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久越
-
2 # 一燈照破千年暗
利益他人是善,比如救人於水火。
損人利己是惡,不如救命錢被偷。
如果傻傻分不清,就是標準的愚痴!
南無阿彌陀佛
-
3 # 萌寶飯糰
這個題目完全同意,沒有絕對的善也沒有絕對的惡。只因角度,立場,經歷,經驗,所見所聞,不同人的理解最後判斷出依據不同人心理活動的善與惡。
有的時候善就是惡,有的時候惡就是善,有的時候有些事就要用看似惡的方式對待,而有的時候就要用看起來善的方式對待。這不是在辯論,事實如此。
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法門來對峙和收服。但八萬四千法門根本是一樣的。就像師父對待我們師兄,對待上層的師兄嚴厲,對對待中等的師兄鞭策和順,對待下等的師兄,鼓勵,呵護,讚美。都對,沒有對錯沒有善惡。
打個比方,野生大草原很多人看到梅花鹿都過去合影餵食,管理員厲聲呵斥不允許,所有人都說管理員沒有愛心,不愛動物,管理員卻說你們這樣做只會讓他以為人都是善良的,有一天遇到偷獵者他不跑還靠近,就是送上自己的性命。看起來的善良其實是真正的惡。
抖音上經常發的段子,一個女孩在排隊買吃的,有一個小偷正在偷他的錢包,然後店主朝他嗷嗷了幾句嘲笑看不起她的話,她很生氣,夾著包走了,此時你看到的惡就是善。
佛法有世俗諦和勝義諦,世俗諦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看到的一切,根據不同人的六識判斷出自我認為的對與錯,善與惡,而勝義諦的真相就是一切本空。空性我還講的不好,所以就不做解釋了。人總是執著於自己六識感受到的善與惡,然後出不來,從而衍生出很多的情感,執念。善與惡,美與醜,好與壞,一切本空看似對立其實一體。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4 # 月輪山老人
謝謝!此話不妥。一般來說,"善與惡,美與醜",主要是由社會實踐檢驗所決定。社會比較一致的對某人作出"善與惡、美與醜"輿論的評定,是較準確的,因為它是眾家之言,時間也較久,是比較全面的,其結果也是符合評論。至於一個人對某某的評論,往往比較片面,一時憑個人的主觀感覺而形成的,其結果也不符原來的評論。請指正。
-
5 # 耀如樂園
這句話既對又錯,對的是善與惡及美與醜都是相對的,錯的是善與惡還是有明確標準的,比如:
何為善?善有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不貪慾、不嗔恚、不邪見。
何為惡?惡有十惡:殺生、偷盜、邪淫、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貪慾、嗔恚、邪見。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有點深度,善良來自一個美好的愛心,無論怎樣顛簸都是可愛的。惡是來自一個貪婪的放肆,你怎麼清洗它都有陰影,只能在Sunny下暴曬才能起到少生黴斑。美是眼裡的光點,它包括真與假好與壞的篩選,只有心裡光明才能找到真實的感覺。醜是良知的辯別,外表醜不一定沒有實用價值,而內外美不美很少被人發現,只有對人類有貢獻的都是有人讚美的,而對人類有害的,再美都是毒品,我的回答您滿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