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泉城YOU教育小貼士

    先說句題外話,“監視”這個詞有點太嚴厲了啊,哈哈。我們換個詞吧,換做“監督”。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不管是心理上還是身體上。我們這些做父母的也是操碎了心,對於是否要“監督”孩子這個話題,不能一概而論,這需要根據孩子的成長軌跡不斷調整。

    孩子的成長從教育方面主要分為三個大階段:0-6歲,7-16歲,18歲-孩子成家立業。 0-6歲是孩子缺乏自律性的階段;7-16歲是由無自律性到自律性轉變的過渡階段;18歲-孩子成家立業是自律性到穩定性的轉變階段。

    今天先說一說第一個階段(0-6歲),這個階段的孩子正處於缺乏自律性階段,父母是需要對孩子進行“監督”的,這裡說的“監督”不是無限度的監督,也是需要把握好“度”的,孩子在3歲之前是需要父母完全監督的,不管是生活上還是早期教育上都需要父母監督,與其說監督不如說是培養,開始培養孩子,使其從潛意識裡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3歲之後孩子開始上幼兒園,已經開始有自己的一些想法,這時候父母要適當的給孩子預留一些自己的空間。

    有以下幾點要注意:

    (1)父母要給孩子做出榜樣,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圍,這時候孩子會偷偷的學習父母的一些行為;

    (2)在孩子作出某項決定時,與孩子多多交流,多問幾個為什麼,引導孩子,讓其形成良好交流溝通的習慣有;

    (3)輔導孩子功課時與孩子多多互動,互相提問互相問答,注意是“互相”。

    最重要的一點:切勿責罵孩子!!這樣會給孩子一種畏懼感,不敢與父母交心的溝通交流。孩子如果做錯事,要先冷靜下來,平靜的詢問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是有自己的出發點的,只有找到孩子做錯事的出發點,才能從孩子的角度講清事物的利害關係,孩子才能虛心誠實的接受,對父母也就越信任,形成這種愛的信任,也就形成了孩子與父母談心的好習慣,就不需要父母過於監督孩子的行為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聯想思考本配什麼記憶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