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米粒育兒

    哈哈!可以理解奶奶愛孫子的心理。可是這樣做可能是真的坑了我們的寶貝了。孩子上幼兒園了,可是還不會自己吃飯,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拿不出手,會嚴重阻礙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程序,也會影響孩子自尊自信心的正常建立。

    我曾經做了五年的幼兒園“孩子王”,從老師的角度來看,我是不願意接受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尤其是不會自己吃飯的孩子。試想午餐時刻,一個班級二、三十個嗷嗷待哺的小精靈,只有兩個老師,一個保育員要怎麼分配,幼兒園用餐時間是有限的啊!想想都頭疼!

    我也接受過不少各種自理能力不夠的孩子,從孩子的角度來說,這是讓剛上幼兒園本就焦慮無比的內心雪上加霜。內心的焦慮不安再加上不會自己吃飯,還不喜歡陌生人的餵食,更要面對眾小朋友異樣的目光……親愛的奶奶們,估計看見又要老淚縱橫了,可惜到那時悔也來不及了。

    我們家長必須要知道一件事:孩子生來就註定要獨立的,我們家長的任務就是要教會孩子獨立的本領,為孩子順利成長增添助力。“隔輩親”也要適度,千萬不要因為我們的溺愛而折斷了孩子騰飛的翅膀!

  • 2 # 使用者2194223047381079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否定的。老人之所以這麼說,是在淡化父母在孩子入園前的焦慮,可能也是看不慣年輕人逼孩子自己吃飯的行為。都說隔代親,老人是真的心疼孩子。只不過這種疼愛已經是溺愛了,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人類生存的技能是在不斷學習,不斷訓練中獲取的。

    一個孩子自呱呱落地後,他就開始不斷學習,學習笑抬頭、學習翻身、學習坐、學習爬和走,一個咱們看似簡單的動作,他們也是要經歷不斷嘗試後,才能學會的。既然如此,咱們憑什麼相信孩子不學習吃飯,到幼兒園就會自己吃呢!難道這不算是大人的自我安慰嗎?家裡有孩子的家長都知道,孩子一歲過後,他們對碗、筷子、勺子,這類的食具特別感興趣。家人給他餵飯,他總愛搶勺子。這個時候,孩子已經在探索如何使用勺子和碗了,吃飯真的是人類的本能。所以,父母不妨滿足一下孩子的好奇心,給他勺子和碗,戴上圍巾,讓他自己學習吃飯。其實,過了這個吃飯敏感期,孩子對這個事可能真的不感興趣了。到了後面,就是家長天天端著飯追著喂。眼看著要上幼兒園了,家長才開始擔憂孩子還沒學會吃飯。更有老者,還沒有這樣的擔憂,覺得去了幼兒園自然就會了。試想,咱們有哪一件事是不學就會的呢?更何況是孩子,一定也是邊成長邊學習的。

    二、入園一段時間後,孩子有可能學會吃飯,但也是在老師教導下煉就的本領。

    都說如入園前要讓孩子做好準備,這個準備就是要教會孩子吃喝拉撒,學會基本的自理……。否則,孩子入園後會因為不吃飯、不睡覺天天鬧騰,家長又何以安心。有些剛入園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還差,不懂得告訴老師他餓了,困了,拉了……就知道一個勁地哭。每天上幼兒園孩子都哭得肝腸寸斷,家長也稀裡糊塗,根本不懂得孩子的焦慮,每天把孩子送入園後,便狠心地離開。話說孩子真的可憐,沒有人告訴他上幼兒園要自己吃飯自己睡覺,突然面對新的環境,他害怕又無助,除了哭已經無能為力了。與其讓孩子入園這麼痛苦,倒不如家長提前讓孩子熟悉入園後的生活,學會自己吃飯,自己睡覺,做好入園準備。

    總而言之,孩子長大了都會離開父母。父母有義務、有責任教會孩子如何在社會上生存。不然,就是父母失職了。老人家愛孫之心可以理解,但作為孩子的父母應該向老人解釋,這樣教育孩子才能得到老人的支援和理解,家庭才能和睦、幸福!

  • 3 # 定中醒世智慧

    3歲孩子還不會吃飯,到幼兒園就會吃了,這是真的。在教育中有很多問題是隨著年齡增大,就會自然消失。比如不會吃飯、吃手指等。沒有哪個十歲的孩子還不會吃飯,還吃手指。所以對於這些會隨著年齡自然消失的問題,家長不需要特別在意。

    另外雖然從不會吃飯到幼兒園就會吃飯這個問題上說不需要太在意,但是從培養孩子自理能力上來說就需要讓3歲孩子學會自己吃飯。讓孩子自己解決自己的事情,包括生活、學習等,就是在激發孩子的潛力。孩子本身的生命力就是隨著年齡在蓬勃發展,讓孩子克服困難就是在順應孩子生命力蓬勃發展的特點。所以讓孩子自理就很重要了。

  • 4 # 子卯育兒手記

    老人說孩子上了幼兒園自然會吃飯,那是把家長應盡的責任推給了老師,這種做法是不負責任的。

    一方面孩子會讓幼兒園學習質量下降,想想幼兒園每個班就那麼幾個老師,孩子卻一大堆,如果個個都要被餵飯,老師的精力有限,孩子們吃不好不說,很有可能影響其他專案的學習。另一方面,如果就你一個孩子不會吃飯,他可能會自卑,老師可能對他的印象也不好。

    所以,把自己該扛起的責任扛起來,老師能教會的,你們也能教會。

    孩子3歲孩了還不會吃飯,多半是家長沒有給孩子創造條件。因為寶寶出生後,探索欲和學習能力都非常強,但是如果家長擔心寶寶做不好,或者沒有耐心看著他一次次失敗,就一切代勞,孩子有些需要獨立完成的事情自然就沒法學會。

    平時多給孩子機會嘗試、犯錯,孩子非不自己吃,餓他兩頓,看他學不學。

  • 5 # 穩穩媽早期教育分享

    首先從結果上來看,孩子到了幼兒園自然能解決吃飯問題,一方面孩子會模仿其他小朋友吃飯,另一方面,幼兒園裡的老師會要求幫助孩子完成吃飯。

    但是3歲不會吃飯的背後反映出很多問題:

    1·從寶寶開始吃輔食後,就可以參與到吃飯中來,自己學習抓握餐具,學習用工具取食物,甚至用手抓去食物,這個過程可以給寶貝更豐富的觸覺的刺激,激發寶寶對食物探索的興趣,讓寶寶愛上吃飯。而3歲不會自己吃飯很顯然前期參與不夠,錯過了更多的感官刺激的機會。

    2.寶寶學習獨立進餐,學習用勺子,叉子,筷子等工具,可以更好的鍛鍊寶寶的手部肌肉及手部控制能力,手眼協調能力。而這些能力是寶寶參與很多事情的基礎,寶寶需要在做到一件件的小事中,獲得我能行的成就感,而這一點點的我能行的感覺,就是孩子自信心的直接來源。

    3.每一個寶寶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相信並看到並尊重他們的獨立性,才能給到孩子更多的獨立探索的機會,從吃飯問題可以側面推斷,寶寶相應探索的機會可以很多被包辦代替。

    4.3歲不能獨立吃飯,基本就是由成人餵食,在我的工作過程中,往往會看到被餵食的孩子,會在過程中不好好吃飯,會跟成人討價還價,比如邊看動畫片邊餵飯等等,這樣往往不利於孩子規則感建立,同時,餵食也經常引起孩子厭食,或進食過度積食,對寶寶胃腸發展不利。

    建議從小跟孩子獨立進食的機會,讓孩子在吃飯中吃出幸福感,吃出獨立和自信。

  • 6 # 劉敏育兒

    老人這麼說其實是推卸責任。最近有太多的案例說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把所有教育孩子的責任都扔給幼兒園老師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請問自己幾個問題?

    1.孩子吃飯,是父母一直在喂?

    2.孩子做其他事情,父母是否一直干預?

    3.是否讓孩子獨立做過某些事情?比如刷牙,洗臉,挑自己喜歡的玩具,選擇自己喜歡的衣服。

    下面要說到一個詞“過度控制”

    過度控制孩子,會破壞孩子自控力的發育

    作為孩子的母親,都希望孩子自律、獨立。

    但是,很多時候你不肯放手給孩子成長的機會,孩子又如何獨立?只有當孩子能感受到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才會越來越自律,而不是把生活的責任都寄託在父母或者別人身上。

    足夠好的媽媽,

    就是做好孩子的“陪練”,而不是“保姆”。比如孩子剛剛斷尿不溼時,父母覺得孩子都兩三歲了,應該很好的控制自己的大小便,可是孩子依然會出現尿褲子尿床的現象。就會焦慮,五分鐘一問孩子,孩子說沒有,五分鐘又問,問的越勤,孩子一會就說我尿褲子了,父母就特別生氣,問你你不尿。

    孩子的大小便最能體現孩子的自控能力,需要交給他,告訴孩子我想相信你有能力把控好自己的大小便,因為你是他的主人,如果有感覺,你需要體會,當知道那是什麼感覺時,你就提前去小馬桶上,孩子慢慢知道自己是主人,可以知道那是什麼感覺,通過不斷體驗和練習,很快就可以不再尿褲子。

    因此,要給孩子自己去掌控和體驗的機會,我們作為父母只要選擇相信就好。

    把所有教育孩子的責任都扔給幼兒園老師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 7 # 家有三個把兒

    把兒媽觀點:

    3歲的寶寶還不會自己吃飯,這個我想首先應該問問寶寶的父母,或者寶寶的監護人,多方找找原因。

    寶寶自己吃飯,應該從七、八個月剛新增輔食的時候就開始了。

    七八個月的小寶寶對一切充滿了好奇,尤其對食物的色香味都會特別關注。

    一般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開始在吃飯的時候用小手亂抓食物送進口裡。

    而且,這個月齡的寶寶模仿力特別強,還會模仿大人的樣子吃飯,有的還會使用餐具,雖然還拿不穩,但是已經具備了自己吃飯的雛形。

    很多新手父母和監護人這時候就會擔心寶寶弄髒弄亂,而不讓寶寶自己動手。久而久之,寶寶也就變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了。

    如果父母能抓住寶寶這個時候的敏感期,那麼基本上在1週歲左右,就可以完成寶寶獨立吃飯的過渡。

    比如說食物的形狀和所用的餐具,可以把食物用卡通模具做成寶寶喜歡的卡通樣子,所用的餐具也可以用一些色彩柔和的卡通形狀的,來吸引寶寶自己吃飯的注意力。

    開始不要怕寶寶吃不好,凡事都有第一次。父母應該儘量陪伴左右,以身作則,釀造愉快的吃飯氛圍,並親自示範吃飯的動作要領,陪寶寶一起完成這個過程。

    所以,舉一反三,父母和監護人應該從自身做起,在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上為寶寶做榜樣,並教會寶寶先從模仿自己的行為開始,一步步的和寶寶一起訓練,增加寶寶儘早獨立的興趣。

    吃飯睡覺穿衣等這些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父母千萬不要因為心疼孩子就一手包辦。

    開始寶寶會抗拒,只要父母堅持,並且多一些耐心,久了自然而然就會跟隨父母的步伐完成這一過渡。

    寶寶是天生的模仿大師,做為父母和監護人,我們應該相信寶寶的能力,多方面給予支援和鼓勵,爭取早日讓寶寶變成生活小能手!

  • 8 # 曉嚶聊育兒

    “在家不會吃飯,到了幼兒園自然就會吃了。”這句話多半是真的。

    我在幼兒園工作10年,不僅看到3歲的孩子會自己好好吃飯,甚至託班2歲多的孩子,大多數也都是自己能吃好飯。

    但是,家長和老師交代的最多的就是:這孩子在家不好好吃飯,請老師多哄著點,喂著點。但是,其實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幼兒園自己吃飯。

    孩子不肯餓著

    在幼兒園是一對多,吃飯也有具體時長要求,老師不可能一個個地去喂孩子。等著老師喂,就等於看著好吃的飯菜,還得忍著餓。所以,大多數孩子會在盛了飯後,馬上就開始吃起來了。

    3歲左右的孩子不是不會自己吃飯,是吃不好飯。很多時候會把飯、菜、湯弄得到處都是。

    在幼兒園,老師會給孩子穿個罩衣,如果撒飯了,會及時打掃。老師不會在意孩子吃得滿臉都是,因為桌上有餐巾紙,吃完飯會洗臉。

    對孩子的寬容,會給他更大的成長空間。

    孩子本身就有這個能力

    3歲的孩子本身就可以自己吃飯,在家之所以會讓喂,或者追著、喊著讓吃飯,可能這是他與家長之間的交換籌碼。

    比如:好好吃飯就可以看電視;好好吃飯就獎勵棒棒糖;做某些孩子愛吃的,才會好好吃飯等等。

    總而言之,孩子有能力完成但不去做,跟環境有很大關係。如果家長想要孩子自主吃飯,就需要家人做出一些改變了。

  • 9 # 宛然笑

    一般情況下3歲孩子大多數已經會自己吃飯了,建議寶媽反思一下平時帶娃過程中是否太過於事事包辦了。孩子去幼兒園一段時間看其他小朋友都自己吃飯,過一段時間肯定也會自己吃飯,但是可能剛開始會因為自己不會吃飯遭到其他小朋友的嘲笑,不利於寶寶在幼兒園的人際交往,嚴重的情況下寶寶可能會排斥上幼兒園。

    女兒現在20個月,自己吃飯已經不成問題了,只是有時候也會弄的比較髒。我們家一致的態度就是,髒點沒關係,只要孩子願意,就讓她自己吃。

    寶寶剛開始對自己吃飯表現出興趣大概是在一歲左右,餵飯的時候開始搶勺子。從那時候我們餵飯都是寶寶拿一個勺子,大人拿一個勺子,期間也會讓寶寶自己嘗試一下。一直到15個月的時候,寶寶吃飯會開始搶碗,要自己吃。我們也就順其自然讓寶寶自己吃飯了,剛開始她肯定不能準確的把飯用勺子送到嘴裡,餓極了會乾脆用手抓,但是不管寶寶用手還是用勺子我們都沒有制止她,用勺子的時候我們會誇她“寶寶好厲害,已經會自己用勺子吃飯了!”所以現在寶寶20個月,已經能獨立用勺子吃飯了,就是一個順其自然的過程。

    所以說到三歲的寶寶不會自己吃飯,寶媽回想一下,是否在孩子對自己獨立進食產生興趣的時候,家長由於太溺愛或者覺得寶寶吃的太髒了,就制止了寶寶嘗試的行為?久而久之寶寶自然也就一直被動的進食了。

    寶寶去幼兒園了,看到其他小朋友都會自己吃飯,自己身邊也沒有媽媽奶奶,孩子自然會自己吃飯。但是因為寶寶前期從來沒有自己吃飯過,所以肯定也不太會用勺子之類的,會搞到衣服到處都是飯,甚至也會用手抓,就更髒了。反觀幼兒園其他的小朋友已經能自己好好的吃飯了,寶寶不免會遭到嘲笑甚至還會被孤立。這對於一個剛剛到陌生環境的3歲寶Bora講是非常嚴重的。寶寶可能會由此對人際關係的交往產生恐懼,自卑,不願意去上學等等。

    第一:餵飯的時候鼓勵寶寶自己拿勺子,自己動手吃飯,並且在寶寶自己動手的時候 要適當的誇寶寶。不要覺得小孩子會抓的很髒,很多小朋友學會吃飯都是從“手抓飯”開始的。家長只需要在旁邊適當引導即可,切忌吼寶寶。

    第三:利用一些兒童行為繪本引導寶寶自己吃飯。比如“我會自己吃飯”“我會穿衣”這一類的。通過繪本講故事的形式告訴寶寶,每個小朋友都要學會自己吃飯,寶寶現在已經長大了,這些事情自己可以獨立完成。

    幼兒園是寶寶第一次離開父母,走向獨立的第一步。這個時候更應該做好萬全的準備,其中自理能力尤為重要,能直接促進寶寶對集體生活的適應,對寶寶以後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好處。

    (圖片來源網路,侵權聯絡刪除)

  • 10 # 奕媽育兒觀

    育兒觀念的差異是兩代人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老一輩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孩子到了一歲自然會走路;孩子到時間了自然會說話;孩子上幼兒園了自然就會自己吃飯...

    殊不知,這樣錯誤的觀念其實也是一種溺愛孩子的表現,不讓孩子學習獨立,其實不是為了孩子好,反而會害了孩子。

    於是乎,被爺爺奶奶“慣壞了”的孩子,把餵飯當成一種理所當然,不好好吃飯,邊吃飯邊看動畫片,一切都以自我為中心,你們都得聽我的。

    而我們父母常常會認為,吃飯明明是自己的事情啊,為什麼小孩子就不能好好吃飯呢?

    這也是之前熱播劇《安家》中海清的扮演者宮蓓蓓的真實場景。爺爺奶奶一邊餵飯,一邊給孩子看著iPad,當你下班看到這樣的場景時,氣不打一處來。

    孩子還理直氣狀地說:“不給看ipad我就不吃飯。”所謂戲源於生活,這就是很多家庭的真實現狀。

    如果從小就被爺爺奶奶慣壞或者是不養成良好的餐桌禮儀,讓孩子錯誤地認為,吃飯是我的自由,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或者是讓孩子認為“吃飯不是我自己的事”“吃飯就會獲得關注”“吃飯就會有獎勵”等等。

    02如何讓寶寶學會自主吃飯,培養良好的餐桌禮儀?

    我們知道孩子不好好吃飯是因為父母沒有從小給孩子建立良好的餐桌禮儀。我覺得好的餐桌禮儀對孩子一生受益,也是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之一。

    但是,這是需要父母乃至一家人一起齊心,統一戰線,才能更好地給孩子培養好的習慣。

    因為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所以,家長要根據自家的情況做出相應的規劃。現在結合我家的情況說說我是如何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的。

    首先,我覺得在給孩子新增輔食的初期6-8個月),爸媽可以拿另外一個勺子給寶寶抓著,大人一邊喂,即使寶寶直接用手抓也不要阻止他(不要怕弄髒),讓他盡情地享受吃飯的樂趣。

    接著,可以慢慢地給孩子引進手指食物,讓寶寶鍛鍊好的手眼協調能力,這個也是能為今後儘早自主進食打下良好的基礎的。

    ②從小給孩子普及飯前的一些基本的餐桌禮儀,吃飯也是要有儀式感的。

    比如說,我們家我每次準備做好飯之前,我都會提前5分鐘叫兒子洗手吃飯了,然後坐在餐椅上等著開飯。

    我和老公之前吃飯喜歡看ipad,玩手機,刷視訊,自從有了孩子,就完全戒掉了這個習慣。現在只要是吃飯時間,就好好吃飯,不會說看iPad,玩手機,也是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榜樣。

    還有一個就是,吃飯只能在餐椅上吃,下了餐椅是不允許再吃的。也不允許爺爺奶奶再追著餵了。餐具是用來吃飯的,不可以亂扔。需要什麼要自己說或者通過手勢來表達,吃飯的時候不能大喊大叫。

    有一段時間,我發現兒子經常在飯點不認真吃飯,有時候甚至一口都不吃, 後來才得知奶奶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是不是會給他買一些零食吃,她又喜歡給他買那些甜食吃。

    現在我都要求家裡人不要在飯前給孩子吃零食,尤其是甜食,所以現在一到飯點孩子就狼吞虎嚥般,也不會說不想吃飯了。

    孩子一歲以後,就可以慢慢養成一日三餐的飲食規律了。奶可以繼續喝,點心,水果,小吃等可以在早餐或者午餐後一兩個小時喂,這樣就不會影響正餐吃飯了。

    自主進食是人的一項最基本的生活本能。小嬰兒剛出生就會尋找媽媽來吮吸ru房了,孩子長大後更不用說了。餓了他會自己找東西吃,小孩子說不會虧待自己的。

    當孩子在餐椅上自己動手吃飯,他就會把注意力都放在吃飯這件事情上了,也不會去想著看iPad,看手機了。自然而然,他也會發現吃飯其實也是很有樂趣的,也是一個享受的過程。

    ⑤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影印件。

    想要教會孩子最基本的餐桌禮儀,作為父母的首先要言傳身教,這個在育兒中很關鍵。 要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如果父母不做好榜樣,孩子怎麼可能學好。

    比如,我們家都有飯前洗手的習慣,吃飯不許看視訊,手機,不許大喊大叫,早餐桌上只可以談論今天的菜怎麼樣,好吃嗎?你喜歡吃嗎?或者覆盤一下今天我們做了什麼?哪些地方需要注意的?等等。這樣也能很好地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培養孩子良好的餐桌禮儀(自主吃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全家上下都要保持一致,堅持並堅定地執行。

    我覺得這些基本的餐桌禮儀也是人最基本的教養,是需要從小給孩子普及的。一個人的修養,是可以從餐桌上看出來的。

    我是奕媽,職場媽媽&自由撰稿人,家有一枚可愛小暖男,專注寶寶護理、教育、成長知識分享,歡迎有經驗的媽媽在評論區發表不同觀點,一起借鑑,育兒路上一起成長。(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 11 # 仔仔媽媽親密育兒

    3歲孩子還不會自己吃飯,老人說到幼兒園就自然會自己吃了,是真的嗎?

    老人的意思,可能是指孩子去了幼兒園,看其它孩子自己吃,孩子就能學會吃飯了。

    實際上3歲的孩子是有自己吃飯的能力的,但如果家長總是擔心孩子吃的慢,吃的不乾淨,就不讓寶寶自己學習吃飯,一直餵飯的話,孩子的自主能力也會比較弱。

    如果家中老人帶孩子,比較難改習慣 的話,建議就從晚餐開始,讓孩子和大人一起吃晚餐,比較有進餐的氛圍,讓寶寶按自己的節奏學習吃飯。

    想引入自主吃飯,建議可以先從繪本開始,給寶寶做心理準備,然後提前1天和寶寶說,寶寶已經長大了,接下來寶寶要自己吃飯了。第二天就可以給寶寶創造進餐氛圍了。

    種一顆樹最好的時機就是十年前,和現在,儘早開始吧,孩子的適應學習能力會比我們想像的強很多。

  • 12 # 沐源酷玩空間

    3歲孩子還不會自己吃飯,老人說到幼兒園就自然會自己吃了,是真的嗎?

    老人的意思,是指孩子去了幼兒園,有幼教老師教不用操心,就能學會自己吃飯。

    實際上孩子在3歲有能力學會吃飯,家長覺得孩子自己吃會浪費吃不好,就自己喂,會讓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弱。

    孩子長到3歲,完全有能力學會很多本領。如能自如地獨立行走;能自己洗手、進食、進行遊戲;能用言語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要求等等。美國一心理學家認為,兒童智力發展和17歲成熟期的智力水平相比,4歲時已獲得50%,3~4歲兒童,已具備了人所具有的各種基本特徵和“本領”,但這些本領的獲得,是和家長的引導幫助有很大關係的。

    3歲左右是掌握口頭語言的關鍵年齡。家長一定要重視對兒童的語言引導,這對孩子的智力發展至關重要。3~4歲的孩子能掌握本民族語言的全語音,會說1000~1500個詞,會說合乎語法規則的簡單句子。

    3~4歲孩子說話不連貫,有時要靠手勢和表情幫助,可以通過看圖說話的兒童教材,幫助他學會連貫地敘述,正確地表達。

    教3~4歲孩子認字,必須有耐心,從最基本的常用字開始。比如首先學習數字及筆劃簡單的名、動詞。

    在認數方面,3~4歲的孩子應學會從1數到10,手口一致地數由1~10的實物。另外還應教會孩子認識簡單的幾何圖形,如方形、圓形、三角形,會比較生活中兩個物體的大小、長短。

    3~4歲的孩子應掌握一定的常識。如能說出家裡有什麼人,知道尊敬父母,對人禮貌,認識自己的幼兒園。

    為了擴大孩子的常識範圍,可採用和孩子聊天講故事的方式,也可以結合在電視或幼兒讀物中看到的有關內容進行教育。還應有目的地陪孩子一起散步、郊遊或遊玩動物園,同孩子做一些有益的遊戲,將教育寓於遊樂之中。

    總之,3~4歲的孩子完全有學習的能力,家長要起到引導孩子去學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朋友矮是問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