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左將軍

    諸葛瞻,字思遠。

    諸葛亮算是老來得子,建興十二年(234)諸葛亮病逝的時候,諸葛瞻才八歲。

    諸葛瞻雖然小小年紀就表現出了過人的才智,但諸葛亮仍然擔心他“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而事實也證明諸葛亮的擔心是對的。

    諸葛亮身前一直忙於北伐事業,嚴重缺少對諸葛瞻的照料和輔導。所以諸葛瞻並沒有在父親身上學到太多。

    在父親光環的加持下,再加上一點點父母優秀的遺傳基因,使得諸葛瞻在蜀漢的仕途是一帆風順。

    延熙六年(243),年僅十七歲的諸葛瞻被任命為騎都尉。

    延熙七年(244),諸葛瞻又被任命為羽林中郎將,後又被任命為射聲校尉、侍中。

    再之後的幾年裡,諸葛瞻持續升遷,官至尚書僕射加軍師將軍。

    景耀四年(261)諸葛瞻被任命為衛將軍並執掌尚書檯,統領國事。

    在官職上,諸葛瞻是一步步的向父親靠近,但在能力和成就上卻遠不如其父親。標準的才不配位,他總想為國家做點什麼,卻又總是做不好。其實也不是諸葛瞻笨,諸葛瞻本來可以考100分的,但父親的光芒要求他必須考150分。父親的光環、家族的榮耀給了他太大的壓力。這就導致他幹什麼事都扭扭捏捏、磨磨蹭蹭、猶猶豫豫的,以至於內不能除黃皓、外不能制姜維、進軍又不能守衛國土。

    景耀六年(263)冬,魏國大舉伐蜀,幾回合下來,魏軍被阻擋在了劍閣之外。然而就在此時,鄧艾軍猶如神兵天降般的突然出現在益州腹地。諸葛瞻臨危受命,率軍前去迎戰。

    接著就是諸葛瞻的騷操作了。

    諸葛瞻率軍抵達涪縣後,黃崇多次建議諸葛瞻兵貴神速,迅速搶佔險要關隘拒敵,但是諸葛瞻卻舉棋不定、徘徊不前。這就給了鄧艾長驅直入的機會,諸葛瞻的先鋒部隊被打敗後便立即退至綿竹。此時有人再次建議諸葛瞻憑險固守不出,但諸葛瞻最終還是選擇了出城與鄧艾決戰。

    對此,我們只能說諸葛瞻勇氣可嘉。

    蜀漢的最後一戰(綿竹之戰)即將打響。第一波,鄧艾分別派出鄧忠、師纂從兩翼包抄,但均被擊敗。鄧艾大怒,鼓舞士氣後,重新整軍衝陣,一舉擊潰了諸葛瞻大軍。混戰中,諸葛瞻、諸葛尚父子相繼戰死。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瞻怒,斬艾使。遂戰,大敗,臨陣死。

    記載得很明確,戰死。當然也有可能像電視裡演的那樣,士兵都死光了,只剩下諸葛瞻等幾個人了,大局已定,又不可能投降,唯有以死殉國。於是拔劍抹了脖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工業辣椒、硬度魔椒、涮涮辣三種辣椒外觀差不多,如何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