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Xd1107

    今年除夕在父親家團圓,10歲的兒子與他表妹在玩耍中不小心跌倒了,當時說肘關節位置很疼,00:45回到自己家兒子疼的更厲害了,給他脫衣服睡覺時發現肘關節和手都腫了,活動的幅度稍大一點就挺疼。我們不放心,立即帶他去離家很近的山東省立醫院(山東最好的醫院之一)檢查,急診醫生認為有骨折的可能,讓我們去拍片子。四張片子拍出來結論是無明顯骨折跡象,急診醫生又讓我們去小兒外科醫生處確認一下,小兒外科醫生基本確定不是骨折,但需要隨時注意傷情發展情況,如出現不消腫,疼痛加劇等現象要及時複診。最後囑咐我們軟組織損傷要儘量避免受傷部位的活動,還用圍巾做了一個簡易的固定裝置。我們知道骨頭沒事都鬆了一口氣,也就放心了。從醫院回來,洗漱完畢已經凌晨3:30了。第二天上午我又與山東省中醫醫院的骨科專家(教授,主任醫師,自家親戚)聯絡想再確診一下,把X光片用手機拍下來透過微信傳了過去,結果專家看了後很確定地說:骨折了!第二天,也就是年初二做的CT證實了有成人拇指蓋兒大小的一片骨頭掉下來了。當天做的手術,五天後出院,八週後拆掉的鋼釘,現在恢復的很好。孩子骨折後儘快送大醫院,關鍵是一定要找有經驗的專家,因為孩子骨頭還沒完全鈣化,年輕醫生透過X光片很可能出現誤診。

  • 2 # 急救科普人

    我感覺這個要看是哪裡骨折了!

    如果是前臂或者是小腿骨折,完全可以自行固定後,自行前往醫院。

    但如果是懷疑脊柱骨折,就不建議自行前往醫院了,因為脊柱骨折的固定比較複雜,需要專用的器材,普通人掌握起來比較困難:

    所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 3 # 急救醫生賈大成

    孩子一旦發生骨折或疑似骨折,應立即在現場採取骨折臨時固定措施,同時撥打急救電話120。為什麼呢?

    首先,對骨折採取臨時固定措施可以限制肢體活動,從而避免或避免加重骨折的斷端對血管、神經、肌肉及面板等組織的損傷。其次,減輕疼痛,防止休克。另外,只有採取固定措施後,才能便於搬動和轉運。

    四肢骨折最常見,以前臂骨折、上臂骨折為例,可以就便取材,對骨折的肢體進行固定。

    1、前臂骨折,找一本雜誌放在傷肢下面,再用布條先固定近心端、在固定遠心端,然後可以將傷肢懸吊、抬高。

    2、上臂骨折,可以用兩塊適當寬度的布帶分別固定上臂的近心端與遠心端,把傷肢固定在軀幹上。再將前臂懸吊。

    如果是開放性骨折,應該先止血、再包紮,最後再固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本田飛度的原車音響效果好嗎?可以升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