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嘉怡綜藝娛樂

    第三部的設定非常尬。

    就像在做填空題,把第一部和第二部的留白填滿。

    無間道的主要衝突是陳永仁VS劉建明,次要衝突是黃志誠VS韓琛。

    而且這四個角色,互相之間都有對手戲,交替進行,控制著劇情的張弛節奏。黃志誠死後,劉建明VS韓琛這一組潛在的衝突忽然激化,帶起節奏,韓琛一死,陳永仁VS劉建明的衝突又浮出水面,剛剛緩和下來的節奏一路狂飆。

    然而無間道1為了做到這一點,把四個主要角色寫死了三個,黃志誠、韓琛、陳永仁,連大B和傻強這樣的配角都死了。因為當時沒想過拍續集,劇本寫得夠狠夠絕,但是一看票房,五千多萬港幣,後悔伏筆留少了。

    然後拍了第二部,黑幫片的路數,因為是前傳,無可厚非地塑造了許多新角色,吳鎮宇、劉嘉玲、胡軍,這些新演員也都演得都很出彩,但核心還是那四個:劉建明、陳永仁、韓琛、黃sir,這四個主要人物由於過去的經歷和糾葛水落石出,設定更飽滿,細節跟第一部也呼應得非常好,成了一個整體。

    但是第三部,實在沒辦法了,牌已經打沒了,總不可能讓陳永仁復活,於是就成了“劉建明後傳+陳永仁番外篇”的混剪板。劉德華和梁朝偉的戲份不對等,而且只能隔空演對手戲,於是通過楊錦榮這個新角色,起到“橋樑”的作用。這個結構,為做而做,本來就是有點古怪,相比於陳永仁-劉建明-黃志誠-韓琛,這個清晰穩固的四角關係,是差很多的。而且,楊錦榮和沈澄兩個角色,在前作中沒有任何鋪墊,憑空冒出來的,這樣的角色如果放在前傳中問題還不大,放在最終章裡,就有點“飄”。

    而且你會發現,第一部的Boss是韓琛,第二部是阿孝,但是第三部呢?沒有,其實大家都是好人,最大的反派是主角劉建明自己,別人都成了陪襯,所以劉建明,又顯得太“滿”。

    最後,無間道1的敘事主線是鮮明幹練的,從一開始就告訴觀眾,兩個主角的真實身份和意圖,觀眾可以聚焦於劇情的發展;而3中見不確定的、干擾性的因素太多:劉建明的人格分裂,楊錦榮沈澄身份的懸疑,再加上時間線上的頻繁交錯,打斷了敘事的流暢,讓觀眾吃不了兜著走。

    所以拍第三部的企圖,就像在已經很完美的二層小樓上再往上搭一層。主要動力,不是美學上的,而是商業上的考慮。

    無論是第一部還是第二部,都有一個嚴重的問題。

    大陸票房太爛。

    無間道1的大陸票房只有800萬,2也差不多。

    都21世紀了,做華語電影,賺不到最大的華語區,中國大陸的票房,是有點缺乏說服力的。

    所以第三部,無論是在選角上、劇情上、製作上、還是在後期的公關和營銷上,都是瞄準了大陸市場在打,看的時候也能感覺到有些情節的調性很違和,是在擠賣點(比如陳慧琳和梁朝偉的吻戲),並且有在考慮“大陸觀眾”的口味。

    由於前期溝通充分,終於做到了大陸與港臺同步上映(第一部推遲了近一年)。我還記得那時候,終極無間宣發下了血本,打著“六大影帝”的噱頭,劇組在大陸到處走穴。最後終極無間在大陸賺了3000多萬票房,也算是商業上的成功。

    終極無間在整個無間道系列中的意義,首先是交代了劉建明的結局,並提升了這個角色的完整度,其次是填補了無間道1中空白的時間線。第二部對第一部的意義,是提升了一個維度,但是第三部,只是填補,而且,填得有點太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神盾局特工第四季大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