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姥姥第一次進大觀園之前提到了王夫人,說當日王家的小姐(現在的王夫人)是個“著實爽快,不拿大”的,怎麼結婚後變得拙口笨腮,像個木頭一樣了?
-
1 # 誰和蒲公英有約定
-
2 # 許靈溪
女人結婚前後變化大不大,要看在婚姻中經歷了什麼。
一,丈夫
賈政是個一本正經的封建社會讀書人形象,附庸風雅一流,人情事物一概不通也不問。王夫人還好有個金陵王家撐著,要不然還真應付不來,跟所有的豪門貴族一樣,夫妻相敬如賓互相幫助,王夫人也賢惠還讓賈政娶了小妾。王夫人算是封建社會一品夫人的典範,如此這樣長年累月要求自己,少年時的真性情只怕磨得一乾二淨。
二,子女
王夫人兢兢業業做著榮國府主母,估計當年頗有鳳姐的風範,而且肚子爭氣,一女二男,女兒入宮,兒子也成家還見了孫子。這時的王夫人風頭正勁。直到賈珠死了,賈元春入宮做妃卻諸多苦惱,種種轉變讓王夫人知道了人生不如意,月滿則虧,登高必跌重,自己這些年的苦心經營意氣風發在子女身上卻是另外的下場。現在的王夫人吃齋唸佛有什麼奇怪的呢
-
3 # 春韭也添香
“著實爽快,不拿大”,和笨口拙腮並不矛盾啊。一講品德品行,一講能力。王夫人本來就是無甚能力的人,和鳳姐, 探春差之甚遠。
-
4 # 飛露灑我裳
劉姥姥說當年的王夫人“爽快”,不是說王夫人婚前像史湘雲那般喜高談闊論,也不是像鳳姐那般潑辣幽默。這個“爽快”是指王夫人在對窮親戚的饋贈上大方、出手闊綽。“不拿大”則說明王夫人做女孩子的時候很善於處理人際關係,不在窮親戚面前擺闊小姐譜,平易近人。觀王夫人婚後的處事方式,仍有當年的“爽快”、“不拿大”的特點。至於她“拙口笨腮”、“像木頭”,其實是她將身上的某種特性擴大的結果。王夫人婚後基本延續了婚前的個性,沒有太大的轉變。
周瑞家的道:
“太太說,他們家原不是一家子,不過因出一姓,當年又與老太爺在一處做官,偶然連了宗的。這幾年來也不大走動。當時他們來一遭,卻也沒空了他們。今兒既來了瞧瞧我們,是他的好意思,也不可簡慢了他。便是有什麼說的,叫奶奶裁度著就是了。”
“當時他們來一遭,卻也沒空了他們”,王夫人的這句話正應和了劉姥姥對王狗兒說的“他們家的二小姐著實爽快”。每來一次,都有一定的饋贈,沒讓他們空手回去,可不是出手闊綽、爽快嗎?
王夫人現在的身份是“太太”輩了,家中人客往送的小事都交給了晚輩鳳姐。劉姥姥來了她沒露面,看起來像是“拿大”,其實是因為她現在可以不管這些事了。王夫人把這事交給鳳姐處理,也沒忘了交代一句“不可簡慢了他”,這是提醒鳳姐別拿大。
“便是有什麼說的,叫奶奶裁度著就是了”。王狗兒家近幾年沒和王家走動,今天突然來了,一定有原因。窮親戚登富貴親戚的門,打秋風的機率很大,王夫人也想到了這一層。她讓鳳姐裁度著打發,一方面是相信鳳姐能處理的合理周全,另一面也是叮囑鳳姐別“空了他們”。王夫人到現在還是一如既往的“爽快”。
富人對窮親戚大方,或許是出於在窮人面前的優越感,又或者是出於維護自己大方闊綽的家聲。但不管怎麼樣,王夫人對劉姥姥饋贈,對王狗兒一家生活改善的力度不容小覷,這亦是善舉。
王夫人攆金釧、逐晴雯,導致她們青春命隕,這是王夫人冷血無情之處。但是人的個性永遠都不是扁平單一的,王夫人待窮親戚爽快不拿大,身上也有積極Sunny的一面。
寶玉曾說“大嫂子倒不大說話呢”,可見李紈和王夫人一樣,平時話不多。寶釵以閨閣規範嚴格要求自己,從不妄言輕動。
李紈和寶釵在姐妹們面前並不吝於言辭,她們的貞靜寡言都是展現在長輩跟前。王夫人本也不像鳳姐那般開朗活潑,在公公婆婆面前,和李紈、寶釵一樣,以貞靜賢淑為主。
王夫人在長輩面前要守規矩,顯貞靜,在晚輩們面前又要端長輩的架子,也不會輕言易動。她只有在同輩面前才會展露較為真實的一面。
薛姨媽是王夫人的妹妹,兩人同輩,且情感親暱,沒有隔膜。第七回,周瑞家的送走了劉姥姥,向王夫人回話,一路追隨到梨香院,王夫人與薛姨媽正“長篇大套說些家務人情等語”。周瑞家的不好驚動,去了寶釵的屋裡。
年輕女孩在一塊會聊點針線活,看書、下棋。王夫人和薛姨媽人到中年,愛聊的便是家務人情。王夫人聊起來是“長篇大套”,周瑞家的都覺得插不進嘴,可見王夫人平時不是不說話,而是沒合適的場合。
王夫人的拙口笨腮,就是寶釵的藏拙守愚。王夫人延續了天性中謹慎內斂,並非個性轉變。
小說《紅樓夢》中,王夫人在結婚前、後的變化這麼大,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長子賈珠的早逝,沉重地打擊了王夫人
賈珠是王夫人的長子,“十四歲進學,不到二十歲就娶了妻生了子”,可沒想到竟然“一病死了”。
母親對太小的孩子,是很難產生什麼太深的感情的,而賈珠死的時候,已經是長到娶妻生子了,這對於王夫人來說,不啻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王夫人的信佛,大概就是從賈珠死的時候開始的吧。
“原來這老奶奶只有一個兒子,這兒子也只一個兒子,好容易養到十七八歲上死了,哭的什麼似的。後果然又養了一個,今年才十三四歲,生的雪團兒一般,聰明伶俐非常。可見這些神佛是有的。”
劉姥姥沒想到,她編的這個故事,深合了賈母和王夫人的心事,所以當劉姥姥臨走的時候,王夫人大手筆送了她一百兩銀子,還對她說了很多推心置腹的話,就是因為在王夫人的內心深處,她的喪子之痛,得到了劉姥姥的故事的安撫。
古時候大戶人家的丈夫,都是要有個三妻四妾的,如果正妻因為丈夫納妾而吃醋,那就是“不賢良”。王夫人是大家族出身的小姐,自然也想要一個賢良的美名,所以賈政就先後有了周姨娘和趙姨娘。
賈政很是喜歡趙姨娘,他幾乎每天都是在趙姨娘那裡歇息的,即使是有和王夫人在一起的時候,那也是因為兩人有事情需要商量。而且,兩人之間還完全是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絲毫沒有生活氣息。
無奈之下,王夫人也就變得越來越像個“木頭”了。
女兒元春雖然尊貴,但是王夫人身邊也少了一個知疼知熱的人
王夫人的第二個孩子,就是賈元春了,她被選入了皇宮,做了貴妃,可謂是光耀門楣,成了整個賈府的一個“靠山”。但是,這對於王夫人來說,卻是少了一個在身邊為她解憂釋懷的“小棉襖”。
就這樣,一個原先“著實響快,會待人,倒不拿大”的小姐,最後漸漸地變成了罕言寡語,一個像“木頭”似的王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