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鋒
-
2 # 南山黃藥師
中醫中所謂食物的性溫,性寒涼真的存在嗎?
四氣,是中醫藥基本理論之一。經過千百年的研究,中醫學者用古代樸素唯物辯證法,把作用在人體的中藥的性質進行歸納總結,分為四類,寒、熱、溫、涼。寒、熱、溫、涼,是中藥的基本屬性,本來就存在,不是我們強加給它的,我們只是按照一定的規則將它分類而已。
溫熱性的食物一般認為溫熱性的食物,具有祛寒、溫裡、助陽、益氣、通絡等功效。適合陽氣不足,畏寒怕冷的人食用。比如,辣椒、大蒜、姜、花椒、桂皮、南瓜、龍眼、牛肉、羊肉、紅糖、咖啡等。
認識了食物的寒熱溫涼性質,再結合自己的體質(翻看我的往期文章),選擇合適的食物食用,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3 # 凡0人
其實就是不偏食,不挑食,不爆食爆飲,該吃的吃該喝的喝,送你一句老話,吃飯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
4 # 厚德載物12261
一個人相信爸媽說的話嗎?那麼爸媽的爸爸媽媽又是誰?向上追,就是祖宗了。爸媽相信父母,父母相信他們的父母,中醫傳承幾千年,懷疑有意義嗎?!一聲長嘆!
-
5 # 陳新雲15
是真的,你可真實體驗比提問更有意義,比如熱性的有生薑、蒜,牛羊狗肉,涼性食物可以在網上查一下吃一下唄,你會體驗到身體的感覺。
-
6 # 34213401247
食物性溫性寒,肯定的是真實存在!生活中你可以發現。綠豆性涼。胃不適者少食!但降暑解喝夠好!辣椒,大蒜,生薑性熱!感冒人多食一些,助其發汗解表。有利感冒康復!羊肉性溫。可補陽虛!狗肉帶熱。冬季食夠好!苦瓜性涼!有燥火人可多食!如糖尿病。
以上是個見。
-
7 # 金竹銘
中醫理論把食物分為溫性寒性,還把人分為溫性體質和寒性體質,西醫營養學說食物要多樣化人體才能健康,沒有對錯,你信啥都一樣活著
-
8 # 從北向北
中醫的理論基礎是陰陽和五行,這一點從中醫經典《黃帝內經》就開始了。可是,陰陽五行是原始哲學概念,是沒有實驗做根據的。
食物具有“性溫”、“性寒涼”等是從哲學思想演繹推論出來的,還有食物相剋相生,也是演繹想象的說法,不必當真。
-
9 # 華佗線上
中醫認為萬事萬物分陰陽。人體如此,萬物也如此,包括我們所吃的食物和中藥。這是基於中國哲學的一種認識方法。
中藥的性味功效並不是憑空捏造的。它也是基於如上所說的認識方法。根據食物作用與人體發生的反應,並反覆驗證以後歸納總結。中藥及食物可分為四氣(寒涼溫熱)五味(辛甘酸苦鹹),分別有其陰陽屬性,這也是對食物性質和作用的一種概括。
其實在生活當中,中醫的四氣五味之效驗,還是能夠常常感受到的。比如人們常說“冬吃蘿蔔,夏吃薑”,用微苦的蓮子心清心火等等。
-
10 # 湘碩鳴
性溫及性寒涼指的是中藥的性,是客觀存在的,藥物有了這些性質,才能治療不同的疾病。比如體內熱偏盛,就要用寒涼的藥物,相反就要用溫熱的藥物。
回覆列表
下面說兩種中藥便可以理解你提出的問題。
一個是可以清腦開竅的薄荷,大家都用過風油精,其中就含有薄荷元素,或者說吃的薄荷糖等,都有一種涼涼的感覺,這就是性涼。
再說一種就是大家做菜常用的生薑,辛辣,身上發冷嚼上一片立馬就有熱乎勁上來,在以前老中醫晚上到很遠的地方出診,身上為了防止黑夜寒氣侵襲,都會在衣兜裡放上生薑,冷了就趕緊吃上一口,解除身上寒氣。這是因為生薑有散寒的作用,這不就是性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