、這是以孝修身的道德自律。鴉有反哺之情,羔有跪乳之恩。自己沒有養育一個孩子,永遠不會知道父母的嘔心瀝血、含辛茹苦。如果自己成為了父母,那就會很好地理解推幹就溼、以身代苦的意思了。孝順父母,是法律要求,更是中中國人血脈中與生俱來的情感衝動。你養我小;我養你老。我來到這個世界的頭三年毫無力量,一刻也離不開你,全靠你無微不至地照顧才得以活命;你離開這個世界的頭三年,就讓我放下這個世界上的一切凡俗事務,只是靜靜地陪著你。養育之恩大如天,此恩不報,怎配稱人?孝順父母講求“順承”“色難”等,都是對自身修養的鍛鍊,也是修身的最直接最經常的考驗。

    三、這是以孝立世的輿論監督。在古代讀書人最重名聲,尤其是還沒有走上仕途之前,一個人的名聲實在是太重要了。名聲好的,比如以孝順父母聞名鄉里的,就有機會“舉孝廉”保送當官,要是名聲壞了,如果沒有逆轉的話,那就基本等於自絕於仕途。這些所謂的“名聲”,就是廣泛的社會輿論監督的結果。這些輿論監督客觀上起到了良好的維護和傳承孝道的作用。

    四、這是以孝示人的必要形式。世界上任何一種感情的表達都需要某種必要的形式。想要特定對方感知,不必拘泥於哪種固定形式,只要雙方能夠溝通就行了。但是某種情感的表達想要大眾都知道,就需要一個大眾都理解的恰當的方式,也就是相對固定的方式,方便大家感知體會這種感情。這種表達形式都是長期形成固化下來的,輕易不可更改,極特殊情況下才會出現變化,比如“奪情”之說等。

    時逝俗移,現在看古代的那些風俗,個別顯得有些“愚”,但蘊含其中的拳拳孝心更顯純真。對於現代人來說,只需要用自己父母理解的方式來表達孝心就夠了。好好地孝順父母吧,就像他們照顧小時候的我們一樣照顧他們。

  • 3 # 歷時的時空

    “父母在,不遠遊”,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句話;而且知道什麼意思,意思就是:父母還在世的時候,做兒女的不能離得太遠。但從古至今,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父母健在,兒女遠離父母工作、生活的情況很多。難道是古人說錯了?

    “父母在,不遠遊”,這句話是孔子在《論語》說的;孔子不可能說的這麼不靠譜,沒錯,孔子還加了一句話“遊必有方”。“遊必有方”才是整句話的重點,真正理解的人其實並不多。有人解釋“遊必有方”是指:即使離開父母去遠方,也要有個地方。歷史哥覺得對,但是不完全對。今天喜哥就給大家解釋一下,“遊必有方”到底什麼意思。

    意思一:“遊必有方”指的是“位置”

    無論你是長途還是短途旅行,無論你是長時間還是短時間在外地,都要讓父母知道你的所在。告訴父母你的所在非常重要,算得上一種孝順吧。沒做過父母的人,肯定不能理解為何父母會這麼在乎你到底在哪裡。天底下最痛苦和無奈的事情之一,就是做父母的不知道兒女的所在。網上所論“三和大神”,大部分人都是“不孝的典範”。

    意思二:“遊必有方”指的是“為大家顧不得小家”

    自古“忠孝不能兩全”,為了國家、為了大家、為了人民,而遠離父母的人,勢必不能履行“父母在,不遠遊”的孝道。我們不會稱之為“不孝”,他的父母也理解和支援他的“遠遊”,為何?因為他的這種行為,不僅不是“不孝”,更是一種“大孝”,是為了更多人的利益。

    意思三:“遊必有方”指的是“為了生計可以遠遊”

    農耕文明時代,你守著一畝三分地就可以了;國家也不鼓勵農民到處亂竄,提倡的是農業為本、商業為末。既然在家種地,自然而然就一直陪伴著父母;無論“父母在不在”,“不遠遊”都是很容易做到。

    現代社會卻不允許農村的青壯勞力待在家裡種田,如果在家種田,根本不可能養活好你的全家,怎能算是“孝順”?父母、老婆、孩子都吃不好、穿不好,再論“不遠遊”有多孝順,又有什麼意義?所以,情願也好,不得已也罷,大多數農村的孩子必須“背井離鄉”,才能實現自己的“孝道”。城市裡的孩子也一樣,如果本地沒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只能去外地嘗試;如果還呆在家裡,勢必出現“啃老”的現象。

    意思四:“遊必有方”指的是“父母還健壯,孩子可以遠遊”

    當父母才四、五十歲,正值壯年,而且身體健康、吃嘛嘛香;如果孩子在外地有更好的發展空間,父母自然是支援孩子“遠遊”的。畢竟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有出息,孩子能夠發展的更好。當父母六、七十歲,身體經常出現毛病的時候,這個時候身邊就需要有年輕人的陪伴,以防不測。

    這就是孔子講的“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的確切含義,希望我們謹記在心。天底下父母對兒女最無私,人生如白駒過隙,無論我們混成啥樣,對待父母用心一點,準沒錯。

  • 4 # 辰馨睿志CBS

    古代都是家庭養老,父母年紀大了,出遠門就是缺少照顧,守孝三年為了報達父母的養育之恩,小孩在三歲前也是時刻都離不開父母的照顧。同時三年時間裡也要為以後自己生活最好規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日本女排隊員中基本看不到1.9米以上的大個子,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