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當個好青年
-
2 # 影迷也瘋狂
俗話說得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影院被《後來的我們》預售票房造假事件坑慘了,再次遇到預售票房不正常的片子自然要提高警惕,避免再次吃啞巴虧。
劉若英知道的處女作《後來的我們》在上映前預售票房突出,上映前預售票房突破了2億元,這種景象也只有在春節檔的《捉妖記2》才出現過。
所以一開始大家以為是劉若英的人氣很高,大家對這部影片很期待。
可是上映當天就出現奇怪的事了——很多購票者在電影放映前突然集體退票,僅萬達院線的退票就高達4000多張,其他渠道的退票也不在少數。數萬購票者在電影放映前退票,這種現象顯然不正常。
由此,一種畸形的營銷方式浮出水面——某些人鑽了影城退票政策的空子,即在電影上映前太高預售票房,造成影片人氣很高的假象,讓影城提高排片率,鎖定場次,之後再電影放映前退票,而空出來的位置讓此前以為這部片很不錯但買不到票的觀眾立馬填補上。
而這種不是基於電影品質的欺騙行為,既是欺騙了觀眾也欺騙了影城。
讓觀眾誤以為電影品質很好,一票難求,結果花錢看的是一部一般的電影,失望而歸;
影院看到電影預售票房很高,就給予了高排片,結果電影上映後口碑如山倒,但之後一兩天的排片表已經做好,沒法把影廳讓給其他更有票房實力的影片。
雖然《最後的我們》最終拿到了13.6億票房,當它的票房拿得並不光彩,上映三四天後甚至引來的影院報復性降低排片。
而此次《地球最後的夜晚》的預售票房也很奇怪。
距離影片上映還有半個月,現在的預售票房已經高達4000萬,而且很多影城的預售票已經銷售一空,一票難求的現場再次出現。
雖然畢贛憑藉《路邊野餐》在打響了名號,但是他的影片還是很小眾的,即便有湯唯這樣的人氣演員主演,但是一部文藝片在上映半個月前一票難求,怎能不叫人起疑心?
為了預防發生《後來的我們》那樣的退票風波,很多影城都關閉了《地球最後的夜晚》的退改簽通道,這就意味著這些購票的票房已經收入影院囊中,就算是片方耍滑頭,這些票房也是貢獻給影院了。
而且現在影城更為謹慎,並沒有因為《地球最後的夜晚》預售火熱而增加排片量,所以靠預售炒熱人氣,鎖場的套路已經失效了,這一次就算真的是片方的計謀,那損失的也是片方自己,影院這一次是絕對不會吃虧了。
回覆列表
影院害怕惡意營銷。
因為這個一吻跨年,《地球最後的夜晚》在抖音上火了。
12月11日開票當天,各大影院的31號跨年場,21:50分的《地球最後的夜晚》被搶購一空。
防止惡意營銷,刷票鎖座的現場。關閉退票渠道,保證票房的真實性和影院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