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普通人是如何理髮的,當時有沒有完善的理髮產業,頭髮長多長必須去理了,沒有錢理髮咋整?
6
回覆列表
  • 1 # 史記sj

    滿清強逼漢人剪髮留辮的緣故緣由,則是將此作為一種威懾,一種歸順的標識表記標幟,

    是為了徹底從精神上降服漢族人。

    1645年順治作為滿清入關的第一位皇帝公佈了“剃髮令”,往後,剃髮留辮成了政治問題。

    “剃髮令”劃定清軍所到之處,無論官民,限十日內盡行剪髮,削髮垂辮,不從者斬。

    其實行標語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值得一提的是,滿洲統治者在公佈剃髮令所要求的剃髮標準,並非如今人們經常看到的剃半個頭(陰陽頭),而是將頭顱四周的頭髮都剃掉,只留一頂如錢大,結辮下垂。

    在頭頂留髮一錢大,大於一錢要正法!

    那種清末才有的、如今不合現實地壟斷了所有清裝戲的陰陽頭髮式,放在那時也得死,由於滿清劃定:“剃髮不如式者亦斬。”順治四年,滸墅關民丁泉“周環僅剃少許,留頂甚大”,被父母官拿獲,以“本犯即無奸宄之心,甘違同風之化,法無可貸”為由上奏,奉硃批:“著就彼處斬”,縣官也以失計“從重議處,家長、地鄰即應擬罪”。

    由此起頭了中國男人二百多年留辮史。

    至於如何剃頭,則有專門的剪髮匠,以北京城為例,清廷強令漢人按滿人風俗剪髮梳辮,曾在北京東四、西四、地安門與正陽門前搭建蓆棚,迫令過往行人入內剪髮,違者斬首,這便是所謂“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京城地面寬闊寬大奔放,僅四地設棚仍不能實時讓漢人剃去頭髮,朝廷又核准軍中伙伕請領派司,在遍地街巷建棚或擔挑子串戶剪髮。

    這就是北京最先的剃頭業。

    跟著時間的生長,最先慘烈的剪髮運動漸漸轉換為個人的自我裝飾舉動,

    而所謂的剪髮匠,不僅要替客人剪髮,更兼而必要為顧客刮臉、刮鬍子、掏耳等等。

    古時的剪髮業大抵有兩種經營方式:

    一種是設有鋪面,坐店經營;

    一種是挑擔下街,走街串巷。

    這後一種,出門營生時須隨身擔一隻剪髮挑子。

    挑子一頭是洗頭銅盆,下面有個圓桶,內裝炭火小爐;另一頭是坐凳,凳側有抽屜,內盛推子、剪子、刀子等剪髮器具。

    銅盆那端還豎著一個小旗杆,杆上有鉤,吊掛毛巾、鋼刀布等,聽說旗杆是昔時強令漢人剃髮留辮的執法標記旗幟--意味著皇上的聖旨。

    至於理髮時間上,一般半個月就得理一次,價格當然是比較便宜的,就像現在理一次髮10元左右,大部人還是能付得起的,否則要發不要頭,相信你就是去借錢也會理髮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年回老家,孩子太小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