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活生

    古往今來,許多文人都有這樣的毛病──恃才傲物,認為自己學高八斗、才富五車,便不把別人放在眼裡,姿態高傲又無所顧忌。他們狂妄自大,廣結惡緣,歷史上狂妄的文人不少,狂到頭的結果呢?把自己狂死了。

    比如禰衡,比如楊修,前者瞧不起曹操被打發到劉表那,到了劉表的地界把文臣武將得罪個遍,最後被劉表借黃祖之手殺掉。後者楊修呢,愛抖領導的包袱,自己作出個著名的“雞肋”事件,都沒出曹操地界就被殺了。

    我看他們才是真正的“雞肋”,空學一肚子書本卻不知運用,不施展抱負光顧著得罪人,這樣的人不是雞肋又是什麼呢?

    那這一類人確實有文化嗎?我認為充其量只能算有知識,但欠缺利用知識的修養。作家梁曉聲關於“有文化”的含義有四句話的闡述: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我特別喜歡這幾句話,它體現了一個真正文人的內斂、謙虛、豁達和善良。我們學習文化是為了什麼?我覺得是為了讓自己自內而外的變成一個更好的人,一個摒棄愚昧,又能對身處環境有益處的人。

    我們中國有諸子百家、有文學經典,有許許多多在人性和思想上都煥發著光彩的偉大人物。他們值得被學習的不僅僅是文化,還有為人,只學其一是為“偏科”,偏科的人又有什麼好值得驕傲的呢。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作為萬世師表的孔子倡導我們秉持謙虛謹慎的學習態度,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長處,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如果所謂文化人一味的拿自己的長處去攻擊別人的短處,看似“為人師表”,其實到頭來不過是貽笑大方罷了。

  • 2 # 吉祥之所集

    有文化不等於有修為,現在人的文化越高思想越垃圾。現在人的學文化多數是為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是為私的。傳統文化講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道家講順其自然,尊重自然。佛家講善,普渡眾生。思想境界要求極高。而現在專家學者文化程度高,道德底下的多。淨些狗頭軍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養兒真的能防老嗎?為什麼給父母買東西,關心父母的大多是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