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葛大小姐

    諸葛瞻七萬雄兵以逸待勞,為何不敵鄧艾長途跋涉的兩千殘兵?

    眾所周知,在三國時期,經劉備好不容易建立的蜀國最終被魏國打敗,並俘虜了蜀國後主劉禪。說起蜀後主劉禪投降的事,不得不說起綿竹之戰,可謂是魏國滅蜀的關鍵一戰,也是壓垮蜀國的最後一根稻草,使得劉禪不得不投降魏國。但這一戰中,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統領七萬雄兵以逸待勞,卻被長途跋涉的蜀國大將鄧艾的兩千殘兵打敗,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二是因為諸葛瞻的軍事指揮能力不如鄧艾。我們知道,兩軍作戰時,軍隊統帥的軍事指揮能力關係成敗。諸葛瞻雖是諸葛亮的兒子,但是諸葛亮的衣缽並沒有傳給他,而是傳給了姜維。諸葛瞻自小雖然熟讀聖賢書,但是在指揮作戰方面沒有經驗,最多也就是紙上談兵,並且具有文人優柔寡斷的性格,不僅不聽黃遵佔領有利地形阻擊鄧艾大軍的建議,而且還不據城死守,非要跟鄧艾在綿竹城外野戰,其軍事能力可見一斑。而鄧艾則是魏國在關中前線的第一名將,久戰沙場的老將,軍事能力超強,曾在洮水之戰、段谷之戰等多場戰爭數次擊敗姜維,鄧艾之才比姜維還厲害,面臨鄧艾這樣軍事能力高超的強敵,諸葛瞻也只能是失敗的結果。

    四是因為鄧艾敢於背水一戰,大大鼓舞了士氣,激發了軍隊的戰鬥力,導致了諸葛瞻的戰敗。鄧艾不但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家、將領,而且久經沙場,有勇有謀,在戰爭中目光遠大,見解超人,具有難得的戰略頭腦。作戰中料敵先機,始終能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在與姜維的數次交戰中未有敗績。鄧艾在生活中能與將士同甘共苦,在作戰中又能身先士卒,因為他能處處作出表率,部隊上下同心,但鄧艾雖善於作戰,卻不善自保,在關鍵時刻敢於背水一戰。因為雙方對陣,往往到最關鍵時刻,拼的就是意志。在與諸葛瞻一役中,鄧艾派其子鄧忠、司馬師分兵攻打諸葛瞻左右兩翼,兩軍失利退回,鄧艾叱責二將並要將其斬首,說生死存亡在此一舉。結果二將策馬奔回,在鄧艾親臨督戰下,大破蜀軍,斬蜀將諸葛瞻等人。而諸葛瞻的軍隊沒有背水一戰的決心和勇氣,因為自劉備蜀國政權建立開始,內部派系鬥爭就十分尖銳。以張鬆,法正為首的北方扶風派系不滿足被蜀國本土世家大族黃權,李嚴等壓制,經常是明爭暗鬥,政局不穩。再加上劉備、諸葛亮等蜀國老臣重臣死後,蜀國在與魏國作戰中,多次失利,節節敗退,更使得蜀軍軍心渙散,相比於背水一戰的鄧艾軍隊,諸葛瞻豈能不敗?

    所以,綜合以上幾方面原因,小編認為,戰爭的成敗,不能只以人數輪,而應該從統帥的指揮能力、軍隊士氣、戰鬥力等多方面考慮。

  • 2 # 天宇的文史情懷

    做為歷史愛好者我認為主要是諸葛亮的原因。

    諸葛亮的智慧不用說了,那是千古流傳,可是諸葛亮有一個致命弱點,那就是沒有歷練自己的兒子以及蜀國官二代,這也是蜀國滅亡的重要原因。

    劉備是中年得子,所以對阿斗很溺愛,這是人之常情,由於劉備死時阿斗還沒成年,所以白帝城託孤諸葛亮,得承認諸葛亮做的啊錯,確實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是正因為諸葛亮太能幹了,而忽視了對阿斗以及蜀國官二代的培養,這就包括自己兒子諸葛瞻,而後果就是自己死後蜀國後繼無人,三國中第一個滅亡。

    諸葛亮為了光復漢室先後六出祁山,最後病逝五丈原,可是諸葛亮六出祁山一次也沒帶阿斗到前線,同時也沒帶自己自己兒子諸葛瞻,還有張飛之子趙雲之子等,在這一點上諸葛亮不及司馬懿甚至不及曹真,司馬懿兩個兒子都是虎狼,而諸葛亮兒子諸葛瞻張飛兒子張邵趙雲兒子趙統等都是草包,張飛兒子甚至出城乞降,這哪有張飛一點血性,可這能怪誰呢,這都是諸葛亮的責任,始終搞不懂諸葛亮為什麼北伐時不帶上自己兒子諸葛瞻自己蜀國官二代們,如果讓他們上前線聽聽槍炮聲,最後怎麼也不至於當鄧艾只帶幾千殘兵殺到成都時全嚇尿褲子了啊。

    諸葛瞻確實有血性不怕死,可是不怕死不等於有能力,在面對鄧艾幾千殘兵時,明明兵力佔優勢可諸葛瞻確落得了兵敗身死的下場,這哪有諸葛亮的風範,這真應了那句話了,虎父犬子啊。

    最後說,諸葛亮為什麼不歷練自己兒子以及蜀國官二代們,估計諸葛亮脾氣也不好,根本看不上他們,同時也沒那耐心教他們,可殊不知這就等於害了他們,也害了蜀國。

  • 3 # 燕趙節度使

    首先,諸葛瞻沒有七萬雄兵,而鄧艾也不止兩千殘兵。

    鄧艾不止兩千殘兵。

    263年8月,魏國大將軍司馬昭下令攻蜀。十八萬魏軍分三路南下:西路軍由鄧艾所率的三萬多人,中路軍由諸葛緒率三萬多人馬,,東路軍由鍾會率主力十餘萬人(資治通鑑裡分斜谷,洛谷,子午谷三路)。

    也就是說,歸鄧艾直接統帥的是三萬人。

    魏軍迅速佔領了漢中,但在地勢險要的劍閣關攻勢受阻,屢攻不下,困頓不前。時間一長,軍糧不足,軍心浮動,鍾會已經做好了退兵的打算了。

    但一直在隴西與姜維作戰的鄧艾不忍前功盡棄,提出了從陰平小道偷襲的戰術,偷渡陰平抄小道到達涪城,威脅成都。如果姜維領兵若從劍閣來援,則魏軍可趁機進攻劍閣;若若漢軍不來救,率兵從從後方攻擊劍閣關,與鍾會前後夾擊姜維,或者直接進攻成都。

    “從陰平由邪徑(小道)經漢德陽亭(今四川劍閣西北)趣涪(涪,在今四川綿陽東),出劍閣西百里,去成都300餘里,奇兵衝其腹心,劍閣之守(指蜀軍)必還,則(鍾)會方軌(兩車並行)而進;劍閣之軍不還,則應涪之兵寡矣。……今掩其空虛,破之必矣。”

    鍾會表示同意,,也派部將田章等跟進。田章率領多少人,史書無記載,估計也有萬人。

    鄧艾率領本部以三萬多(一說選精卒萬人)的人馬從陰平出發走了七百多裡的荒無人煙,高山險阻,人跡罕至之地,一路鑿山造橋,攀木緣懸崖,一路魚貫而進。

    大概走了一兩個月。這麼短的時間內,對於鄧艾率領的百戰精兵來說,根本沒有什麼損耗,只要休息幾天,就可以恢復戰鬥力。

    十月,鄧艾率軍走出陰平小道,到達江油。江油守將馬邈猝不及防之下,投降鄧艾,鄧艾率魏軍乘勝進攻涪城。佔領了江油和涪城,鄧艾的後續部隊陸續趕來,最少也有一萬人,最多是四萬,也就是鄧艾統領的本部人馬和田章的部隊。

    諸葛瞻也沒有七萬雄兵。

    當時整個蜀國的兵力也就十萬,而且大部分都被姜維統領,據守劍閣關,內地兵力估計也就兩三萬吧。

    如果因為鄧艾突襲,導致劉禪驚慌失策,下令徵兵,或許能夠拼湊到七萬。

    但要注意,這七萬不是雄兵,是拼湊起來的烏合之眾。

    不過這七萬人有多少是打仗的呢?

    要知道鄧艾率領的軍隊長期在隴西和姜維作戰,都是百戰精兵的野戰軍,反觀蜀國也就是諸葛瞻率領的軍隊,說是烏合之眾不確切,但大部分是,只要少數是職業軍人,但這部分軍人都在益州一帶作為守備部隊或者是禁軍,實際作戰經驗少之又少。

    一支軍隊是戰場上殺人打出來的軍隊,一支是益州養尊處優的甚至沒打過仗的軍隊,戰鬥力高下立判。

    看諸葛瞻的經歷,根本沒有參加過戰鬥的經歷,而鄧艾則常年在隴西跟姜維大戰,並且多次大勝。

    陳壽寫《三國志》說諸葛瞻“無能匡矯”。

    也就是說,蜀國兵不行,將也不行,試問,怎麼能打贏呢?

    景耀六年/炎興元年(263年)冬天,諸葛瞻帶領尚書張遵(張飛之孫)、尚書郎黃崇(黃權之子)、羽林右部督李球(李恢之侄)督率軍隊去消滅鄧艾的奇兵。

    但到達涪縣後,諸葛瞻不知為何止步不前;尚書郎黃崇多次勸他迅速搶佔險要地勢,不讓敵人進入平原,諸葛瞻毫無軍事常識,優柔寡斷,沒有采納他的意見。

    結果鄧艾軍長驅直入,打敗蜀軍前鋒,諸葛瞻退守綿竹。

    漢魏最後一戰——綿竹之戰爆發。面對數量眾多的蜀軍,鄧艾派遣鄧忠從右包抄,又派遣師纂從左包抄,結果蜀軍憑藉人數眾多把兩人打敗。

    鄧艾大怒說:“生死存亡,在此一舉,有什麼不可以的!”要將兩人斬首,於是兩人再次出戰,擊敗漢軍,諸葛瞻、張遵等人戰死。

    不久,鄧艾兵臨成都,劉禪投降。

  • 4 # 金一長

    哪兒來的七萬?算上民夫五萬嗎?整個蜀漢最大動員能力不過十萬兵力加短時間徵調十幾二十萬老弱婦孺做民夫隨軍。就這還是蜀漢最強盛時期......後期因為諸葛亮連續的北伐,國內實際已經非常虛弱。全國能動員七萬士兵就很不錯了,就這還是包括孟獲那邊能調出來支援蜀漢的一兩萬蠻兵。

    整個蜀漢那時可以分三個重兵集團:漢中的姜維集團,負責和曹魏對抗,大概三萬兵力。川西南的孟獲集團,蠻兵和各州縣駐軍共兩萬左右兵力。成都平原蜀漢腹地的劉禪成都集團,因為常年征戰,精銳都調去北面戰場。這一塊雖然也有兩萬左右兵力但素質真心不能和漢中集團比。

    所以,諸葛瞻就算把成都集團抽空也就兩萬弱旅。民夫嘛,搖旗吶喊駐守城牆還行,上陣廝殺?別逗了!而且說是手裡有兩萬兵力,但是這兩萬人擔負著這個蜀漢核心區的防禦任務。說白了諸葛瞻壓根兒不可能短時間內把這兩萬人全集中起來。他能集中一萬人迎戰鄧艾就阿彌陀佛了。鄧艾呢,說是兩千,實際只多不少。而且能翻山越嶺千里穿插作戰,絕對的精銳部隊。說什麼以逸待勞那就更扯。鄧艾部穿過的幾乎是無人山地。突然出現在成都平原,蜀漢成都集團絕對是措手不及,趕忙蒐羅兵力迎戰。成都平原可不小,集中兵力絕對也是要累死人。可以說,鄧艾才是以逸待勞的那一方!

  • 5 # 真正鱷魚不哭

    鄧艾有多少兵力呢?

    按《三國志·鍾會傳》:四年秋,乃下詔使鄧艾、諸葛緒各統諸軍三萬餘人,艾趣甘鬆、沓中連綴維,緒趣武街、橋頭絕維歸路。(鍾)會統十餘萬眾,分從斜谷、駱谷入。

    當然,三萬餘人是鄧艾總兵力,以當時“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裡”的交通條件,鄧艾部不可能全部參加遠征。

    可見鄧艾偷渡陰平兵力約萬人。

    諸葛瞻兵力沒有明確記載。

    按《三國志·後主傳》王隱蜀記曰:(劉)禪又遣太常張峻、益州別駕汝超受節度,遣太僕蔣顯有命敕姜維。又遣尚書郎李虎送士民簿,領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

    蜀漢軍在冊兵員十萬,其中至少一半在劍閣由姜維統帥抵禦鍾會主力大軍,餘部分駐各地,成都滿打滿算最多三萬人馬,給諸葛瞻一半也才一萬多人。對比鄧艾沒有太大優勢。

    而且鄧艾部是百戰精銳,初戰告捷士氣正旺;成都守軍久處後方缺少戰鬥經驗,又由同樣沒有經驗的諸葛瞻統帥,能夠初期獲勝已經不易。

    蜀衛將軍諸葛瞻自涪還綿竹,列陳待艾。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馬師纂等出其左。忠、纂戰不利,並退還,曰:“賊未可擊。”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舉,何不可之有?”乃叱忠、纂等,將斬之。忠、纂馳還更戰,大破之,斬瞻及尚書張遵等首,進軍到雒。《三國志·鄧艾傳》

  • 6 # 莫地方

    諸葛瞻作為諸葛亮之子,無其父才智,必難救蜀漢危局。

    公元263年,司馬昭發動滅蜀之戰,由鍾會、鄧艾、諸葛緒分兵三路攻蜀。

    劉禪親信黃皓之言,認為魏軍不會攻蜀,不理會姜維加強防守建議,導致魏軍三路大軍勢如破竹。

    劉禪如夢方醒,派廖化增援姜維,張翼、董厥協助陽安關口布防鍾會,一系列部署之下,將魏國大軍阻擋劍閣關外,不得前行。

    魏軍攻關不利、糧草不濟,鍾會有意退兵,鄧艾提出奇襲陰平、成都之策,鍾會接納此計,由鄧艾執行。

    鄧艾挑精兵 ,本期望諸葛緒配合其行動,無奈其不配合,鄧艾率3000人爬山涉水穿越荒無人煙之地,奇襲講油、並於諸葛瞻大戰綿竹,諸葛瞻戰死,緊逼成都,劉禪開啟城門投降,蜀國滅亡。

    諸葛瞻為諸葛亮之子,可其並未繼承其衣缽,並沒受到很好歷練,面對鄧艾這樣軍事高強之人,必然失敗。

    姜維繼承其衣缽,可姜維在洮水之戰、段谷之戰等多場戰爭中皆以敗北告終。可見鄧艾軍事能力高於姜維,諸葛瞻作為一個沒啥經驗官二代,怎麼能大國實戰經驗豐富鄧艾。

    諸葛瞻滿目自信不聽取黃崇建議,盲目進攻,導致戰敗。

    江油城守將的馬邈在聽聞東川己失後,雖有準備可其還是投降鄧艾,可由於蜀漢末期無將無才,劉禪又寵信奸逆導致蜀國內政十分腐敗,這樣國家必然失敗。

    諸葛瞻握有七萬之兵以逸待勞,諸葛瞻三千兵馬經十分疲憊,諸葛瞻都必勝,鄧艾背水一戰不敗必死,諸葛瞻軍隊戰力不足,長期不戰,又怎麼能與鄧艾所率領三千精兵抗衡。

    鄧艾取勝之道在於手下三千人為百戰之兵,九死一生,可以說不勝必敗,他們作戰時候必然全心拼殺只為取得勝利。

    綜合所述,鄧艾軍事能力極強,諸葛亮傳人都是其對手,諸葛瞻作戰經驗不足面對勢力強勁鄧艾必敗。

  • 7 # 大國布衣

    蜀漢景耀五年(262年),姜維北伐敗歸,遭諸葛瞻與董厥彈劾,以連連北伐,勞而無功,國內兵疲民乏為由,上表後主要求讓姜維擔任益州刺史,藉此削奪他的兵權。姜維此時又結怨於宦官黃皓,恐為他所害,加上朝中很多人不能容下自己,於是自請屯田沓中以避其禍。魏國得悉蜀漢將相不合,遂有伐蜀想法。

    蜀漢炎興元年(263),統領朝政的魏晉公司馬昭,起兵15萬,以鍾會、鄧艾、諸葛緒為大將,三路大軍伐蜀。但是鍾會率領的魏軍主力和雍州刺史諸葛緒率領的左翼人馬被姜維、張翼等蜀將阻攔在劍閣,魏軍久攻不下,雙方在劍閣僵持日久,魏軍糧草不濟,無計可施的鐘會準備退兵。

    而鄧艾率領他的三萬多精銳獨闢蹊徑,偷渡陰平關,歷經九死一生,自景谷道攻入,孤軍深入蜀境,此時鄧艾手下已只有萬餘人的疲憊之師。魏軍突然深入蜀境,毫無防備的蜀漢各郡縣守將皆望風而降,諸葛瞻率領黃崇、張遵等將前往抵禦,到了涪縣卻懾於魏軍威勢,盤桓不前,也沒有佔據險要地形攔截魏軍,至此鄧艾長驅直入,不得已,諸葛瞻被迫退守綿竹,鄧艾遣使書信以琅琊王爵誘降,遭諸葛瞻言詞拒絕,並怒斬來使。

    綿竹之戰是蜀漢的生死存亡之戰,蜀軍在綿竹集結了兩萬多將士,要對付鄧艾的數千疲憊之師佔有很大的優勢,然而這一次諸葛瞻並沒有聽取黃崇據城固守,等待外援,消耗魏軍意志的決定,準備背城與魏軍決一死戰。鄧艾兵力有限,意在速戰,但他的兒子鄧忠和將軍師纂試圖左右兩路包抄蜀軍,但都被諸葛瞻打敗。

    鄧艾於是親自提刀上馬,大聲對將士喊到“大丈夫得功名取富貴在此一戰,眾將士隨我殺上去。”於是魏軍蜂擁而上,喊殺震天,兩軍大戰於綿竹城外,結果諸葛瞻諸葛尚父子、黃崇、張遵等人全部戰死,魏軍前往成都的最後一道防線綿竹經過浴血奮戰後得以攻破。

    諸葛瞻雖然忠勇有餘卻謀略不足,綿竹之戰暴露出諸葛瞻的幾個弱點:

    最後筆者要更正一下魏蜀綿竹之戰雙方的兵力數字,徵西將軍鄧艾自領三萬多魏軍偷渡陰平,途中兵員損耗很大,最後約有一萬五千兵順利的進入蜀境,而諸葛瞻鎮守的綿竹是成都外圍的最後一道防線,至關重要,因此也集結了約三萬蜀軍。提問數字不實,在此更正。

  • 8 # 歷史任人打扮的小娘子

    要知道,哪怕特別英明的指揮官碰上特別弱雞的對手,戰勝兩三倍敵人也是頂天了。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通常都需要地形(埋伏,據守,從意想不到的位置突擊),水(將敵軍壓迫到江邊,水攻),火(縱火焚敵),時機(機動性,偷襲),敵人放水(臨陣脫逃,臨陣倒戈)等因素配合。而涪陵一戰,完全沒提到這些因素,就是簡單的一戰而潰。蜀國主要將領全部戰死,打得這麼悲壯,卻又這麼窩囊……

    我理解造成這個結果有兩種可能:

    1. 鄧艾的兵力並沒有那麼少,理由是鄧艾越過陰平之後存在兩個選擇,第一是南下威脅成都,第二是北上劍閣和鍾會裡外夾擊姜維。如果鄧艾只剩兩千殘損之兵,他北上又有什麼用呢?要知道姜維手下皆是百戰精兵,十萬大軍和鍾會對峙,分一萬出來就可以滅了你。既然鄧艾認為北上是一種選擇,那麼他手裡至少有一兩萬軍隊。

    “蜀地阻險,山高谷深,而艾步乘不滿二萬。”《晉書 · 段灼傳》的這一段可信度應該比較高,段灼曾在鄧艾伐蜀時擔任其軍中司馬,是當事人。既然走陰平小路偷襲,所帶人馬必是精銳,由此可見萬餘精銳魏軍的戰鬥力的確非同小可。如果是這樣,就比較說得通鄧艾能夠戰勝諸葛瞻。

    2. 諸葛瞻的所謂七萬大軍根本不是什麼正規軍,因為蜀國國力無法保持十萬以上的常備軍,諸葛瞻手下這些人一部分是御林軍,一部分是囚犯,沒上過現場,完全沒有戰鬥意志。一見魏國萬餘虎狼之卒(對他們來說是)就丟盔棄甲,諸葛瞻約束不住,只有部分親兵真正投入戰鬥,最後被魏軍圍殲。這也更能解釋為什麼諸葛瞻不敢進山阻擊,因為地形複雜就更難以制約部隊~

  • 9 # 饞嘴肥貓鏟史官

    鄧艾偷渡陰平,輕軍遠襲,算得上“奇”,但也算不上“高”,風險太大,成功率不足一成。

    雖然成功繞過了蜀軍主力的防線,但要想攻取成都,還早著呢。

    鄧艾輕兵遠襲,深入敵境,講求的是隱祕、快速。這樣的部隊肯定是以下幾個特點:

    1.人數少

    人多了,行軍速度肯定就慢,達不到奇襲的效果;

    2.裝備薄弱

    輕裝遠襲,裝備越多行事越慢,不可能攜帶重灌備;

    3.缺少後勤

    這樣的部隊都是由作戰人員組成,只能攜帶最基本的補給,嚴重缺乏後勤支援;

    4.沒有援應

    攻堅戰、消耗戰、僵持戰。耗不起嗎?根本耗不起。

    對付鄧艾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呢?――佔據險要,死守關隘,堅拒不戰,儘量拖延時間,決不給對方消滅我方有生力量的機會。

    時間一天天過去,鄧艾的糧草怎麼解決?只能搶掠。這樣,兵力有限,還得分出一部分去搶,正面進攻力就更弱了。

    打仗、行軍戰鬥總會要有損耗,從哪裡補充?受傷人員如何安置?都很困難。

    姜維的主力部隊得到訊息,派支部隊往鄧艾菊門上一插,打都不用打,有半個月時間,鄧艾這支部隊若不投降,就只得上山採野果子去,全體變成野猴子。

    諸葛瞻一輩子沒掌過權,終於手底下能管幾個兵了,過度興奮,主動求戰,結果被鄧艾一網打盡。蜀國這支最後的力量被諸葛瞻輕易斷送掉,綿竹一失,鄧艾通往成都的道路就是一片坦途。成都連保衛城池的兵力都沒有了。

    諸葛瞻這水水,還遺憾自己“內不能除黃皓,外不能制姜維”,就憑你那兩下子,能制住家門口的狗狗都算你行。

    還是那句話,都說“文死諫,武死戰”,看起來似乎壯懷激烈,名垂青史,實際上若是水平不行,更是壞事。

    可惜了諸葛亮一代雄奇,智計無雙,何等偉大的人物。生前被弟子馬謖破滅了理想,死後被兒子諸葛瞻毀掉了基業。

  • 10 # 一品鏟史官

    悅讀文史,我是子彧。

    題主所問是魏蜀綿竹之戰。關於此戰的勝敗,首先,實力差距並沒有那麼大,7萬對2千是小說的誇張說法,實際上軍隊數量差距不大,而且諸葛瞻率領的蜀軍戰鬥素質不如鄧艾軍;其次,鄧艾並非長途跋涉,江油投降後,鄧艾軍得到了後勤物資和時間休整。

    一、綿竹之戰

    戰役背景:公元263年,司馬昭派遣大軍伐蜀,諸葛緒、鄧艾各3萬人,從東西兩路進擊,鍾會率大軍10餘萬從漢中大路進擊。很快,鍾會等人就佔領了漢中,蜀軍蔣斌投降、傅儉戰死。蜀軍大將軍姜維經過一番運動戰,成功退守劍閣,暫時遏制了魏軍的攻勢。

    此時,鄧艾建議從陰平小道直驅蜀漢腹地涪城,釜底抽薪,讓姜維大軍進退失據,從而達到戰略目的。並不像三國演義小說中說的那樣,鍾會對這個方略應該是同意的。

    戰役過程:當年十月,鄧艾率軍從陰平出發,道路十分艱險,行至艱難的地方,鄧艾以氈子裹著自己順著山坡滾下去(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這樣行進了700餘里,鄧艾軍終於到達江油。

    由於在鄧艾軍行動的同時,鍾會派將軍田章從劍閣往西中間擊破了蜀漢三校伏兵,此時蜀漢朝廷也知道了鄧艾的行蹤。劉禪派遣諸葛亮之子諸葛瞻率領諸軍前往抵禦。諸葛瞻率軍行至涪城,聽說江油已降,便退守綿竹。

    鄧艾到達綿竹,首先派遣其子鄧忠和司馬師纂率軍進攻。遇到了諸葛瞻的有力抵抗,鄧忠師纂不敵退回。鄧艾佯怒,鄧忠等再戰,大敗諸葛瞻。蜀軍全軍覆沒,主帥諸葛瞻及張遵等人戰死。而綿竹之戰也成為壓垮蜀漢君臣心裡的最後一根稻草,不久劉禪下詔投降。

    此戰以鄧艾率領的魏軍大獲全勝,諸葛瞻全軍覆沒而告終。《三國志》中並沒有對此戰進行過多的細節描述,而《三國演義》中卻說鄧艾以2000勝諸葛瞻7萬人,那麼究竟雙方實力對比如何呢?

    二、鄧艾軍、諸葛瞻軍隊數量對比

    鄧艾軍約1.5-2萬人;諸葛瞻3萬人以內。

    鄧艾軍應當在接近2萬人的數量。《三國志》各處都沒有記載鄧艾軍的數量,但在《晉書·文帝紀》中記載:十一月,鄧艾帥萬餘人自陰平逾絕險至江由。在《三國志·鍾會傳》記載,鍾會曾派遣將軍田章從劍閣率軍支援鄧艾並擊破蜀軍伏兵三校(3000人),鄧艾以田章為先鋒(艾使章先登)。

    所以,綿竹之戰的魏軍應當是最初鄧艾率領的軍隊和田章軍一起。而能夠擊破3000伏兵,田章應該至少不會少於3000人的軍隊。如果《晉書》的記載不包含這田章軍的話,鄧艾軍應當在1萬5000人以上。

    《三國志》、《晉書》都曾記載,此次魏國出兵總計約18萬人,因此這個數量並不多,應當是可信的。

    而諸葛瞻軍不會多於3萬人。諸葛瞻率領的軍隊數量沒有明確記載,但可以通過蜀漢軍隊總量來估算。

    據王隱《蜀記》記載,蜀漢投降時的士民簿顯示,蜀漢在冊的軍隊數量是十萬二千人,人口九十四萬。根據這個人口數量來看,維持10萬軍隊已經是最大的極限了,所以蜀漢的軍隊總數應該保持在這個數量左右。

    關於蜀漢軍隊的分佈,至少應當有4處:成都、漢中前線、永安(江州)、南中。

    漢中前線:《三國志·鍾會傳》中姜維投降後,鍾會給司馬昭的上書說道,姜維投降的蜀軍大約有四五萬。此說法應當略有誇張的成分,但在經歷了大敗之後,姜維軍還有4-5萬人,說明漢中的駐軍應當不少於5萬。

    永安和江州:蜀漢的東線駐軍以永安和江州為主。劉備死時,以李嚴為中都護,鎮永安。《三國志·李嚴傳》記載:建興八年,因為擔心曹真入寇,諸葛亮曾令李嚴率軍2萬趕赴漢中(以曹真欲三道向漢川,亮命嚴將二萬人赴漢中)。加上江州的陳到的白毦兵,因此,永安加江州的駐軍應當不會少於2萬。

    南中:沒有明確記載,南中補給困難駐軍應當不多,但從從歷任庲降都督的平叛的記載來看,蜀漢後期,南中的駐軍應當在5千以上。

    加上各郡縣的駐軍,駐守成都的禁衛軍應當不會多於3萬人。因此,即使劉禪將成都的禁衛軍全部派給諸葛瞻,加上成都周邊的郡縣駐軍,他麾下的軍隊也不會超過3萬。

    所以,鄧艾和諸葛瞻所率領的軍隊數量總體應該差別不大,並沒有2000對7萬那麼誇張。

    三、其他因素

    軍隊數量相當,但是鄧艾軍從陰平小道而來,長途跋涉,又給養不足,諸葛瞻以逸待勞,至少可以打個平手,堅守一陣,為何敗的那麼迅速和徹底呢?

    的確,陰平小道700裡幾乎是無人區,《三國志·鄧艾傳》記載: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但是,別忘了,江油投降了,諸葛瞻有主動放棄了涪城,因此鄧艾可以得到江油和涪城的補給。而且,鄧艾10月(《三國志·鄧艾傳》)從陰平出發,11月戰於綿竹(《晉書·文帝紀》),這中間應當是在江油城短暫的修整了一段時間。時間和後勤補給相當關鍵,給了鄧艾軍滿血復活的動力。

    另外,從軍隊素質來看,鄧艾率領的是長期與姜維戰鬥在漢中前線的雍涼軍隊,久戰之兵,戰鬥力應當是很不錯的。這一點從綿竹城下一戰之敗二戰而勝也可以看得出來。而諸葛瞻率領的是長期駐守成都的禁衛軍,從將士名單中的張遵等人來看,這是一支功臣子弟兵。又長期未接觸戰陣,軍隊素質是比不上鄧艾軍的。

    即使如此,諸葛瞻還是可以固守綿竹,不是嗎?關於這一點,《三國志·鄧艾傳》記載,諸葛瞻退守綿竹時,“列陳待艾”,直接在城外列陣決戰,並在初次接戰中戰勝了鄧艾軍;而《三國志·諸葛亮傳》附諸葛瞻的記載卻說,“住綿竹”,也就是登城固守,直到鄧艾引誘,才怒而出戰(艾遣書誘瞻曰:“若降者必表為琅琊王。”瞻怒,斬艾使,遂戰)。

    鄧艾孤軍深入,後勤不暢,這時固守方為上策。這一點,諸葛瞻應當是知道的。所以,實際情況應該是,諸葛瞻固守,鄧艾激將,諸葛瞻出戰,先戰勝鄧艾軍,然後蜀軍驕傲而輕敵,再戰,全軍覆沒。

    所以,諸葛瞻這麼快戰敗應當是中了鄧艾的激將之法,而蜀軍的軍隊素質導致了再戰的失敗。

  • 11 # 歷史畫中人

    諸葛瞻七萬雄兵以逸待勞,為什麼卻不敵鄧艾長途跋涉的兩千殘兵這個問題其實是不準確的,因為當時諸葛亮他並沒有七萬的雄兵,蜀國的總兵力大概就是10萬人,而5萬的人分配到了姜維那邊進行支援,而剩下的人連5萬也不到。

    還有一部分被分配到了其他地方去守城,在這個情況下真正能夠讓諸葛瞻他呼叫的兵力10分的,少的也最多不過3萬人。

    諸葛瞻七萬雄兵以逸待勞,為何不敵鄧艾長途跋涉的兩千殘兵?

    在《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八回 鄧士載偷渡陰平,諸葛瞻戰死綿竹 可知諸葛瞻在與鄧艾相抗衡時確實戰敗。但是這樣的結局又讓人感到十分的不可思議。因為畢竟諸葛瞻所率領的軍隊精力充沛,並不像鄧艾的軍隊那樣經歷了艱苦跋涉,精疲力盡。況且諸葛瞻的軍隊經歷了長時間的休整,應當處於全盛時期。但又為何會敗給鄧艾所率的殘兵之師呢?個人認為有以下三點原因,依據演義內容做簡要分析。

    根據《三國演義毛宗崗批評本》第一百一十八回可知,諸葛瞻與諸葛尚父子是在鄧艾率兵偷渡陰平攻打蜀地內部時才被後主劉禪拉出來應戰的。但此時諸葛瞻並沒有經過足夠的歷練,行軍打仗的能力並不如人們所期望的那樣,足以比肩其父。相反,諸葛亮多次北伐都沒有帶上諸葛瞻,使諸葛瞻並未學到父親的用兵之策。而諸葛亮的早逝更導致諸葛瞻無法繼承諸葛亮的衣缽。面臨鄧艾這樣軍事能力高超的強敵,諸葛瞻的失敗也不足為奇。

    眾所周知,諸葛亮的親傳弟子並非其子諸葛瞻,而是姜維。但是姜維作為諸葛亮的衣缽的繼承者,在與鄧艾的洮水之戰、段谷之戰等多場戰爭中皆以敗北告終。可見鄧艾的軍事實力是遠在姜維之上的。而諸葛瞻與姜維相比就已經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又怎麼會敵得過比姜維實力還強的鄧艾呢?由此可見,鄧艾與諸葛瞻父子之戰,諸葛瞻必敗無疑。

    據《三國志》記載:

    留蜀子崇,為尚書郎,隨衛將軍諸葛瞻拒鄧艾。到涪縣,瞻盤桓未近,崇屢勸瞻宜速行據險,無令敵得入平地。瞻猶與未納,崇至於流涕。

    由此可看出當時諸葛瞻並沒有聽從黃崇的建議,盲目進攻,正中了鄧艾的計謀,導致其戰敗。黃崇乃蜀漢大將黃權之子,其自身在蜀國也是有名有姓的尚書郎。但是他對這場戰爭的局勢的正確分析與判斷卻沒能得到諸葛瞻的認可,其中的一大因素不正是因為諸葛瞻的盲目自信嗎?若諸葛瞻肯聽從黃崇的建議,那麼蜀漢的歷史就會因此而‘改寫也未可知。

    《三國演義》中鄧艾之所以選擇偷渡陰平、跨過摩天嶺這樣困難的道路,也是實在是被逼無奈。同在曹營的大將鍾會與鄧艾不和由來已久。鍾會更說鄧艾"今日觀之,乃庸才爾。"因此鄧艾此次與諸葛瞻的戰爭實在是關乎重大,是背水一戰。《三國志·魏書·王貫丘諸葛鄧鍾傳》所言,當鄧艾領兵渡陰平,過摩天嶺時,因為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足可見鄧艾對此次戰勝的期望之大。

    諸葛瞻之弱與鄧艾之強皆是此次諸葛瞻父子以逸待勞卻不敵鄧艾殘兵之師的原因,但鄧艾之強也並不都是強在軍事實力,更多的是強在自身對這場戰爭的拼命。歸根結底,所有戰爭戰敗的原因並不在於對方有多強大,而在於對方有多拼命。越努力,就越幸運。

    另外諸葛亮他兒子從小讀的書都是儒家聖經這些東西,所以他其實在大金打仗方面並沒有任何的經驗,所以他的性格是十分的優柔寡斷的,他也不聽黃遵他的建議想要利用地形去阻斷鄧愛的大軍,一定要和鄧艾在空闊的地方進行打仗,所以就是在這樣子的情況下一個沒有任何經驗的老兵和一個久經沙場的,但是他們的勢力比起來就是石頭碰雞蛋一樣的下場。

  • 12 # 劇透歷史

    鄧艾偷渡陰平小路,奪了攻滅蜀漢政權的頭功,是件讓敵我雙方的劉禪、姜維、鍾會都很鬱悶的事情。

    劉禪做了亡國之君,劉備辛苦打拼、諸葛亮勤勉維持的蜀漢基業,轉眼間就丟在了劉禪手裡,從此他無可避免地被扣上了“扶不起的劉阿斗”的帽子;

    姜維把守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劍閣關天險,將魏軍主力阻擋在漢中,還沒等他找尋時機發動反攻,後頭就傳來了劉禪投降的訊息。氣得姜維手下的蜀軍拔出佩刀砍身旁的石頭,都能濺出火花;

    還有一個窩火的是鍾會。自打起兵以來,帶領主力部隊正面戰場硬扛姜維的都是他鐘會,力氣花得最多,反倒讓鄧艾奪去了首功,在司馬昭跟前大大地露臉。

    從劉禪、姜維、鍾會的態度反應來看,鄧艾由陰平小路偷襲成都的斬首行動,的確出乎敵我陣營大部分人的預料。

    但諸葛瞻與鄧艾的軍隊數量差距,倒也沒諸葛瞻手握7萬雄兵,鄧艾只有區區2000疲憊之師的懸殊地步。

    司馬昭部署魏滅蜀之戰,總計動用了18萬兵馬。其基本戰略,是從三個方向翻越隔絕漢中與關中兩大盆地的秦嶺山脈,然後匯聚於漢中全殲姜維手裡的蜀軍主力,為滅蜀清除障礙。

    其中西路由鄧艾領兵3萬出狄道,從正面牽制正在沓中為討伐魏國屯田積糧的姜維主力;中路諸葛緒的人馬也是3萬,由隴西經由祁山道進入漢中,配合鄧艾的正面戰場,從側背偷襲夾擊姜維;人數最多的鐘會12萬主力部隊,則分別從東邊的子午道、駱穀道、斜谷道進入漢中。

    按照司馬昭的既定戰略,只要鄧艾和諸葛緒咬住姜維的人馬,稍微拖一下時間等到鍾會的主力部隊到達沓中戰場,那麼用整整18萬的魏軍優勢兵力,去吞下姜維的部隊,基本也就沒什麼懸念了。

    只不過姜維也不是吃素的,一看魏軍三路兵馬泰山壓頂的勢頭,立馬果斷選擇儲存實力放棄漢中,退守到天險劍閣關,使魏軍聚殲蜀軍主力的計劃還沒開始就破了產。

    姜維的打算是固守劍閣,居高臨下俯瞰整個漢中盆地。18萬魏軍來到漢中,後勤供應全都倚仗秦嶺“子午、駱谷、斜谷、陳倉、祁山”5條小路的轉運,來往十分不便,時間一久軍心必定產生變亂。那個時候,便是蜀軍最佳的反攻時機。

    這樣一來,蜀魏雙方的漢中戰場,就陷入了對峙的僵局。

    而此時,姜維手頭上的兵馬有多少?蜀漢全國的兵力佈置,又是一副怎樣的情形呢?

    從劉禪投降後交出的戶口可知,蜀漢大體有11萬軍隊。這11萬人馬主要分佈在四個方向:

    東吳與蜀漢是盟友,這個方向放1萬來人就夠了;南方的孟獲,在諸葛亮時期已經通過武力和安撫趨於穩定,佈置了1萬軍隊也差不多;成都是政權中心,再少也該放個2萬來人應對突發情況。

    11萬減去4萬,還剩下7萬。姜維手中在劍閣關一線與18萬魏軍對峙的,估計撐死了也就是這7萬人馬。

    為打破僵局,這時候鄧艾決定由陰平小路輕裝偷渡,神不知鬼不覺地進入益州。

    只要偷渡成功,鄧艾便能獲得極大的行動自由,進可以猛攻快打直取成都滅掉蜀漢,退也能繞到姜維背後,與鍾會一起前後夾擊劍閣關的蜀軍主力,隨後再彙集18萬魏軍拿下成都平原。

    可這中間也有個問題,跟著鄧艾進入益州的人馬能有多少?

    司馬昭給鄧艾的兵馬本來是3萬,陰平小路沿途的後勤供應要留下一半的人,再算上長途跋涉的非戰鬥減員,估計最後能到益州的也就是萬把來人。

    而且陰平全都是崎嶇難行小路,有些路段全靠魏軍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所以基本不可能攜帶有什麼攻城器械。可以確定這1萬來人除了手裡的環首刀和長矛,沒有其它任何裝備。

    但他們的突然出現,卻給身在成都的蜀漢君臣帶來了巨大的恐慌!

    姜維的人馬被鍾會牽制在劍閣,能不能抽出人馬來馳援成都、撲滅鄧艾的軍隊還兩說,所以在一段時間內,只能是由成都方向的蜀軍獨自抵擋鄧艾的魏軍。

    劉禪把最後的希望,放在了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身上。

    上文中說到了,諸葛瞻帶出的成都人馬頂多是2萬,而且還只是蜀漢的“內衛部隊”,缺乏實戰鍛鍊的經驗,戰鬥力存疑。

    與諸葛瞻對陣的,倒是跟姜維都交戰過好幾個回合的鄧艾,是魏國第一梯隊的名將。況且1萬魏軍長途跋涉深入蜀國境內,幾乎已經沒有了任何退路,所以打起仗來只能贏不能輸,很有背水一戰的氣勢。

    偏偏此時的諸葛瞻,又在進攻和防守的問題上猶豫不決,結果耽誤的功夫就被鄧艾攻破江油關,進入了成都平原的開闊地帶。

    諸葛瞻一路撤退,尋找險要的阻擊地形,最後退到成都的北部門戶綿竹,再也退無可退,於是只能硬著頭皮展開與鄧艾的決戰。一戰下來,蜀軍全軍覆沒,就連諸葛瞻本人也衝入敵陣格鬥戰死。

  • 13 # 閏土看歷史

    諸葛瞻是諸葛亮唯一的兒子,公元263年,魏將軍鄧艾率領優中選優的精銳部隊,偷渡陰平高山峻嶺,出其不意的來到成都平原,後主劉禪派諸葛瞻率軍抵禦鄧艾。最後兩軍交戰於綿竹。諸葛瞻等蜀將兵敗身死。成都門戶大開,劉禪出降,蜀漢政權滅亡。

    在《三國志. 後主傳》的註文中有蜀國投降後人口兵力統計:

    得戶二十八萬,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三國志注》引《蜀紀》

    蜀國全國兵力才有十萬二千人,七八萬主力在前線,成都最多隻有兩萬兵力,諸葛瞻的兵力頂多一萬。而鄧艾偷渡陰平後進攻江油,蜀將馬邈投降,獻上了蜀國山川圖冊和江油的糧草與兵力。鄧艾偷渡陰平時率領的是戰鬥力極強的五千羌胡兵,

    得知鄧艾偷渡陰平後,衛將軍諸葛瞻率軍從成都出發抵禦鄧艾。隨徵的尚書郎黃崇建議諸葛瞻火速進軍,佔據險要地勢,不要讓鄧艾進入成都平原。但是諸葛瞻猶豫不決,並未採納黃崇的建議,反而在涪縣盤桓不前。致使用蜀地崇山峻嶺的優勢截殺鄧艾的策略沒能實現,黃崇當時就氣的痛哭流涕。

    總論:

    諸葛瞻以七萬雄兵抵禦鄧艾兩千殘兵最後還敗了,這純屬於小說的杜撰。歷史上是諸葛瞻的兵力與鄧艾兵力並沒有如此誇張的差距。再者,鄧艾偷渡陰平,從沒有路徑的地方攻入蜀國大後方,這讓成都的蜀國君臣已成驚弓之鳥,況且又是一隻優中選優的精銳部隊,對付兵力少於自己且樑帥智謀不足的蜀軍,戰勝諸葛瞻也就很合理了。近代人蔡東藩的《後漢演義》曾對諸葛瞻有過評論,引為結束語:

    諸葛瞻不依黃崇之議,讓敵深入,猝至戰死,是咎在諸葛瞻。

  • 14 # 歷史作者

    諸葛瞻出生於建興五年(227年),這年諸葛亮已經46歲,上《出師表》,準備開始第一次北伐。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失敗後,病逝五丈原出;臨終前作《誡子書》,8歲的諸葛瞻襲爵武鄉侯。延熙六年(243年),17歲諸葛瞻娶蜀漢的公主為妻,授為騎都尉;開始正式步入官場。

    此後,諸葛瞻先後擔任羽林中郎將、尚書僕射,加官軍師將軍。景耀四年(261年),擔任代理都護並任衛將軍,與輔國大將軍董厥共同執掌尚書檯政務,統領國事。景耀六年(263年),魏國徵西將軍鄧艾奇襲陰平,自景谷道攻入,諸葛瞻帶領尚書張遵、尚書郎黃崇、羽林右部督李球督率軍隊前往抵抗;最終,諸葛瞻及其子諸葛尚、張遵、黃崇、李球全部戰死;鄧艾兵臨成都,後主劉禪出降,蜀漢政權滅亡。

    “諸葛瞻七萬雄兵敗於鄧艾的兩千殘兵”的說法出自《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八回“鄧士載偷渡陰平,諸葛瞻戰死綿竹”;演義小說在創作過程中為了形象生動,添油加醋是避免不了的。正史確實沒有記載諸葛瞻、鄧艾雙方對陣各有多少兵馬,也無從考究;不過諸葛瞻此戰戰敗陣亡確實事實。

    竊以為諸葛瞻戰敗原因要從主要分蜀漢、魏國兩個方面來分析。

    一、蜀國方面(內因):

    一是蜀方將來臨陣經驗不足。此次蜀軍完全是鄧艾偷渡陰平進入蜀地內部時被後主劉禪拉出來應戰的,其率領軍隊的主將們都是蜀漢功臣之後,雖然官居要職,但都無實際臨陣經驗。諸葛瞻、諸葛尚為諸葛亮子孫,張遵為張飛之孫,黃崇為黃權之子,李球為李恢之侄,其父輩都為蜀漢立下卓越功勳,而後輩確坐享其成,關鍵時刻當然會掉鏈子。

    二是主將諸葛瞻戰機把握不住。諸葛瞻並沒有聽從黃崇的建議,搶佔險地,而給遠道而來的魏軍喘息之機,最終雙方決戰,正中了鄧艾的計謀,導致其戰敗。《三國志》記載:“留蜀子崇,為尚書郎,隨衛將軍諸葛瞻拒鄧艾。到涪縣,瞻盤桓未近,崇屢勸瞻宜速行據險,無令敵得入平地。瞻猶與未納,崇至於流涕。”這裡就描寫了諸葛瞻沒有聽進去黃崇的建言,在決策上盤桓不定,最終痛失戰績。

    △蜀軍將領全部陣亡

    二、魏國方面(外因):

    一是魏方軍隊達到出其不意效果。鄧艾此次偷渡陰平是在魏國鍾會、諸葛緒等人的反對之下進行的,蜀國上下更加不會想到鄧艾會兵行險著;等到魏軍進入蜀地內部上,可想而知蜀國上下的震驚程度。此次應戰完全屬於倉促應戰,提前在思想上都沒有做好準備,更何況在其他方便了。

    △偷渡陰平的鄧艾

    二是主將鄧艾用兵果敢。鄧艾用兵才能是在長期實踐中錘鍊出來的,更可貴的是在關鍵時刻敢於背水一戰。雙方對陣,鄧艾派其子鄧忠、司馬師纂分兵攻打諸葛瞻左右兩翼,兩軍失利退回,鄧艾叱責二將並要將其斬首,說生死存亡在此一舉。結果二將策馬奔回,揮軍再戰,鄧艾也親臨督戰,終大破蜀軍,遂克綿竹,斬蜀將諸葛瞻及尚書張遵等人。戰爭雙方往往到最關鍵時刻,拼的就是意志,鄧艾最終熬到了最後,作為從未上過戰場的蜀國將來最終陣亡也是意料之中

  • 15 # 光怪陸離的歷史

    第一,諸葛瞻父子的領兵經驗不足導致戰敗。

    根據《三國演義毛宗崗批評本》第一百一十八回可知,諸葛瞻與諸葛尚父子是在鄧艾率兵偷渡陰平攻打蜀地內部時才被後主劉禪拉出來應戰的。但此時諸葛瞻並沒有經過足夠的歷練,行軍打仗的能力並不如人們所期望的那樣,足以比肩其父。相反,諸葛亮多次北伐都沒有帶上諸葛瞻,使諸葛瞻並未學到父親的用兵之策。而諸葛亮的早逝更導致諸葛瞻無法繼承諸葛亮的衣缽。面臨鄧艾這樣軍事能力高超的強敵,諸葛瞻的失敗也不足為奇。

    眾所周知,諸葛亮的親傳弟子並非其子諸葛瞻,而是姜維。但是姜維作為諸葛亮的衣缽的繼承者,在與鄧艾的洮水之戰、段谷之戰等多場戰爭中皆以敗北告終。可見鄧艾的軍事實力是遠在姜維之上的。而諸葛瞻與姜維相比就已經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又怎麼會敵得過比姜維實力還強的鄧艾呢?由此可見,鄧艾與諸葛瞻父子之戰,諸葛瞻必敗無疑。

    第二,諸葛瞻盲目自信不聽勸告導致戰敗。

    據《三國志》記載:

    留蜀子崇,為尚書郎,隨衛將軍諸葛瞻拒鄧艾。到涪縣,瞻盤桓未近,崇屢勸瞻宜速行據險,無令敵得入平地。瞻猶與未納,崇至於流涕。

    由此可看出當時諸葛瞻並沒有聽從黃崇的建議,盲目進攻,正中了鄧艾的計謀,導致其戰敗。黃崇乃蜀漢大將黃權之子,其自身在蜀國也是有名有姓的尚書郎。但是他對這場戰爭的局勢的正確分析與判斷卻沒能得到諸葛瞻的認可,其中的一大因素不正是因為諸葛瞻的盲目自信嗎?若諸葛瞻肯聽從黃崇的建議,那麼蜀漢的歷史就會因此而‘改寫也未可知。

    除此之外,蜀漢自身的腐敗也間接導致了這場戰爭的失敗。在《三國演義》中,身為江油城守將的馬邈在聽聞東川己失後,雖有所準備,但也僅僅是提防大路。又仗著有姜維把控劍閣關,對軍情不以為意。當鄧艾攻至城下時,馬邈又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投降,顯然是做了十分充分的準備。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蜀國在此時軍隊中已是人才盡失,軍心渙散。再加上後主劉禪的無所作為甚至聽信寵臣,導致此時的蜀國早已經是空有其表。在這樣的條件下,諸葛瞻所帶領的軍隊勢力不低鄧艾之軍也是理所當然。

    第三,鄧艾的背水一戰拉導致了諸葛瞻的戰敗。

    《三國演義》中鄧艾之所以選擇偷渡陰平、跨過摩天嶺這樣困難的道路,也是實在是被逼無奈。同在曹營的大將鍾會與鄧艾不和由來已久。鍾會更說鄧艾"今日觀之,乃庸才爾。"因此鄧艾此次與諸葛瞻的戰爭實在是關乎重大,是背水一戰。《三國志·魏書·王貫丘諸葛鄧鍾傳》所言,當鄧艾領兵渡陰平,過摩天嶺時,因為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足可見鄧艾對此次戰勝的期望之大。

    但又有人說,畢竟鄧艾所率領的僅有三萬之兵,更何況等鄧艾渡過摩天嶺之後,差不多隻剩三千人。而諸葛瞻父子帶領的卻是七萬軍隊。如此懸殊的差距,怎麼看鄧艾的勝算都不大。這實際上更體現了鄧艾的背水一戰。以三千之兵勝七萬之軍,況且當時諸葛瞻所帶領的軍隊是"成都兵",成都位於蜀國都城,平原廣闊,沃野千里,在這裡長時間駐紮的軍隊早已經失去了原本的血性與戰鬥力,又怎麼能與鄧艾所率領的經歷過一路的艱苦磨鍊的三千精兵相抗衡呢?如此懸殊的差距,使得這場的勝利果實最終奔向鄧艾。

    諸葛瞻之弱與鄧艾之強皆是此次諸葛瞻父子以逸待勞卻不敵鄧艾殘兵之師的原因,但鄧艾之強也並不都是強在軍事實力,更多的是強在自身對這場戰爭的拼命。歸根結底,所有戰爭戰敗的原因並不在於對方有多強大,而在於對方有多拼命。越努力,就越幸運。

    你是如何看待諸葛瞻的?

  • 16 # 任小毛吃炸雞

    首先,諸葛瞻的軍隊,難稱蜀軍之精銳

    根據魏國戰前軍事情報,蜀國總兵力只有九萬,駐守首都及其他軍事基地的部隊有四萬人,其他機動作戰的人數只有五萬人。這五萬機動部隊,主要由姜維統領,駐紮在沓中。在鍾會、鄧艾入侵蜀國後,劉禪又派右車騎將軍廖化馳援沓中,同時令左車騎將軍張翼、輔國大將軍董厥率部進屯陽安關口,以防止魏軍從東線進攻,其餘部隊集結於漢、樂兩城。

    諸葛瞻率領蜀漢數萬大軍,為何打不過鄧艾的一兩萬疲憊之師呢?

    當時魏國動員十六萬大軍攻蜀,在兵力上是壓倒性的優勢,蜀國唯一的優勢就是憑藉險要的地形阻擊魏軍。因此可以預料,蜀國最精銳的部隊,全部都調往前線去了。鄧艾穿越七百里無人區,直搗江油,這一戰略,完全出乎蜀軍的意料。因此,劉禪緊急拼湊一支軍隊,由諸葛瞻率領,在涪縣阻擊鄧艾。由於蜀軍精銳都在外線,諸葛瞻的部隊,難稱精銳之師。

    諸葛瞻率領蜀漢數萬大軍,為何打不過鄧艾的一兩萬疲憊之師呢?

    其次,鄧艾的兵力,不弱於諸葛瞻

    鄧艾入蜀時的兵力,有三萬人,我們算上沿途的減員,應該也還有兩萬多人。諸葛瞻的部隊有多少呢?史書上沒說,考慮到蜀國全國正規軍不超過十萬,多數又在前線作戰,即便徵召新的軍隊,我想諸葛瞻的總兵力絕不超過三萬人。從兵力上說,蜀軍對魏軍只是旗鼓相當,考慮到還是很多新兵,戰鬥力要大打折扣。鄧艾兵團雖然穿越七百里無人區,但是由於不戰而下江油,軍隊得到充分的休息與補給,因此並非疲憊之師。

    諸葛瞻率領蜀漢數萬大軍,為何打不過鄧艾的一兩萬疲憊之師呢?

    第三,諸葛瞻犯下嚴重的戰術失誤

    諸葛瞻的軍隊開到涪縣,攖城固守。如此排兵佈陣,一看便知大大外行。為什麼呢?涪縣位於平地,無險可守,並非抵禦入侵的好陣地。尚書郎黃崇提醒諸葛瞻,軍隊應該繼續向前挺前,佔據險要地形,控制重要隘口,防止敵人挺進到平地。諸葛瞻根本就不懂兵法,雖然心裡猶豫不決,仍抱著僥倖心理,幻想能在平地野戰中擊敗鄧艾。

    諸葛瞻率領蜀漢數萬大軍,為何打不過鄧艾的一兩萬疲憊之師呢?

    儘管蜀軍有以逸待勞的優勢,但是有一些因素是諸葛瞻所沒有考慮到的:其一,從將領的能力來看,鄧艾是久經沙場的宿將,屢屢挫敗姜維的進攻,這種戰場上成長起來的能力,不是諸葛瞻從兵書上學得到的;其二,魏軍長途跋涉,兵疲馬困,這是弱點;但是魏軍沒有退路,不可能退回七百里無人區,退只意味著死,只有前進才有生機,這叫“置之死地而後生”,能迸發出平常所沒有的力量。

    諸葛瞻率領蜀漢數萬大軍,為何打不過鄧艾的一兩萬疲憊之師呢?

    可惜的是,諸葛瞻選擇了最笨的一種方法。雙方大軍決戰於平野。鄧艾的麾下將士剛剛走出七百里魔鬼地獄,誰想再往回走一趟呢?若被趕回無人區,只有死路一條,前進生存,後退死亡,道理就這麼簡單。一群沒退路的人與一群有退路的人相鬥,誰會佔上風呢?此役諸葛瞻大敗,只得放棄涪縣,退守綿竹。

    諸葛瞻率領蜀漢數萬大軍,為何打不過鄧艾的一兩萬疲憊之師呢?

    第四,鄧艾的決心與意志,決定了綿竹之戰的勝利

    諸葛瞻撤往綿竹後,拒絕鄧艾的勸降。鄧艾兵分兩路,夾擊綿竹。鄧艾的兒子鄧忠攻東面,司馬師纂攻西面。綿竹是成都北面門戶,一旦失守,成都就完蛋了。諸葛瞻抱定與城共存亡之決心,堅守陣地。魏軍在東、西兩翼發動的攻勢都被遏制,蜀軍抵抗之頑強,是大大超乎魏中國人的預料。鄧忠與師纂都碰了個大釘子,兩人不約而同地從前線撤退下來。

    諸葛瞻率領蜀漢數萬大軍,為何打不過鄧艾的一兩萬疲憊之師呢?

    鄧艾大怒,質問兩人。鄧忠囁囁道:“賊未可擊。”敵人太頑強了,實在打不了。鄧艾火冒三丈,斥道:“生死存亡在此一舉,什麼叫未可擊!”說罷又把鄧忠、師纂兩人罵了個狗血噴頭,並警告他們戴罪立功,否則人頭將搬家。一位高明的統帥駕馭軍隊,一靠賞,一靠罰。重賞之下有勇夫,重罰之下,也能讓怯懦的人迸發出勇氣。鄧忠、師纂只能硬著頭皮上了,他們再度對蜀軍陣地發起強大攻勢。事實證明鄧艾的判斷是正確的。魏軍處境難,蜀軍更難!儘管諸葛瞻拼了命抵擋住第一波進攻,卻只是迴光返照,軍隊的信心已是處於崩潰的邊緣。

    諸葛瞻率領蜀漢數萬大軍,為何打不過鄧艾的一兩萬疲憊之師呢?

    防線一旦被突破,結局就是災難性的。蜀軍一鬨而散,爭先逃命,諸葛瞻已是無力迴天。城在人在,城亡人亡,他所能做到的,就是為朝廷效死了。諸葛瞻及其兒子諸葛尚、黃崇都在戰鬥中被殺,蜀國滅亡的鐘聲已經敲響。

  • 17 # 海陽蜃晨cc

    問題不在鄧艾,而在劉備。夷陵之戰,劉備虧光了荊州的老本,僅僅剩下兩部分。一部在漢中未動,一部殘兵守永安。接下來的蜀中分成了東川,西川,荊州三系。東川—基本可以理解為之前跑蜀地避難的,及少數幾個蜀本地土著;西川-—大多數本地土著。然後再看劉備、諸葛治蜀,諸葛、姜維北伐。發現沒有?西川一直受打壓,壓根就尿不到一個壺裡;東川就死看老本,絕不出門;荊州老的老,死的死。所以,鄧艾以來,你好我好,荊州系的成都管我鳥事!

  • 18 # 星下靜思

    鄧艾偷度陰平後,帶兩千同甘共苦、歷盡艱險的精兵搶江油、奪涪城後,對陣諸葛瞻。此時的鄧艾所率的絕不是兩千殘兵,而是三萬餘人的精銳士兵。讓我們回顧一下鄧艾奇襲成都的戰鬥經過。

    《三國演義》中,鄧艾在鍾會的嘲笑中,開啟了偷度陰平的險招。為了實現險中求勝,守邊多年的大將軍鄧艾,經過精心謀劃、勝算在握時才開始行動,絕不是鋌而走險!我們看看鄧艾的戰鬥準備和作戰經過:

    戰鬥準備

    向上級密報計劃。鄧艾定下偷襲決心後,迅速將計劃寫成密報,派人連夜馳報司馬昭。這一點很關鍵,因為鄧艾與鍾會有矛盾,互相不服氣,自己的行動及時報給司馬昭,讓皇帝知是自己的策略,不至於在取勝時爭功扯皮。

    及時進行戰鬥動員。鄧艾召集所屬將領,宣佈作戰意圖,引導部屬建立功名。作為戍邊軍人,誰都想通過廝殺落個“封妻廕子”的功名,這就是所謂的“富貴險中求、重賞之下有勇夫”。果然,眾將皆踴躍報名,並表示追隨鄧艾萬死不辭,從思想上形成了攻堅克難、目標一致的凝聚力!

    精心挑選人馬。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鄧艾先讓兒子鄧忠為先鋒,挑選五千精兵在前開路。鄧艾自選三萬精兵,充分做好山林地的行軍準備。父子領軍作戰,更能激發參戰將士必勝的信心,同時,鄧艾一定是挑選自己部隊中忠心耿耿、身強體壯、作戰強悍的骨幹力量參加,這樣上下齊心的突擊隊,關鍵時刻能夠以一當十、甚至以一當百!

    嚴密組織行軍。快速祕密的行軍,是實現奇襲的關鍵。鄧忠帶的五千精兵,不穿衣甲,只帶斧頭鑿子等鑿山開路器具,快速架橋修路。鄧艾所帶三萬精兵,每行百餘里,即選三千兵紮寨。鄧艾此番用兵,即是為了後勤保障的暢通,又能快速向前開進;也是為了先鋒部隊得手後,後續部隊源源不斷支援上來。

    行七百餘里後,鄧艾只剩兩千人馬。此時到達摩天嶺,遇到先鋒鄧忠等人,因無路可走,鄧艾帶頭裹氈滾下,拼死度過了摩天嶺。如果不計行軍傷亡的話,鄧艾兩千兵與鄧忠五千兵合作一處,共有七千兵先期度過了摩天嶺。

    戰鬥經過

    組織快速襲擊。鄧艾奇襲江油城時,只帶兩千人,目的是為了快速奇襲,其餘人馬應該是為後應預備隊。

    毫無準備的江油守將馬邈,在鄧艾的兩千人一擁入城後,立刻驚慌失措,舉手投降。讓鄧艾一擁入城,城門連個放哨的都沒有啊,城門都來不及關上。鄧艾的兵貴神速,達到了襲擊的突然性,一擊而得手。隨馬邈投降的江油守軍,一併歸入了鄧艾的部下,並讓馬邈擔任嚮導官,開始了第二步行動。

    奪江油後,鄧艾派人接回在陰平小路的精兵一齊到江油取齊。在馬邈的引領下,馬上奪了涪城。此時的鄧艾,三萬五千兵已到齊,加上江油守軍,應有四萬人左右。有了兩座城池為據點,鄧艾的奇襲站穩了腳跟。

    堅決打擊滅其幻想。兵貴神速搶奪城池,給蜀漢帶來的政治打擊是巨大的,給人在精神上以強烈的震撼,使成都陷入一片混亂,人心惶惶、無心戀戰。在卻正建議下,劉禪把諸葛瞻當成了救命稻草,“連發三詔”召來,可見蜀漢成都真是毫無戰備。諸葛瞻雖能挺身而出,試圖力挽狂瀾,但無奈人心已散、有心無力。

    諸葛瞻帶七萬沒有戰心的散兵遊勇,面對的是鄧艾所率的乘勝而來、勢在必得四萬虎狼之師,不用打,勝負立判!諸葛瞻戰死後,再無人可用,蜀漢劉禪再也沒有了幻想,朝中大臣一片降聲,這皇帝當的可真難受!

    總結

    鄧艾襲成都,經過精心周密的謀劃準備,祕密快速的行軍,攻其無備的襲擊成功。而劉禪的成都,內靠黃皓找神婆算卦,外靠姜維獨自抵擋,國家毫無整體進入戰爭狀態,前方死戰,後方死吃。大難臨頭時,豈是諸葛瞻這樣一個人能力挽狂瀾的?一群如行屍走肉、毫無戰心的軍隊,人數再多也是散兵遊勇,大難來臨時只會各自逃命。鄧艾軍雖少,卻上下齊心,目標明確,為了取勝、為了功名,赴湯蹈火、在所不惜,這些紅了眼的突擊隊,誰也擋不住!

  • 19 # 沉140769451

    鄧艾偷渡陰平成功,是自諸葛亮以來,一系列錯誤造成的。因為諸葛亮架空了同為託孤重臣的李嚴,奪取了蜀漢軍權,破壞了蜀漢的內部政治平衡和團結,所以內政無法有效治理和改善,所以益州疲憊,便通過戰爭來轉移視線,強聚人心。戰爭對國家資源、財富是一種巨大消耗,長期失敗的戰爭更是如此,一個長期戰爭,還總打敗仗的國家,是不可能治理好的,蜀漢滅亡,是長期失敗戰爭造成的,而不是劉禪的無能造成的,諸葛亮、蔣琬時代,劉禪只是個傀儡,根本無法治理國家,姜維時代,劉禪雖然利用黃皓奪取了政權,但卻沒能從姜維手中奪回軍權,結束導致蜀漢滅亡的長期消耗戰爭,就根本談不上治理好國家,國家治理不好,就無法為戰爭準備足夠的資源,就養不起足夠的軍隊,姜維時,多因國力殆盡,很多地方不得不棄守,姜維棄守秦嶺險隘,放魏軍進入漢中,為鄧艾偷渡陰平創造了條件,陰平山三屯也因此棄守,令鄧艾偷渡成功。涪關本為易守之地,鄧艾滅蜀關鍵,但諸葛瞻不聽黃崇勸告,不拒關而守,坐視鄧艾奪關休整,得以喘息。蜀漢採取軍戶制,軍戶不過十餘萬,軍隊才十餘萬,姜維率蜀漢軍主力在前線,南中也有駐軍,蜀漢各地也有駐軍,諸葛瞻不可能有七萬之眾。諸葛瞻退守綿竹後,仍然不聽勸告,不堅守防禦,反而主動出擊,落入圈套,父子雙雙戰死,主將身亡,大軍無人統領而敗亡。諸葛瞻優柔寡斷、剛愎自用、不聽勸告,實無軍事才能,但劉禪此時也無人可用了。從諸葛亮所著的《將苑》中,不難發現蜀漢缺乏人才的根本原因就是諸葛亮的用人之道,他過分看重道德,而非才華,書中不厭其煩的講道德,講如何考察別人的道德,與曹操的唯才是舉形成了鮮明對照,違背了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

  • 20 # biubiu啊噠

    第一,諸葛瞻父子的領兵經驗不足導致戰敗。 根據《三國演義毛宗崗批評本》第一百一十八回可知,諸葛瞻與諸葛尚父子是在鄧艾率兵偷渡陰平攻打蜀地內部時才被後主劉禪拉出來應戰的。但此時諸葛瞻並沒有經過足夠的歷練,行軍打仗的能力並不如人們所期望的那樣,足以比肩其父。相反,諸葛亮多次北伐都沒有帶上諸葛瞻,使諸葛瞻並未學到父親的用兵之策。而諸葛亮的早逝更導致諸葛瞻無法繼承諸葛亮的衣缽。面臨鄧艾這樣軍事能力高超的強敵,諸葛瞻的失敗也不足為奇。 眾所周知,諸葛亮的親傳弟子並非其子諸葛瞻,而是姜維。但是姜維作為諸葛亮的衣缽的繼承者,在與鄧艾的洮水之戰、段谷之戰等多場戰爭中皆以敗北告終。可見鄧艾的軍事實力是遠在姜維之上的。而諸葛瞻與姜維相比就已經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又怎麼會敵得過比姜維實力還強的鄧艾呢?由此可見,鄧艾與諸葛瞻父子之戰,諸葛瞻必敗無疑。 第二,諸葛瞻盲目自信不聽勸告導致戰敗。 據《三國志》記載: 留蜀子崇,為尚書郎,隨衛將軍諸葛瞻拒鄧艾。到涪縣,瞻盤桓未近,崇屢勸瞻宜速行據險,無令敵得入平地。瞻猶與未納,崇至於流涕。 由此可看出當時諸葛瞻並沒有聽從黃崇的建議,盲目進攻,正中了鄧艾的計謀,導致其戰敗。黃崇乃蜀漢大將黃權之子,其自身在蜀國也是有名有姓的尚書郎。但是他對這場戰爭的局勢的正確分析與判斷卻沒能得到諸葛瞻的認可,其中的一大因素不正是因為諸葛瞻的盲目自信嗎?若諸葛瞻肯聽從黃崇的建議,那麼蜀漢的歷史就會因此而‘改寫也未可知。 除此之外,蜀漢自身的腐敗也間接導致了這場戰爭的失敗。在《三國演義》中,身為江油城守將的馬邈在聽聞東川己失後,雖有所準備,但也僅僅是提防大路。又仗著有姜維把控劍閣關,對軍情不以為意。當鄧艾攻至城下時,馬邈又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投降,顯然是做了十分充分的準備。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蜀國在此時軍隊中已是人才盡失,軍心渙散。再加上後主劉禪的無所作為甚至聽信寵臣,導致此時的蜀國早已經是空有其表。在這樣的條件下,諸葛瞻所帶領的軍隊勢力不低鄧艾之軍也是理所當然。 第三,鄧艾的背水一戰拉導致了諸葛瞻的戰敗。 《三國演義》中鄧艾之所以選擇偷渡陰平、跨過摩天嶺這樣困難的道路,也是實在是被逼無奈。同在曹營的大將鍾會與鄧艾不和由來已久。鍾會更說鄧艾"今日觀之,乃庸才爾。"因此鄧艾此次與諸葛瞻的戰爭實在是關乎重大,是背水一戰。《三國志·魏書·王貫丘諸葛鄧鍾傳》所言,當鄧艾領兵渡陰平,過摩天嶺時,因為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足可見鄧艾對此次戰勝的期望之大。 但又有人說,畢竟鄧艾所率領的僅有三萬之兵,更何況等鄧艾渡過摩天嶺之後,差不多隻剩三千人。而諸葛瞻父子帶領的卻是七萬軍隊。如此懸殊的差距,怎麼看鄧艾的勝算都不大。這實際上更體現了鄧艾的背水一戰。以三千之兵勝七萬之軍,況且當時諸葛瞻所帶領的軍隊是"成都兵",成都位於蜀國都城,平原廣闊,沃野千里,在這裡長時間駐紮的軍隊早已經失去了原本的血性與戰鬥力,又怎麼能與鄧艾所率領的經歷過一路的艱苦磨鍊的三千精兵相抗衡呢?如此懸殊的差距,使得這場的勝利果實最終奔向鄧艾。 諸葛瞻之弱與鄧艾之強皆是此次諸葛瞻父子以逸待勞卻不敵鄧艾殘兵之師的原因,但鄧艾之強也並不都是強在軍事實力,更多的是強在自身對這場戰爭的拼命。歸根結底,所有戰爭戰敗的原因並不在於對方有多強大,而在於對方有多拼命。越努力,就越幸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清淨魚塘的鯽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