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技歷史說

    殘酷程度遠超戰爭的蘇軍270命令,究竟有何神祕令德軍膽寒?

    蘇德戰爭中蘇軍士氣低迷,戰爭中連連失利,敗多勝少,被俘虜人數更是多達數百萬人。為鼓舞士氣,蘇聯最高統帥部於1941年8 月16日簽發了270號命令。這項命令對蘇聯取得蘇德戰爭的勝利奠定了至關重要的基礎。

    蘇德戰爭初期,德國裝備精良,士氣高昂,不斷攻克法國,芬蘭,英國,波蘭等國。戰場上勢如破竹,德軍士氣已到頂點。而蘇聯方面,1930年蘇聯經歷了大清洗,這次清洗,讓許多有戰鬥經驗的軍官,戰略家遭到殺害。這也是蘇軍戰時節節失利的重要原因。

    270命令如下,:怯戰,不戰的軍官,槍斃或者降級,嚴重者降為士兵,允勇敢的士兵取而代之;沒有命令許就撤退的軍官及士兵視為逃兵,上級指揮官可以就地槍決,叛逃士兵及其家屬將以叛國罪逮捕;投降士兵的家屬也會以叛國罪論處,同時取消所享受的國家權力和補助。

    蘇德戰爭前,斯大林沒想到希特勒會違背《德蘇互不侵犯條約》,英國丘吉爾和美國羅斯福也對其提醒過,德駐蘇大使舒倫堡也勸斯大林不要大意。

    蘇聯間諜佐爾格傳來的的情報和德國特務的口供,這些都指向德國會入侵蘇聯,斯大林卻不以為然。相反他還讓蘇聯日報,報道德國攻蘇聯是小道假訊息,致使無論士兵還是百姓都認為戰爭不會發生。蘇德戰爭剛爆發的時候,蘇聯士兵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作戰心理,都未進入到戰鬥狀態之中去。但這局面後來被打破了,270命令的釋出,使的局面反轉,拉開了反攻序幕。

    蘇聯前線的長官士兵從接到第270號命令後,開始浴血奮戰,頑強抵抗德國的攻擊,尤其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聯士兵的表現更是英勇他們的悍不畏死讓德軍感覺到恐懼害怕。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德軍元帥保盧斯後來感覺出了異樣。按照他的經驗和眼下形勢,德軍已佔領大部分地區,在加上機械部隊的助攻,蘇軍遲早彈盡糧絕,意志潰散,敵軍只有投降一條路可走,再打下去意思不大,可是蘇軍不僅沒有投降,還越戰越勇。

    作為指揮官的保盧斯,他沒有親赴前線戰鬥,自然無法體會到蘇聯士兵的瘋狂抵抗,但是身於前線的軍官士兵卻感受深刻。德軍進攻斯大林格勒穀倉時,蘇軍在德軍快要攻進穀倉的之前,毅然點燃了穀倉,之後繼續抵抗德軍的凶猛攻擊,後來德軍攻入穀倉,卻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蘇軍士兵彈盡糧絕後,直接把鋼槍代替紅纓槍刺向德軍,蘇軍直到死去,手裡還是緊握著鋼槍,他們悍不畏死的抵抗讓德軍官兵感到深深的恐懼。德軍坦克第14軍指揮官斯特爾斯蓋伊姆向保盧斯報告的時候,被蘇聯人震撼到了,他自覺攻不下這個城市,應該馬上撤軍。

    戰場上,士兵的意志和士氣可以決定戰局的勝利,如果沒有高昂的士氣那麼這場戰鬥輸的結局將會註定。如果沒有斯大林的第270號命令對蘇聯士兵的影響,它封死了蘇軍前線官兵的退路,他們只能選擇戰鬥,別無選擇,否則士兵們和家人都將揹負叛國的罪名,並將處死,後退,前進都會死,與其後退等死連累家人,不如在前線衝殺,結果他們憑著不成功便成仁的意志,最終取得了蘇德戰爭勝利的果實,保衛了自己的國家。

  • 2 # 嘟比朮

    蘇軍第270號命令的殘酷之處在於大範圍的實施死刑這一最嚴厲的懲罰,投降、逃跑、不服從命令的蘇聯軍人都將被以叛國罪為名實施處決,士兵只有在完成上級賦予的任務後才能活下來,否則就必須進行戰鬥直到戰死為止。而在1941年蘇軍基本上都無法完成上級賦予的作戰任務,這意味著蘇軍官兵完全被逼上了絕路,要麼戰死,要麼被自己人處決,除非投降。

    更加殘酷的是蘇聯實施了“連坐”制度,士兵在前線的表現將和後方家人親戚“掛鉤”,如果士兵在前線投降或者當了逃兵,那麼他的家人和親戚都會被冠以“叛國罪”,從而遭到關押和流放。這一舉措非常有效,士兵們不敢再輕易的投降或者逃跑,否則他的家人將受到牽連,他們不得不進行絕望的戰鬥,即便這場戰鬥毫無希望。

    蘇軍這種鋼鐵般的紀律也造成了兩種極端的現象,蘇軍士兵在作戰中表現的更加頑強,即便身處絕境也很少投降,堅持進行抵抗。這使得德軍雖然可以很快包圍蘇軍,卻無法迅速殲滅他們,蘇軍即便被包圍也會進行頑強的作戰,牽制了大量德軍,使其無法迅速投入下一階段的作戰。另一種現象就是,一旦蘇軍士兵被德軍俘虜,他們會堅決的投靠到德軍這一邊,許多蘇軍俘虜自願加入德軍為其服務,他們一般在後方執行輔助任務,但是某些情況下他們也會直接加入戰鬥,作戰非常勇猛,這就是因為270號命令的原因,這些蘇軍俘虜已經明白他們不可能再回到蘇聯,回去也是死,還不如加入德軍一起推翻蘇聯紅色政權,還可能有一線生機。

    除了上述的特點在,第270 號命令也給蘇軍的作戰帶來了許多不利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下級對上級命令的盲目聽從,因為害怕因不服從命令而被判處叛國罪,蘇軍各級指揮官明知命令錯誤也不敢違抗,只能硬著頭皮執行,結果導致大量不必要的傷亡,這種情況在戰場上普遍出現。例如某一蘇軍步兵團在執行對德軍陣地的進攻任務時,由於沒有炮兵的有效支援,蘇軍步兵團數次進攻失敗,實際情況表明蘇軍要想成功就必須得到炮兵支援,否則不可能完成任務。但是在上級的嚴令下,蘇軍步兵團指揮官只能繼續發起早已知道結果的進攻,直到他的兵力被消耗殆盡後,才被允許放棄進攻。這說明這一命令極大束縛了蘇軍中下級軍官的主觀判斷力,是他們不敢提出正確的觀點和建議,作戰靈活性大大降低,導致蘇軍的傷亡率居高不下。

    無論如何,第270命令還是收到了明顯的效果,蘇軍的抵抗變得越發頑強,德軍即便能贏得戰役的勝利,也往往會蒙受嚴重的損失,蘇軍絕望中的拼死戰鬥拖延了德軍的進攻步伐,使得蘇軍最終粉碎了德軍的“閃電戰”企圖,並使其遭受重創!德軍很快發現,不同於西線“紳士”般的作戰,東線完全是一場生與死的決鬥!

  • 3 # 歷史小小生

    一把十足的雙刃劍

    這份270號命令有多殘酷,我們先看看他的內容:

    第一條,所有在戰鬥過程中投降的指揮官、政治工作者,皆以逃兵對待,而逃兵家屬會被直接抓捕,指揮官、政治工作者的上一級領導則可對其進行擊斃。

    第二條,當被敵人包圍時,隊伍勢必要與敵對抗到最後一刻,誓死不退就是每個人的武器,必須給敵人致命打擊。

    但是這道命令也出現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在270號命令的利劍下,無論上級下達了什麼樣的命令,下級軍官也只能照辦,因為誰也不敢保證提反對意見會不會被扣上一頂“叛國”的帽子。下級軍官的主觀判斷被嚴重束縛,而蘇軍的作戰方式也變得越發呆板,給人一種喪失思維能力的感覺。另外命令還直接引發百萬蘇軍叛變,當時已經被俘的蘇軍得知這一命令後,他們中的一大部分人直接選擇了叛變,同德軍一起殺向了自己的祖國,這其中甚至還包括原第二突擊集團軍司令弗拉索夫中將,這與270號命令有著直接關係。

    由於270號命令本身的不合理性,後來蘇聯又釋出了第227號命令,算是對270號命令的糾正,在斯大林格勒會戰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 4 # 小雪歷史微鑑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依據“巴巴羅薩計劃”集結150萬人以兩路對蘇聯發動進攻,短短兩個月時間,蘇聯600多公里的土地就被德國攻佔,一直打到了莫斯科。

    270號命令

    著名的270號命令的要點,不外乎一句話:任何在對德戰爭中的士兵,但凡做了俘虜,就成了蘇聯的叛徒,戰場上如果出現逃兵,和叛徒一樣,會受到軍事法庭的懲罰,直接處死。

    第一、戰鬥中丟掉、撕毀徽章,向後方逃跑或者向敵人投降的指揮官和政治工作者將被視為逃兵,他們的家庭成員將被視為叛徒而逮捕。第二、陷入敵人包圍後的各單位和部隊應該義無反顧的戰鬥到底,如果投降,便被視為背叛國家,那麼,他的家庭成員將會被剝奪所有國家福利和救助。第三、在戰爭中,所有師指揮官、政治委員都有權立即免除那些在戰場上設法保全自己、表現怯懦的營團指揮官,如果有需要,可以就地處決。

    從上面270號命令的要點可以看出,斯大林不惜讓戰士們失去自己的退路,讓他們退無可退,然後才可以有效打擊入侵中的德軍。

    有國才有家!雖然斯大林被逼才發了這個命令,但是也是出於針對當時蘇聯軍中的逃跑主義而凝聚士氣的有效決策而已。

  • 5 # 心有靈犀73024986

    1939年9月1日,蓄謀已久的希特勒以閃擊戰突襲波蘭,拉開了曠日持久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德軍一路高歌猛進,所向披靡,橫掃歐洲戰場。為了專心解決歐洲戰事,希特勒於1939年開戰前幾日與蘇聯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以迷惑蘇聯,此時蘇聯正處於肅反大清洗中,國情軍備每況愈下,軍事人才損失殆盡,蘇德之間因此心照不宣。但就在1941年6月22日這天,強大的德軍以北、中、南三個集團軍群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實施“巴巴羅薩”計劃,蘇軍還沒有在大清洗的災難中恢復元氣,戰爭初期損失慘重。中央集團軍群在馮·克魯格元帥的指揮下,渡過布格河,長驅直入明斯克、斯摩稜斯克,佔領烏克蘭、白俄羅斯,直逼莫斯科。蘇軍在1941年前被俘人數創下470萬的記錄,僅基輔戰役中蘇軍被俘60多萬之眾,成為史上最大的圍殲戰。為了儘快穩定危局,1941年8月16日,蘇軍統帥部由斯大林簽署了冷酷270號命令,其大意是蘇軍自命令起,對畏戰、逃跑、投降者視為叛國,一律格殺勿論,並實行連坐制度,其家屬也被視為叛國罪論處,蘇聯沒有戰俘,只有叛徒,實行政委督戰。在270號命令的強壓下,不是死於陣前,就是死於軍法,倒在自己人槍口下的蘇軍不計其數。由於蘇聯歷史上的侵略擴張,激化了深刻的民族矛盾,如烏克蘭、波羅的海三國、外高加索,哥薩克人、烏拉爾人等仇視俄羅斯,270號命令無疑將這些人推向了德國。斯大林相當器重的蘇軍20集團軍司令弗拉索夫中將就是典型,在莫斯科保衛戰中被俘,懾於270號命令,弗拉索夫很快變節投降,並積極配合德軍,在烏克蘭等國戰俘中招募志願軍,組成了臭名昭著的俄羅斯解放軍,戰後被蘇軍處決。270號命令,褒貶不一,凡事有其利弊兩面性,鑑於德軍兵臨莫斯科城下,在當時極端的環境中,270號裡面實屬無情無奈之舉,其一沒有高壓政策,難以激發蘇軍抱著必死之心保衛莫斯科的鬥志;其二,蘇聯與美、英、法等國的意識形態不同造成戰對待俘的政策千差萬別。在整個蘇德戰爭中,蘇軍戰俘高達570多萬,其中戰後超過100萬沒有回國,對這些戰俘來說也算是幸運者,因為歸國者絕大多數意味著嚴懲甚至槍決。反思270號命令,其積極作用在於蘇軍在極端惡劣環境下,殊死抗爭,以慘痛的代價最終贏得了勝利。其負面性是命令過於冷酷無情,必將蘇聯的反對者全力推向對手德國,以至於出現烏克蘭人簞食壺漿迎接他們的解放者德國的現象也就見怪不怪了。儘管現代人評論斯大林殘暴政策,但他憑著鋼鐵般的意志,不畏強權,力挽危局,濃墨重彩的書寫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壯烈篇章。(本文屬小編個人見解,如有不妥,請批評指正)

  • 6 # 芋頭170900173

    270號命令還好吧。真正瘋狂的是42年的227號命令。不得後撤半步!無論他是什麼軍銜。。。擅自撤退,他就是叛徒!要使用鐵腕嚴禁撤退言論!允許部隊撤退的指揮官軍法處置!組織懲戒營!組織督戰隊!處決恐慌製造者和懦夫,幫助戰士為國盡忠!此命令要在所有連隊大聲朗讀。

  • 7 # 天天向上36289

    這樣的命令很好!士兵和軍官,在戰場上投降是萬萬不得人心的,叛逃更是罪不可恕的。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你們的爹孃、你們妻兒老小、你們的可愛的家鄉,需要你們用生命來保衛!

  • 8 # 藝海一粟

    這個命令的發步,一方面使蘇軍沒有退路,只有拼死作戰,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前線蘇軍一旦戰敗被俘或是看到前進後退都是死,為了求生反而主動向德軍投降。毫無退路。造成了命令頻布以後有更多的蘇軍投降。以前被俘的蘇軍和命令後被俘的蘇軍害怕回到蘇軍方面被清算,所以死心塌地的為德軍效勞。客觀上起到了反作用。

  • 9 # randomwin

    義不掌財,慈不帶兵,這條命令有多殘酷不好說,沒有具體資料,但引起的後果就是偉大的衛國戰爭最終勝利,蘇聯不但沒有像法國那樣被徹底擊垮,反而最終徹底擊碎了整個德國納粹,幾乎拯救了當時的世界,建立了戰後世界新秩序

  • 10 # 小貝說情感

    蘇德戰爭初期,蘇聯西線防禦快速潰敗,士兵們被打蒙後四處逃竄,這讓斯大林甚是憤怒,於是他頒佈了蘇聯最高統帥部第270命令,這為蘇聯取得蘇德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夯實的基礎。

    蘇德戰爭前,斯大林自以為希特勒不會違背《德蘇互不侵犯條約》,英國丘吉爾和美國羅斯福的提醒,德國駐蘇大使舒倫堡的好意相告、蘇聯間諜佐爾格的情報和德國特務小分隊的口供,這些關於德軍要攻擊蘇聯的資訊全部被斯大林擱置在一邊,他允許蘇聯報社發表關於德軍要進攻蘇聯是假訊息的宣告,這讓蘇聯大部分軍民都跟著麻痺大意了。蘇德戰爭爆發的時候,蘇聯士兵不管是武器裝備,還是心理,都沒有進入到戰鬥狀態,士兵們被德軍迅猛的機械部隊打蒙了,每天都有逃兵出現,但是這種情況在第270號命令釋出後,完全被扭轉過來。

    保盧斯作為指揮官,他們沒有在前線戰鬥,他們無法清楚體會到蘇聯人瘋狂地抵抗力度,但是德軍的前線軍官卻感受很深。德軍攻擊斯大林格勒穀倉的時候,蘇軍在德軍快要攻進穀倉的時候點燃了穀倉,然後繼續抵抗德軍的攻擊,雖然德軍攻進了穀倉,但是損失非常巨大。蘇軍士兵子彈打光的時候,直接把鋼槍拿來當紅纓槍刺向德軍,他們直到死去,手裡還是緊緊地握著鋼槍,他們不要命的抵抗讓德軍官兵感到恐懼。德軍坦克14軍指揮官斯特爾斯蓋伊姆向保盧斯報告的時候,明言蘇聯人太恐怖了,他覺得德軍攻不下這個巨人城市,應該立刻撤軍離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24歲考研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