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絕大多數父母都知道溺愛孩子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習慣,知道不能溺愛孩子。但為什麼在事到臨頭的時候,還是經常做不到,還是會滿足孩子各種不合理的要求?
7
回覆列表
  • 1 # Geek極客出發

    "許多家長明知道溺愛孩子不好,為什麼卻依然溺愛孩子",是因為:家長並不明確知道什麼是溺愛孩子,為什麼溺愛孩子不好。因為不忍心拒絕孩子的請求,或者不讓孩子做家事把時間留出來專心學習,怕孩子累到辛苦。家長容易把屬於孩子的事情攬到自己身上。家長有時候並不知道自己是在溺愛孩子,他們只是覺得他們做了他們應該做的事情。在孩子還是個小嬰兒,孩子的存活條件就是家長特別是媽媽24小時,無微不至的照顧。但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它的能力也在增長,例如會走路,會說話,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等等。這時候,家長就需要給孩子機會,讓孩子鍛鍊能力。但常常家長並沒有這樣的意識,總覺得孩子還小,做不好做不了。例如,常常孩子與別家孩子吵嘴,家長就會覺得她需要出面擺平,因為孩子還小,根本不懂,容易被欺負。但是,家長不可以事事代替孩子做,因為家長不可以照顧孩子一輩子。孩子的學習,人際交往,戀愛婚姻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長無法代勞。家長事事代勞,容易養成孩子的依賴心理,孩子的獨立自主意識和能力無法發展。當孩子長大成人,發現家長無法幫助自己完成自己的人生,他會心生怨恨。2.不會拒絕孩子,受不了孩子哭鬧。有些家長不會拒絕他人,更不會拒絕孩子。孩子一哭鬧,家長就受不了,孩子想要什麼就給。在孩子一歲之前,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都是不為過的。但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就需要孩子懂得,他們的需求並非全部都被滿足,有些可以,有些不可以。不可以吃太多糖果,睡覺前要記得洗漱,見到他人要問好等等。這些規則,讓孩子成為一個人,越來越社會化。3.心疼自己的內在小孩,補償給孩子。有些家長從小生活條件不好,自己的小時候過得不好,那缺失的部分就想補償給孩子,盡一切努力滿足孩子的需求。其實,家長在補償自己,補償自己的內在小孩。4.之前沒時間陪孩子,之後想補償給孩子。有的家長在孩子非常小的時候,因為自己外地工作,或者出國留學,沒有陪伴在孩子身邊。等自己開始有時間了,就想補償孩子,但這種補償常常是過度的,就變成了溺愛。

    另外不僅兒童心理教育很講究方法,早教識字教育也很講究方法,人們對於畫面的記憶是非常深刻的,相比起枯燥的文字,需要一行一行進行練習,比如【貓,小,帥學漢字】是一款採用圖片演化成字型的軟體,讓孩子在好奇快樂中學習漢字,我家閨女從三歲開始接觸漢字,現在用了一年認字300多個,是一款免費的好軟體。

    【貓,小帥,識漢字】中的圖片演化漢字就是一個很好地例子,讓孩子感知世界同時學習知識,這種學習方法 思維能力 對以後繁重學習任務有重大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際母語日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