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強叔航拍看世界

    今天小編為大家說道說道竇太后和漢武帝之間的較量!希望大家喜歡!

      漢武帝繼位後,並沒有馬上掌管國家大權,漢朝真正的掌權者還是竇太后。他們雖然是祖孫關係,但相處起來不算太融洽,漢武帝一直沒辦法行使自己的皇權,也是讓他既憤怒又無奈。實際上漢武帝和竇太后之間的分歧主要體現在治國理念上的差異,竇太后並非不講理之人,當他發現漢武帝已經有了獨當一面的能力後,自然會選擇放勸於他。而漢武帝在儒道兩家中,決定以儒為首,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竇太后喜歡黃老之學,信奉道家學說。竇太后歷經文景之治,想要延續休養生息的方略。劉邦在白登之圍時,採用和親的政策拉攏匈奴;漢文帝在位時,對於匈奴也是採取和親的政策,儘量不動用武力。

      漢朝在文景之治中得到了良好的發展,所以竇太后依舊相信黃老之學,無為而治的方針,還命令漢景帝和諸位子弟都讀黃帝、老子的學說,並遵從其中道理。

      漢景帝時期有一個人叫做轅固,是齊中國人,研究《詩經》,在景帝時期拜為博士。因為竇太后喜歡《老子》這本書,所以就找來轅固問他對《老子》有什麼看法。

      轅固說:“這不過是普通人的言論罷了。”竇太后大怒,認為轅固輕視自己,對他說儒家的書就像是看管犯人一樣的書,於是就把轅固放入野獸的圍圈中讓他去刺殺野豬。漢景帝知道了這件事,認為轅固並無過錯,但是又不好違背竇太后,只能給轅固鋒利的兵器,讓他刺殺野豬,轅固才保住一命。

      從此事就能看出竇太后對於黃老之學的維護,因為理念不合,都要弄出人命了。但是她的孫子漢武帝是怎麼樣看待黃老之學的呢?漢武帝喜歡的其實是儒家學說,他任命為丞相的竇嬰就是信仰儒家學說的,所以這和竇太后理念相沖突。

      漢武帝並不想像竇太后一樣休養生息,縱觀漢武帝在位時四處征戰,擴張領土,就能知道漢武帝其實是一位積極進取的君主。他沒有延續休養生息的決策,對匈奴也沒有和親,而是北伐匈奴,南平百越,在這點上,就和竇太后大相徑庭。

      不過這都是在竇太后去世之後的事了,要是竇太后在世,絕對不會允許漢武帝這麼做。所以漢武帝和竇太后最大的不同就是理念不同。

      漢武帝和竇太后的爭鬥實際上就是黃老之學與儒家學說的爭鬥,不同的信仰造成了不同的治國理念。但是竇太后當時手握兵權,朝中許多大臣都是竇太后的勢力,漢武帝胳膊擰不動大腿,只能對竇太后默默忍受,在暗中培養自己的勢力。

      由於漢武帝信奉儒學,竇太后自然不能坐視不管,對於竇太后來說,歷經三朝都是大權在手,權利這個東西使用久了會上癮的,竇太后一輩子都處在權利的頂端,當然不會任由漢武帝這個初出茅廬的皇帝來挑戰,於是竇太后做了一系列動作來制約漢武帝。

      1. 革職竇嬰、田蚡

      竇嬰和田蚡竇愛好儒家學說,於是當了丞相和太尉。竇太后喜歡黃老之學,不喜歡儒家學說,但是竇嬰、田蚡等人卻一直推崇儒家學說,貶低道家學說,所以竇太后罷免了竇嬰和田蚡的職務。

      2. 逼死趙綰、王臧

      趙綰和王臧都是對儒學研究頗深,所以漢武帝非常重視他們,任命他們為御史大夫和郎中令。但是竇太后這裡就不高興,漢武帝想要培養自己的勢力,說明要奪權,竇太后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命人去查趙綰、王臧的錯誤。這一查,還真查出了趙綰和王臧的把柄,所以這兩個人被下入獄,在獄中自殺。

      3. 扶持自己的勢力

      竇太后不僅將漢武帝的左膀右臂斬斷,讓漢武帝身邊推崇儒學的人都消失,而且還扶持自己的勢力。竇太后任命許昌當丞相,莊青翟為御史大夫。這兩個人都是尊奉黃老之學的人,深得竇太后信任。竇太后推自己的人上位後,漢武帝推行的新政也被廢除。

      竇太后有條不紊的廢除漢武帝身邊的儒學之人,又將信奉黃老之學的人推上位,看來竇太后的手段高明得多。漢武帝前腳剛任命這些人為官,後腳竇太后就都廢了他們。漢武帝對此沒說什麼,因為他知道,現在他無力和竇太后爭奪,所以現在的漢武帝,還是在培養實力的階段。

      說到漢朝對儒家的打壓,其實並不是一時,而是從劉邦的時候就開始了。劉邦本人是非常討厭儒生的,從前酈食其拜訪他的時候,都不敢說自己是儒生。對於儒生,劉邦是看不起的,曾經還把儒生的帽子摘下來往人家的帽子裡小便。所以這也是竇太后打壓儒家的一個重要原因。另外,竇太后還將漢武帝的建元新政摧毀。

      對於建元新政,漢武帝提出兩點:

      1. 興儒學

      漢武帝重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興辦太學,在國家上下都傳播儒學。統一思想是當時西漢應對社會轉型需要的重要舉措。漢武帝要完成思想上的大統一,加強中央集權,就要對思想加以控制。

      2. 除弊政

      除弊政就是革除一些弊端。第一,就是列侯就國。這個意思就是讓有封國的列侯回到自己的國土上。這個觀點由賈誼提出,但是因為諸侯大多都娶公主為妻,都不想回到自己的封地中,所以諸侯就到竇太后耳邊誹謗魏其候等人,此後竇太后更加不喜歡魏其候,就將竇嬰罷免。

      第二,除關。除關就是解除函谷關的關禁。為了保證都城的安全,函谷關對於進出通常有著嚴格的控制,但是漢武帝為了顯示太平盛世,命令解除函谷關的關禁。

      第三,檢舉。漢武帝為了保證政治清明,鞏固統治,命令皇族宗親以及竇氏宗族檢舉皇族中違法亂紀的人。

      可惜漢武帝的這個建元新政還沒有徹底貫徹,就隨著竇太后打壓儒家學說而偃旗息鼓。

      漢武帝在竇太后在世的時候一直不能推行自己的政策,但是又不能和竇太后硬碰硬,於是,漢武帝決定利用年齡優勢把竇太后耗死。這麼說雖然有些不體統,但是漢武帝在竇太后生前對竇太后十分恭敬,在竇太后去世之後,漢武帝才開始奪取政權。他將竇太后的親信全部革除,利用田竇之爭將田蚡、竇嬰二人全部剷除,後來又廢除了田蚡兒子田恬的封爵,啟用自己的親信。

      不僅如此,漢武帝還建立刺史制度,加強了對地方官的監察。根據《史記·平淮書》中的記載,漢武帝在巡視地方時,東渡黃河,東河太守沒有想到天子的車駕會來到這裡,由於準備不足,畏罪自殺;到達隴西的時候,隴西太守準備不足,以至於漢武帝的從官連飯都吃不上,又畏罪自殺;漢武帝北出蕭關的時候,發現在新秦中有的地方沒有一名亭兵,於是漢武帝殺盡北地太守以下官員。

      從這些事中能看出地方治理腐敗,以至於漢武帝巡視的時候都畏罪自殺。漢武帝為了加強對地方的監視,建立了刺史制度,將全國分為十三個州,每州都派一名刺史,代表中央監視地方政府,防止他們為非作歹。漢武帝這麼做,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使集權再度統一。

      公元前127年,漢武帝為了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又推行了“推恩令”,縮小了諸侯國的封地,保障了中央集權。

      總結

      在竇太后生前漢武帝和竇太后的爭鬥是以竇太后勝利告終的,但是漢武帝利用這幾年暗中培養了自己的能力,在竇太后去世之後得以大展拳腳。在漢景帝去世之後,竇太后掌握兵權政權,直到竇太后死後漢武帝才重新掌握兵權和政權。漢武帝確實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竇太后的霸權之下沒有成為傀儡皇帝,反而懂得以退為進,最後做出了一番偉大事業。

  • 2 # Hi8605

    竇太后不喜歡漢武帝,一方面:漢武帝劉徹即位,當時只有16歲。剛到弱冠之年的劉徹並不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因此大權還是在他的祖母竇太后手裡。

    但是劉徹天生比較叛逆,他對當時存在的一些法規制度很不滿意。所以他想要改革,但是一個16歲的孩子是沒有改革的好辦法的。這時候,董仲舒就成了他的助力。

    在董仲舒的幫助下,劉徹決定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是,文景之時崇尚道家的黃老思想,並且國家執行的還很流暢。因此上至竇太后,下至很多文武大臣都堅持黃老之說。所以,劉徹的獨尊儒術並不順暢。

    但是,劉徹對改革十分堅持,於是他開始重要儒學人才。因此,竇太后的支持者受到打壓。在這種情況下,竇太后開始干預朝政,她用粗暴的手段逼迫劉徹罷免董仲舒職位,並且不允許劉徹的一些列改革。

    另一方面:“孫子不如兒”,竇太后堅持讓樑王做太子,其手心手背都是肉,母親都偏愛小兒子,竇太后也不例外。他看到大兒子在皇位上威風八面,也希望小兒子能夠執掌江山。這是典型的把國事當成家事來辦,公私不分呦。

    竇太后害怕一旦自己去世之後,皇帝對自己的兒子會採取極端手段,畢竟皇位上無父子,看看呂后如何剪除異己的,就算是劉啟能容自己弟弟,劉啟的妻子、劉啟的兒子是否能夠容得下劉武,還是個未知數。

    自己已經把兒子劉武給樹立起來了,她知道這叫眾矢之的,要麼就做成,要麼劉武的下場會很遭,歷來和皇子爭太子的人物,都沒有好下場,竇太后想扶兒子上馬,再送一程。

    竇太后擔心景帝死後,劉徹年幼,母壯子弱,母后和外戚容易奪權,前者的呂后,就是教訓,加上漢武帝登基後,母親王娡確實聯合舅舅田蚡把持了一段時期的朝政,以及後來的王莽篡權,都是一樣所以漢武帝后來立太子,就採取了立子而殺其母的做法,就是避免此類事情發生。

  • 3 # 清風徐去

    竇太后,字漪房,漢文帝皇后,漢武帝的奶奶,大家看《漢武大帝》或者看歷史書籍看到竇太后對漢武帝不好,總給他使絆子,所以覺得竇太后不喜歡漢武帝,其實不然,首先竇太后是喜歡漢武帝的,試問有幾個人不喜歡自己親孫子,但是竇太后把江山社稷看的更重要,所以才做了那些事。

    我從以下三點陳述。

    竇太后與漢武帝治國理念不同,一個主張黃老的“無為而治”,一個主張“儒家思想”

    竇太后經歷了“文景之治”,看到了無為而治對大漢的影響,國家富足昌盛,國庫裡錢存的太多沒用繩子都腐爛了,糧庫裡的糧食裝的太滿都溢位來壞了,所以她認為只有延續無為而治才能讓國家走的更遠更好。

    漢武帝年輕氣盛有衝勁,立志要做一番大事業,而恰巧遇到了一個特殊的人董仲舒,董仲舒為漢武帝講述了儒家思想治國的好處,聽得劉徹豪情萬丈。

    於是漢武帝的儒家集團和竇太后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鬥,但最終因底蘊不足失敗,儒家集團的主要人物御史大夫趙綰和郎中令王臧被下獄,其後自殺,丞相竇嬰、太尉田鼢被免職,漢武帝損失慘重。

    漢武帝和竇太后因為理念不同產生爭論,但竇太后絕不是因為個人因素不喜歡漢武帝,只是祖孫之間的爭執而已。

    竇太后怕漢武帝聽信讒言亂了大漢江山,所以處處和漢武帝作對

    漢武帝登基時只有16歲還沒有成年,所以竇太后認為漢武帝年輕氣盛,有朝氣是好,但要是被小人所騙,聽信了讒言,這對大漢將是是滅頂之災,所以竇太后沒有放權給漢武帝而且處處阻攔儒家思想治國的實行,但是後來竇太后認同了漢武帝的能力開始慢慢放權。

  • 4 # 付凱91458867

    其一,手心手背都是肉,母親都偏愛小兒子,竇太后也不例外。他看到大兒子在皇位上威風八面,也希望小兒子能夠執掌江山。這是典型的把國事當成家事來辦,公私不分呦。

    其二,竇太后害怕一旦自己去世之後,皇帝對自己的兒子會採取極端手段,畢竟皇位上無父子,看看呂后如何剪除異己的,就算是劉啟能容自己弟弟,劉啟的妻子、劉啟的兒子是否能夠容得下劉武,還是個未知數。

    其三,自己已經把兒子劉武給樹立起來了,她知道這叫眾矢之的,要麼就做成,要麼劉武的下場會很遭,歷來和皇子爭太子的人物,都沒有好下場,竇太后想扶兒子上馬,再送一程。

    可惜天不遂人願,畢竟在當時大家都不希望再有個呂后轉世,因此還是希望父子相替,註定劉武只能以悲劇告終,不過皇帝待他還好,讓他做樑王,樑國很富饒,宮殿也很華麗。劉武以睢陽為中心,依託自然景色,修建了一個很大的花園,稱東苑,也叫菟園,後人稱為梁園。《漢書》載:“樑孝王築東苑,方三百餘里”。梁園中的房舍雕龍畫鳳,金碧輝煌,幾乎可和皇宮媲美。睢水兩岸,竹林連綿十餘里,各種花木應有盡有,飛禽走獸品類繁多,樑王經常在這裡獰獵、宴飲,大會賓朋。天下的文人雅士如枚乘、嚴忌、司馬相如等雲集梁園,成了樑孝王的座上賓。成語“梁園雖好,不是久留之地”就是來自這個典故。

  • 5 # 大神一般的存在

    初登帝位的劉徹,當時只有16歲。剛到弱冠之年的劉徹並不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因此大權還是在他的祖母竇太后手裡。

    但是劉徹天生比較叛逆,他對當時存在的一些法規制度很不滿意。所以他想要改革,但是一個16歲的孩子是沒有改革的好辦法的。這時候,董仲舒就成了他的助力。

    在董仲舒的幫助下,劉徹決定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是,文景之時崇尚道家的黃老思想,並且國家執行的還很流暢。因此上至竇太后,下至很多文武大臣都堅持黃老之說。所以,劉徹的獨尊儒術並不順暢。

    但是,劉徹對改革十分堅持,於是他開始重要儒學人才。因此,竇太后的支持者受到打壓。在這種情況下,竇太后開始干預朝政,她用粗暴的手段逼迫劉徹罷免董仲舒職位,並且不允許劉徹的一些列改革。

    由於當時竇太后的實力太過於龐大了,劉徹只能隱忍。他開始偽裝自己,他開始重用竇太后的心腹,以此來麻木竇太后。而私下裡,他悄悄的發展自己的勢力,他努力使自己自己變得強大。他在等待一個機會。

    終於,竇太后死了!劉徹隱忍多年終於要爆發了!在竇太后的葬禮上,他通過小手段直接罷免了竇太后的兩個心腹。之後,又通過各種手段一一除去竇太后的勢力。並且大量任命儒學人才,將儒家推上至高無上的地位。

    為了進一步削弱外戚的勢力,劉徹頒佈了推恩令,大量分封劉氏子孫,這樣子就可以將天下的勢力都掌握在劉氏的手裡。推恩令的頒佈即可以鞏固劉家的天下,而且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

    竇太后雖然把持朝政多年,但是她並沒有異心。而劉徹所採取的的改革,雖然看起來像報復,但是說到底也只是政見不同而已,說到底,也都是為了大漢江山。

  • 6 # 老楊QAQ咩咩咩

    竇太后是西漢的實權派,皇帝漢景帝的母親。竇太后有兩個兒子,分別是劉啟和劉武。但是從一些影視劇我們可以看到竇太后比較喜歡樑王而不支援劉徹當皇帝,這是為什麼呢?

    竇太后因為家庭出身不好,有些小農思想,因此格外看重小兒子,她認為自己對大兒子夠可以的了,這大漢的江山都是你坐,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手心手背都是肉,既然都是我的兒子,為何你做完江山不讓自己弟弟坐。竇太后也並非不喜歡孫子劉徹,只是比較之下當然是自己的小兒子最親。

    那麼竇太后為何要堅持讓樑王做太子?

      其一,手心手背都是肉,母親都偏愛小兒子,竇太后也不例外。他看到大兒子在皇位上威風八面,也希望小兒子能夠執掌江山。這是典型的把國事當成家事來辦,公私不分呦。

    其二,竇太后害怕一旦自己去世之後,皇帝對自己的兒子會採取極端手段,畢竟皇位上無父子,看看呂后如何剪除異己的,就算是劉啟能容自己弟弟,劉啟的妻子、劉啟的兒子是否能夠容得下劉武,還是個未知數。

    其三,自己已經把兒子劉武給樹立起來了,她知道這叫眾矢之的,要麼就做成,要麼劉武的下場會很遭,歷來和皇子爭太子的人物,都沒有好下場,竇太后想扶兒子上馬,再送一程。

    竇太后不幫劉徹做太子的原因是因為擔心景帝死後,劉徹年幼,母壯子弱,母后和外戚容易奪權,前者的呂后,就是教訓,加上漢武帝登基後,母親王娡確實聯合舅舅田蚡把持了一段時期的朝政,以及後來的王莽篡權,都是一樣所以漢武帝后來立太子,就採取了立子而殺其母的做法,就是避免此類事情發生。

  • 7 # 笑談古今中外天下事

    竇太后作為西漢歷史上傑出的女政治家,她是漢文帝的皇后,漢文帝死後,竇太后的兒子漢景帝繼位,竇太后開始登上政治舞臺。她晚年干預朝政,在漢朝推崇黃老思想,漢景帝和漢武帝在執政治國方面,都受到了竇太后的影響。

      竇太后很強勢也很厲害,就連之後繼位的漢武帝劉徹對她都是又怕又恨。劉徹表面上對竇太后畢恭畢敬,畢竟竇太后是他的祖母,起碼還是要裝裝樣子的。但是劉徹內心卻並不怎麼喜歡自己的這個祖母,就像竇太后一開始也不喜歡他一樣。

      在漢景帝的時候,竇太后一心想要扶持自己的另外一個兒子,樑王劉武來繼承皇位。竇太后對劉武的偏愛,也讓漢景帝一直介懷於心,當然,他一點也不喜歡劉武這個弟弟。

      所以在太子劉榮因為犯錯被廢之後,漢景帝也就順水推舟,冊立劉徹為太子,畢竟當時的劉徹,得到了館陶公主的鼎力支援。劉徹繼位之後,竇太后雖然心中有不甘但也只能接受現狀,好歹劉徹也是她的孫兒。所以此後竇太后開始全心全力的輔佐並且幫助劉徹。

    竇太后的身體一直都很硬朗,經歷了三個朝代更替。這樣一個有野心的女子終於在漢武帝劉徹繼位以後展開了自己的野心。劉徹繼位以後就執行了一些新政改革,不過被葬送在竇太后的手中。女人在古代本就是被歧視被輕視的存在,竇太后的這些行為被朝中和百姓所詬病,漢武帝也對這樣的太皇太后有些不滿,誰願意做一個沒有實權的傀儡皇帝呢。

    由於竇太后的一系列動作,使得朝中的一些權貴權益受到了侵害,所以其實竇太后真正在朝中的地位還是很茹毛針氈的。由於竇太后崇尚老子學說,二漢武帝的朝中動用很多儒家學的官員,竇太后對此非常的不滿,在沒有得到漢武帝允許的情況下,處死了很多漢武帝的大臣,其中就包括漢武帝非常器重的王臧等。在漢武帝建元六年,這個跨越了三個朝代更替的女人,得到了她最後的歸屬,被安排與漢文帝合葬在皇陵。

    不過一度讓漢武帝在朝中局面陷入僵局的竇太后,卻讓漢武帝在其去世以後仍然對其心存尊敬。究竟是什麼讓漢武帝對這樣的竇太后心存尊敬呢?原來據史料記載,在竇太后臨終前,曾將漢武帝叫到身邊,並囑咐了其幾件後來都一一成為現實的事。第一個事情就是:在竇太后死後,漢武帝的生母可能會少了限制,便會想要干預朝政,意圖權傾朝野。第二個方面便是意圖權傾朝野的漢武帝生母,覬覦到竇太后還可能存在的背後支持者,以及漢武帝的大臣們,所以其必定會去勾結其孃家的哥哥,意圖獨擁這個朝代,意圖改朝換代。最後一點便是意圖一手遮天的手段了,其生母會試圖將朝中的重要大臣換成其家族中的人,這樣她便可以實現從根本上改朝換代。事實是,竇太后的這些囑咐在日後的事態發展中都一一得到實現。

    漢武帝改變了文景時期清靜無為為治世方法,與民休息,輕徭薄賦,文帝、景帝亦恭行仁孝,生活質樸簡約;轉而實行嚴刑峻法、與民爭利的法家政治,我們大多數人被電視劇《漢武大帝》誤導了,其實真實的情況是什麼呢?

    第一: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絕不是實行儒家政治,而是“外儒內法”,名為儒家,實則法家,是恢復了秦始皇時期的暴政,史學家稱之為“亡秦之政”。

    第二:西漢的農民起義發生於漢武帝時期,西漢立國以來,從未爆發農民起義,農民起義始於漢武帝。漢武帝四處征伐,編戶齊民兵役、賦役負擔嚴重,為逃避兵役和賦役,亡入山林,轉為盜賊。

    第三:漢武帝常年對匈奴用兵,耗盡了文景時代的積蓄,損失了將近50%的人口,卻沒有最終解除匈奴對北方的威脅,後來的西晉王朝就是被匈奴兵給滅的。

    鹽鐵國營導致了鐵官徒起義

    漢武帝鹽鐵官營,這是典型的與民爭利,由於官營,鹽鐵不僅價格高而且質量低下,鹽味苦而難以下嚥,鐵器粗劣不合格。

    西漢鹽鐵官營的政策除間接導致西漢民營經濟的衰敗以外,還直接引發了漢成帝時代的鐵官徒起義。

    漢代鹽鐵官營,在各郡設定鐵官,利用刑徒冶鐵,各級鐵官對刑徒奴役壓榨,導致刑徒不堪忍受,遂爆發鐵官徒起義,鐵官徒起義一共有兩次,第一次是漢成帝陽朔三年(前22年),潁川(今河南禹州)鐵官徒申屠聖等人發動的起義,申屠聖自稱將軍,奪取武器,殺死官吏,歷經九郡;另一次是漢成帝永始三年(前14年),山陽(今山東金鄉)鐵官徒蘇令等人發動的起義,蘇令奪取武器,殺死官吏,歷經十九郡國,沿途釋放囚徒,殺死漢東郡太守和汝南都尉。

    漢興60年,從漢高祖到漢景帝,休養生息、無為而治,才有了文景之治,才有了文景時代的積蓄,漢武帝一次性用光了,把一個繁榮昌盛的帝國打回了到了危機四伏的時代,值得後世借鑑!

    我們要警惕所謂的民族主義思想,不能因為新中國成立60年以來,國家強大了,就可以窮兵黷武了,還要繼續奉行“文景時代”的治國方針,與民休息,無為而治,對外採取積極的防禦型軍事戰略,對內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化解國內的各種矛盾,使中國的綜合國力繼續上一個臺階。

  • 8 # 南朝四百八食肆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竇太后不是不喜歡漢武帝,只是相對而言。

    漢景帝隨後便立膠東王劉徹為太子,其實竇太后此時已經是沒有什麼指望了,兒子都死了,想必這就是天意,越是想得到什麼越是會失去什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年人血壓145/95,算高嗎?每天堅持快走,血壓能降下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