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樂頑童

    這個問題我就以三國的曹操為例吧,他因拿刀刺殺董卓未遂而被通緝,而且還被陳宮活捉了。要不是人格魅力和主角光環,估計是死翹翹了。

    的確,在古代,沒有照相機、手機,古裝劇中的“通緝令”畫得那麼抽象,僅僅寥寥數筆,還是黑白的。說實話,這些畫像已經走形了,簡直慘不忍睹,和真人不太像。

    但是,這樣的“通緝令”也可以抓獲犯人,詳情如下。古代“通緝令”上面,除了嫌疑犯的畫像外,也有嫌疑犯的姓名、年齡、籍貫,還有此人作案情況,及可能的去處。

    如《三國演義》第四回:“ 卓遂令遍行文書,畫影圖形,捉拿曹操 。”

    話說那主角曹操,謀刺董卓沒有成功,以試馬為名逃離相府。他誆出東門,一連幾鞭,飛奔而去。曹操一路往譙郡老家奔去;他恐董卓派人追捕,只揀小路,日夜趕程。路過中牟縣,天色已晚,他又累又餓,只得大著膽子,牽馬進城。想在城裡買些吃食,找個客店歇一夜再走。

    不料走近城門,守門的兵士看到他的面貌和圖形一模一樣,就認出他是曹操,立刻圍上前來把他捉住。

    兵士們把曹操解到縣衙,縣令陳宮立刻坐堂審問。曹操謊說自己是個過路客商。陳宮仔細望了望他,捉摸了好一會兒,最後還是說破了他。

    陳宮吩咐獄卒:“把曹操關起來,明天解京請賞!”曹操無計可施,憤慨地長嘆一聲,跟著獄卒走了。

    至於後來陳宮從了曹操的事,我就不說了,都是亂世個人魅力的表現了。

  • 2 # 漩渦鳴人yy

    流程必須要去做,天上不會發生掉餡兒餅的情況,就算有掉下來的也全都是坑。

    關於古代的通緝令到底有沒有用處?相信大家一看這通緝令上面畫的這些影象。都已經明白了。這個通緝令如果真的拿過去使用的話,我想這個通緝犯要真的出現在你面前,你認都不認識。

    古代由於繪畫的工具有限,所以他會畫出來的人物基本上只是能夠達到一個神似,要想真的出現那種。看上去跟照片一樣,一眼就能夠認出來的情況那是不可能的。這樣的作畫方式等要後來等到西方的做法工具作畫,理念傳入到中國以後才會出現。這種情況發生在什麼時候,最早也要考究到康熙時期。康熙那個時候來自於西方的畫師進入皇宮。中中國人首次見到了油畫技術,但是按照當時康熙的說法是一種油畫汙染了紙張,所以不值得提倡,所以中中國人對於這種寫真的。這種描述的一種看法可見一斑。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古代的通緝令到底擁有多少的作用,大家心裡面也心知肚明。更多的時候通緝令。也只是走一個流程,走一套形式吧。

    那有人這麼說了,走一套流程走一套形式障礙不浪費紙張嗎?還不如不做這種事情。為什麼不省掉這個流程而直接派人出去找的?

    所以以政府或者說官員在通緝某個要飯的時候,肯定是要通知到自己下屬的行政單位,比如說農村裡面的那些村長啊,或者是保甲這些人。這些人一般都管理的人口比較少,但是呢和政府卻有著很強的聯絡性,一旦農村裡面突然多了一個人出來,那麼他會立刻通知的政府單位,政府單位向他說明一下這些通緝犯的形象和特徵,那麼就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甄別,然後告訴政府來的人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有什麼的特徵,將這些情況怡告訴政府以後派出專人進行調查,那麼這個通緝犯自然也就被抓住了。

    所以說這些通緝令更多的也只是把鉤子給撒下去,讓某些魚兒來咬鉤這些魚兒呢,會帶著自己的訊息告訴政府,而政府的通過這些魚兒找到那些真正要找的東西。

    這種做法看起來很費時費力,而且很有可能造成誤判的情況,但是俗話說的好啊!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你如果真的讓這些通緝犯跑了,這才是對你國家法律的真正挑戰。寧可錯殺絕不放過,這也就是古代執行刑法的時候。最重要的一條。當然至於說是通緝犯抓到以後政府內部有什麼操作,這是後話,大家也不會多加考慮。

  • 3 # 葭明通半瓶歷史

    今年剛剛發生在我身上的故事:

    我的家鄉是農村,北方農村。

    三十年前,筆者失學,獨身出門打工,生活所迫,工作需要,各種原因吧,有近三十年沒有回過老家,偶爾三五次的回家也是三兩天就走。

    沒辦法,在外邊城市中就需要這種假模假式才能生存。

    今年,也是生活所迫,決定不再出門了,以後就在老家熬日子了。

    我去趕集,總被人“欺負”。

    賣別人燒餅1.5元,賣給我2元。

    我很生氣,我說:“老闆你別這樣,我是xx村的,你知道那個誰誰嗎?”

    其實這個誰誰誰也不是多厲害有名的人物,我只是看著老闆的歲數,在我們村中隨便找一個和他年齡相仿的拎出來。

    嗯,老闆和誰誰誰是同學。

    老闆是一個直爽的人,”X,你說什麼普通話啊?燒餅請你吃了。“

    意思是怪我裝X了。

    要是一個通緝犯,只要進了我們鎮上,他往哪裡跑?

    他可沒有我的本事隨便舉出一個人名來就取得信任。

    如果朝廷傳下賞令說“一千貫捉一個長鬍子的大胖子。”

    賣燒餅的十年也掙不來一千貫呀!還不得瞪大眼睛盯著長鬍子的大胖子呀!

    通緝犯出門在外,他們可以不住店,總要買個燒餅饅頭的吧!

  • 4 # 無筆

    社會的進步也會推進法治的進步,在法制社會裡通緝令的主要作用是通緝犯人。從封建社會開始成文法和習慣法大多都偏向地主階級和貴族,在封建社會和混亂時期法制社會大多都在為維護統治階級,而只有在繁榮盛世的社會吃會起到維護社會穩定的作用。

    古代通緝令在以下的三種情況中還是有著不同的作用,罪犯的重要程度和社會的穩定等因素,都是通緝令能否起到作用的關鍵所在。

    就比如,戰國末期的高漸離刺秦王,失敗後秦王下通緝令誅其九族,不僅要發出通緝令,而且要舉全國之力去誅殺,而且還要求其他國家協助誅殺同黨,燕太子就是其中之一。我們國家夏商周到戰國末年,這個時期的中國法制建設和法制體系都不是很完善,都傾向於保護貴族地主階級。而到了西漢和明末清初時期,又是一個嶄新的階段。

    法家的思想在西漢被得以融入儒家思想體系當中,所以從西漢開始統治階級就開始把國家的法律尊嚴,這是一個重要的一個觀念融入到人們的思想當中。西漢到了明末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隔離間隔,在近兩千多年的歷史間隔裡,中國的法治得到了不斷的改善革新。

    在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為了更好的加強中央集權和提高辦事效率,建立了廠衛制度。這標準著中國古代法制的一個高峰期,廠衛制度的建立不僅提高了行政的辦事效率,而且還起到對官員的監督作用。在明朝的通緝令可以說是非常高效。明朝的法制對中國歷史的法制歷史的歷史程序還是有著重要的貢獻。

    西漢初期實行,施行黃老之術的治國理念,以休養生息作為治國之根本,所以在漢初社會得到了和諧穩定,在社會和諧穩定的背景之下沒有太多的重要犯罪,而在通緝令下可能對重要的罪犯,有著國家的督辦,所以辦事的效率是高效的。對於平時偷雞摸狗的這些小罪犯,可能就沒有太多的作用。所以通緝令是否有起到作用還是得看它的物件是一個什麼樣級別的人物。

    國家難以對地方控制,國家法治被各種踐踏。當時曹操刺殺董卓失敗。董卓當即下令全國通緝曹操。而這一個通緝令不僅沒能抓住曹操,而且還成為曹操成名的腳石,還提高了曹操在各個勢力的聲望。所以說,亂世之下的通緝令,具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

    在古代的通緝令是否起到作用是受到各種不確定環境因素的影響,所以我們很難去界定它是否有用,只能通過各種要素去分析才能確定某一條通緝令是否有用。

  • 5 # 千古君

    古代通緝令是可以抓到犯人的,但漏網之魚比較多。

    在古代,通緝令一般是以紙的形式發放的,紙上既畫有犯人的畫像,又寫了犯人的籍貫、犯罪行為和具體的相貌描述。

    拋開畫的抽不抽象另說,但它寫上了籍貫呀,這個是跑不了的。

    要知道,古代“普通話”並不流行於民間,一般的百姓都是講著一口方言,從一個地方逃到另一個地方的話,被發現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除了方言之外,古代還有一個保甲制度。

    保甲制度制度是宋朝開始的一種戶籍的管理制度,在宋朝農民種地以“家”為單位,幾戶家庭種一塊地,那如果身邊突然出現了陌生人,自然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還有,都說幹活積不積極,就看錢給的多不多。在鉅額賞金面前,百姓的積極性自然是非常高的,這樣官府也就不怕沒人找了。

    但為什麼說會有漏網之魚呢?

    這就看犯人聰不聰明瞭,如果犯人都往深山裡跑,那麼這樣一來這通緝令也就沒了效果,在裡面待個三年五載,等風頭過了豈不是天高任鳥飛了。

    在古代也有很多慣犯都是這樣跑路的。

    所以說,這通緝令並不是百分百可以抓到人的。其實別說古代,現在也是很難抓到。

  • 6 # 左左1980

    未必吧,我覺得古代這種通緝令畫像。更多運用的是人的心理戰術。

    畫師水平再高,他也是經過當事人描述,一點點畫出來的。所以總會有形似神不似的出入。

    官府將它貼上在城牆上​,讓南來北往的路人看。

    我想,應該會有穿便衣的捕快在暗中觀察,正常人在看這“通緝令”時,多半都會指指點點的議論紛紛。

    只有那“心中有鬼”​的,默默擠入人群,在看完牆壁上的“通緝令”後,壓低帽簷腳底抹油趕緊溜。

    捕快眼尖,​一眼就看出這哥們心虛。上前圍攏控制盤問。十之八九是易過容的逃犯,或者是與逃犯有牽連的有關人等。

    但是,也有那出過錯的。畫像是畫師畫的。​也難免和個別人撞臉。你不能拿著這模稜兩可的畫像,就說人家是通緝犯吧。若是碰上個膽小的,一緊張說話在磕巴。更顯得心虛了。捉回衙門一頓痛打,屈打成招,不是也變成是了。

    所以,我覺得古代通緝令上的畫像,更多的是玩心理戰術,玩的震懾,說官府已經盯上你了,滿大街都是你的畫像。最好你識相自己去投案自首。​還省的捕快麻煩。

    而如果這心理素質強的,人家才不在乎呢。你貼你的,反正也不像我。沒準和捕快走個正面擦肩而過也不稀奇。

  • 7 # 澤放史

    那麼問題來了,古代官府這樣貼上一張通緝令真的能夠抓到犯人嗎?這在筆者看來,這一措施對於抓捕犯人其實是行之有效的。

    故本文將從通緝令著手,介紹古代張貼通緝令如何能夠有效抓捕犯人的幾個重要因素,接著介紹利用通緝令抓捕犯人這一措施的弊端,最後加以總結。

    古代通緝令

    這些通緝令常常貼在犯人出沒地區的交通要道或者是人流量較大且較為顯眼的地方。

    通緝令能夠有效抓捕犯人的主要因素

    首先我們需要清楚,古代的通緝令能夠得到大力推廣,並且成效顯著,都離不開當時的制度以及社會背景。換句話來說,通緝令需要依託於古代的制度和社會背景才能夠有效實施。

    具體來看,可以分為以下因素:

    ①古代的各種制度為通緝令有效實施提供了先決條件

    “(戶籍以)五家為伍,十家為什,不準擅自遷居,相互監督,相互檢舉,若不揭發,十家連坐。”

    換言之,百姓戶籍五家為一伍,設一伍長,十家為一什,設一什長,並且規定不可遷居,各個家庭之間相互監督和檢舉,若是鄰里犯罪而不揭發,則十家共同受罰。

    一方面有了伍長和什長的監督和管理,當其管理的範圍內出現了犯人時,他們便能根據通緝令上的資訊舉報此人。另外,因為伍長和什長的管理範圍並不算大,如果有外來人員,則可以很容易發現,只要將外來人員與通緝令上的資訊一比對便可確認此人是否為犯人。

    再者,人們為了避免連坐受罰,往往會留心通緝令上的犯人資訊,只要犯人一出現,就會有很大可能被抓。

    又如宋朝的“保甲制度”規定:“十戶為甲,設甲長;十甲為保,設保長。”

    與秦國律法有點相似的是,宋代民間有了保長和甲長的管理,能夠有效的對當地戶籍和居民進行管控,使得罪犯無處可匿。

    所以說,古代的制度為通緝令的行之有效提供了先決條件。

    ②人口流動少,交通工具不發達

    所以在古代的流動人口較少,主要有宣揚佛法的僧侶、走遍大江南北的商人,走馬上任的官員、進京趕考的學生以及江湖藝人。而這幾種人的總數量並不多,排查起來相對容易,而且這幾種人特色鮮明,罪犯難以偽裝混入,所以無處可藏。

    另外,古時候的交通不像現在這樣發達,那時候想要趕路一般都是步行,偶爾有些有錢人會有馬匹可以代步。而犯罪在逃跑的時候幾乎不會選擇馬匹,因為騎馬目標太大,很容易引起人們的警覺,因此古時候的罪犯難以逃跑。只要人們發現生人以後,將其與通緝令上的資訊一比對,就很容易將罪犯緝捕歸案。

    而逃犯假如說待在案發縣內,則很容易就能排查出來並捉拿歸案。若是想要逃到鄰縣或者更遠,則需要能夠證明其身份的憑證,對於那些罪犯來說,這些憑證很難弄到,所以古代罪犯很難有往外逃的機會。

    ④各地語言和口音不同

    古時候沒有普通話,因此每個地區都有其獨特的語言和口音。特別是在中國南部地區,不同口音的數量成百上千種,有的地方更是相鄰兩個村的口音都有明顯的差別。

    而有些通緝令上會有犯人口音或者籍貫的記載,所以古人在發現生人操著一口獨特的口音時往往也會特別留意,假若是發現其與通緝令上的描述的非常接近,那麼此罪犯幾乎是沒得跑了。

    ⑤懸賞金額吸引人

    在利益的驅使下,罪犯更是無處可藏,特別是一些與罪犯非親非故的人往往會進行舉報或者協助官府抓捕。

    通緝令產生的弊端

    另外,因為通緝令離罪犯作案的時間相隔較久,等到別人發現案子、報官、鎖定嫌疑人、畫像、張貼通緝令,犯人已經有了充足的時間進行躲藏。雖然在正常的情況下罪犯難以藏匿,但是在一些多山的地區,罪犯只要往深山老林裡一鑽,想要藏起來還是相對容易的。

    小結

    綜上所述,古代通緝令雖然簡單,但是在當時的資源技術條件下是最為有效的一種快速抓捕罪犯的方法。這種方法的有效實施依託於古代的政府對戶籍管理的各種制度以及古代的各種社會背景。另外,這種方法行之有效也可以歸結於人口流動少、交通落後、人口流動受到管控、以及賞金誘人等諸多因素。

    不過這種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因為從案發通緝令張貼的時間間隔比較久,給了罪犯充足的逃跑時間。再者,因為畫像的不標準也會造成冤假錯案,給無辜的人造成傷害。

    但是總的來說,這種方式是有效的,雖然有一定的弊端,但是為古代的治安與刑偵做出了巨大貢獻,也為後世的刑偵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 8 # 祗樹

    在沒有先進通訊工具的古代,通緝令又是怎樣的呢?

    這是一張古代的通緝令,上面寫著:案犯牛三,打家劫舍、殺人越貨、十惡不赦!灤州府衙門賞白銀三千兩,全城通緝——灤州府衙。

    通緝令的“照片”上,畫著一個頭頂髮髻、國字臉、滿臉絡腮鬍、一臉橫肉、腦門兒上還貼個狗皮膏藥的壯漢,名叫牛三。

    嚴格按照這個“照片”去抓人,能抓到嗎?

    答案是,抓到個毛,即便是抓到,也很大可能是亂抓。

    話說南宋末年,就有這麼一起關於“抓錯人”的案子。通常情況下,官府衙門怎麼會抓錯人呢?即便是抓錯,最多三天就讓他承認罪行,然後就“抓對人”了。

    如此,這起抓錯人的案件,一定另有乾坤。

    被抓錯的這個人,名叫林福祖,是一名福州籍的秀才。南宋快要滅亡時,林福祖與幾名同鄉一起北上趕考,考完試,在蘇杭遊逛——這幾個人也真的是心大,蒙古鐵騎都打到家門口了,他們還在家門口晒太陽。

    不出意料,這幾人被一隊蒙古兵抓到,並且對他們進行了一番盤問。

    原本,倒也沒什麼,秀才只要出示自己的“文憑”(古代讀書人待遇真高呀),多半,也就會被釋放。可是,盤查到林福祖時,官兵發現了異樣——這小子,怎麼跟通緝令上的文天祥那麼相似呢?

    林福祖拼命辯解:“老子不是什麼文天祥啊!你們可不能亂抓人呀!”說罷,林福祖的幾個同伴也紛紛替他辯護,說他根本就不是文天祥。(他麼不辯護也不行啊,林福祖若被認定文天祥,這幾個人也跑不了啊!)

    蒙古兵一臉疑惑,拿出通緝令,道:

    “通緝令上寫著呢:年四十,頭戴笠,身著袍,穿黑靴,他的特徵樣樣符合,怎麼就不是文天祥?你們休要侮辱我的智商。”

    林福祖都快哭了,又辯解道:“感情這麼打扮的40歲男人,都是文天祥嗎?”

    幸好,文天祥名氣太大,不僅南宋朝廷很多人認識他,敵營也有不少認識他的人;更巧的是,隨隊的這一幫蒙古兵裡,也有見過文天祥的。在他的指認下,林福祖逃過一劫。

    俗話說,寧可錯殺一萬,不可放過一人。

    蒙古兵為何會放過林福祖呢?就如林福祖辯解的那般,如果按照通緝令上的描述,要是不下令“剃髮易服”,恐怕“文天祥”是抓不完了。

    林福祖逃命之後,特意跑到南方找到文天祥,將此事說給他聽。文天祥聽完之後,哈哈一笑,還贈了一首詩給他,詩云:

    “畫影圖形正捕風,書生薄命入置中。胡兒一似冬烘眼,錯認顏標作魯公。”

    大意是:通緝令上亂畫,導致捕快亂抓。因此,倒黴催的書生才會被白白冤枉幾天牢獄。這蒙古人也是一幫“瞎子”,那麼大個大活人,怎麼就能抓錯?哎!老夫的臉就那麼大眾嗎?

    可見,通緝令上的畫像是多麼的不靠譜!

    既然畫像不靠譜,古人為何還要堅持在通緝令上畫像呢?

    原因在於:古代實行保甲制,規定範圍裡的百姓,不許隨意走動,如果外人來到此處,必須上報保長,然後由保長前來盤查。

    如果知情不報,被上面發現,那麼,整個一片兒地區的人都會受到牽連。

    再者,通緝令上的影象雖然非常蒙太奇,可是,畫像卻標出了逃犯的大致細節,比如說大鬍子、滿臉橫肉、腦門兒上貼個膏藥等等。這樣一來,下面的人在盤查時,就有了大致的盤查方向。

    所以說,古人的繪畫技術雖參差不齊,卻並不影響他們抓人——只要畫出逃犯的獨特特徵就行。

  • 9 # 一盤拉條子

    現行通緝令的主要內容有案情簡述,通緝物件的姓名、性別、年齡、體貌特徵、著裝特徵,通緝物件逃跑的時間和地點,可能投奔的方向,通緝要求,並附通緝物件的照片。

    宋代也有這種情況:

    《水滸傳》中魯達打死鎮關西之後逃走,“(官府)行開押捕急遞的文書,各處追捉。出賞錢一千貫,寫了魯達的年甲、貫址、形貌,到處張貼。”林沖殺了陸虞侯 等人,火燒草料場之後,“(官府)隨即押了公文帖,仰緝捕人員,將帶做公的沿鄉歷邑,道店村坊,畫影圖形,出三千貫賞錢,捉解正犯林沖。”

    《折獄龜鑑》中有:“田瑜龍學知青州時,城中有殺人投屍井中者,吏以無主名而不以聞。瑜廉得之,曰 " 豈有奸盜殺人而縱之耶 " 厚以金帛募人告捕……”

    不過,在沒有照相技術,只靠寫意畫圖的懸賞通緝令真的靠譜嗎?

    至少在宋代似乎是挺靠譜的,而且個人感覺,比通緝令更靠譜的是前面兩個字——“懸賞”。

    剛才提到的《折獄龜鑑》中的“田瑜龍學知青州時,城中有殺人投屍井中者,吏以無主名而不以聞。瑜廉得之,曰 " 豈有奸盜殺人而縱之耶 " 厚以金帛募人告捕……”後面還有一句話——“後數日,果於鄰郡獲賊”。

    《遂昌山樵雜錄》中也有相關的記載:“(宋代)遇盜發,郡守開庫募士,故盜不旋踵擒獲。”

    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鉅額賞金的驅使,估計沒有“畫影圖形”也能抓到通緝犯。

    而且“畫影圖形”的通緝令並不是唯一的方法:

    在張貼了“畫影圖形”的懸賞通緝令之後,相關人員還會在城鎮鄉村主要路口設卡堵截,並發動鄉保、坊正排門搜查,嚴格實施抓捕計劃。

    比如《水滸傳》中武松殺了蔣門神之後:“(知府)便差人把住孟州四門,點起軍兵並緝捕人員、城中坊廂里正,逐一排門搜捉凶人武松。”

  • 10 # 塗舟

    當然可以,如果抓不到人,官府還用通緝令幹嘛?

    通緝令的頒佈至少有三個好處:

    ①:起到告示作用。

    ②:對法外狂徒的威懾。

    常常看西部大片的人知道,生活在美國西部的人中有一種特殊人群——賞金獵人。

    何為賞金獵人,就是靠捉拿通緝犯,將其殺死或者活捉之後送到通緝令釋出的當局,獲得高額賞金。他們的標配就是牛仔帽、左輪槍、一匹駿馬。

    “有買賣就有殺害”,同樣的,中國古代也有那麼一批人,專門就是吃這口飯的,你可以把他們理解為中國版的“賞金獵人”。

    這些人一般浪跡江湖,人脈甚廣,黑白通吃,就等著官府張貼通緝令,然後揭榜捉拿。有的地方還有特定的殺手組織,就等著官府貼告示,釋出通緝令。

    古代的通緝令,依靠高明的畫師畫清楚輪廓、相貌,有的“賞金獵人”因為入行時間久,對於某些江洋大盜瞭解很深,甚至不需要畫像,直接就開始找人。

    或許有人會質疑,天下那麼大,這種說法最多出現在武俠小說中,哪裡有那麼容易找到通緝犯的道理。

    這麼想,你就錯了。

    天下固然大,但是通緝犯基本上是沒有膽量進城的。古代可不像現代,城市交通四通八達,古代的城池一般分四個門,都有官兵把守,按時開門、閉門。

    進不了城的通緝犯只能生活在鄉野之中,但人口聚集區域又有專門的治安隊伍,頻繁出現,必然被發現。

    所以通緝犯們頻繁活動的場所就是那些深山老林,人跡罕至的地方。這時候,“賞金獵人”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

    光說著可能不立體,筆者舉個例子。三國時期的曹操因為刺殺董卓未遂,連夜逃出長安。董卓當即張貼告示,全國通緝。

    曹操一路喬裝打扮,只能在鄉野過夜。但是交通不便,逃竄途中不得已要入城,結果就被守軍發現,當場捉拿。

    要不是縣丞陳宮久慕曹操名聲,決定追隨,哪怕是三分天下,就沒有曹孟德什麼事情了。

    由此觀之,通緝令還真是一樣好東西!

    【文 / 楚南青史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美國打伊朗,會出現全世界都去拖美國後腿的狀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