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薛定諤的科學

    鯨魚身上為什麼會寄生藤壺?

    藤壺的附著,還會增加鯨魚的重量,阻礙鯨魚的游泳速度。

    如果藤壺附著在魚鰭上,還會增加魚鰭的拍打能力,雖然這種能力對食肉動物有幫助,但是須鯨的食物主要是小魚小蝦,並且是依靠濾食獲取能量,因此增加的拍打能力並不能幫助鬚鯨進食。

    由此可見,藤壺對於鯨魚來說可謂是牛皮蘚一樣的存在。

    藤壺的危害

    不僅是鯨魚,許多海洋生物都飽受藤壺附著的煩惱,一些海龜由於游泳速度慢,甲殼粗糙,導致全身都被附著了藤壺。

    除了動物之外,人類也保守藤壺之苦。許多船隻在航行時,會因藤壺附著而增加重量,導致行駛速度變慢。還有一些重要的管道因藤壺附著而堵塞,以至於人們不得不經常更換。

    雖然藤壺的營養價值較高,且價格昂貴,但由於藤壺難以儲存以及難以商業化採割,所以目前藤壺只能作為當地美食,並不能為當地人們帶來大量經濟效益。

    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完全杜絕藤壺的方法,只能採取刷漆以及其他預防措施防止藤壺附著。

    總結

    其實藤壺之所以寄生在鯨魚上,是因為鯨魚面板較為粗糙,再加上鯨魚游泳速度較慢,適宜藤壺生存。而大白鯊游泳速度較快,很容易導致附著在大白鯊身上的藤壺被水流沖掉,因此大白鯊身上很少有藤壺。

    在我們看來,藤壺的生存給其他生物帶來了危害,妥妥屬於“害蟲”,但實際上,生物並沒有道德,它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自己儘可能地生活下去。從這方面看,藤壺做的非常出色,因為它們能夠適應不同的環境,生存範圍廣泛,不存在滅絕的危險。

  • 2 # 兔斯基聊科學

    在看一些關於海洋的紀錄片的時候,我們會看到鯨魚躍出水面的壯觀景象。體型碩大的鯨魚躍出水面,然後在空中翻一個身重重的砸向水面,激起一片浪花。

    對於我們看熱鬧的人來講,這種場面真的是非常震撼。但是對於鯨魚來講卻是這樣的內心獨白“我當時身上癢極了,躍出水面拍打一下水面,撓撓癢癢。”鯨魚躍出水面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它們身體的某些部位有一些密密麻麻的附著物,讓人看著非常的不舒服。

    這是附著物是什麼呢?它們是藤壺、藤壺是一種令鯨魚非常討厭的寄生物。它們有著堅硬的石灰質外殼卻不是我們傳統印象中的軟體動物。它們是一種節肢動物,跟蝦、蟹的關係更近一些。藤壺的幼蟲是一種只有1毫米左右的浮游生物,身上沒有堅硬的外殼,在海洋中隨波逐流。它們的幼蟲在經過幾個階段的發育後,就會為自己選擇一生的住所然後長成成年藤壺。

    如果這時候藤壺遇到了鯨魚就會在鯨魚的身上安家落戶,跟隨著鯨魚浪跡天涯。當然鯨魚並不會歡迎它們在自己的身上安家。藤壺會讓它們不舒服。因此這些體型巨大的鯨魚就會拍打水面,企圖清除掉身上的藤壺。

    那為什麼鯨魚身上會有這麼多的藤壺附著,而大白鯊上面就沒有呢?生物學家研究發現有這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一些種類的鯨魚游泳的速度比較慢,成了藤壺的理想附著場所。鯨類中的藍鯨和座頭鯨體型碩大,游泳速度都不快。它們就很容易被亭湖附著。像虎鯨這類的鯨游泳速度很快,身上就很少有藤壺附著。鯊魚也是同樣的道理。鯊魚的游泳速度也是非常快的。身邊的水流速度很快,藤壺不容易附著到它們的身體上。

    其次,鯊魚的面板很特殊。鯊魚的面板上佈滿了非常密集銼刀一樣的鱗片。這樣藤壺很難附著。鯊魚體型比較小,它們會通過相互摩擦身體來清理身上的寄生物。這樣鯊魚身上看上去就乾乾淨淨的了。

    而鯨魚的體型龐大無法有效的清除身上寄生物。身上的藤壺也就越來越多了。

  • 3 # 酷酷說電影

    我們都知道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當然大自然也孕育著非常多蓬勃的生命,但是每一個生命都具有其特點,這才顯得整個自然界五彩繽紛的。

    雖然說大自然的生物有多種多樣,但是我們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可以獨自存活的個體,而另外一種就是需要依靠其他生物來存活的附著體。

    說到這裡我們就得提一下鯨魚了,因為鯨魚身上可是遍佈著非常多的附著體,那麼為什麼鯨魚身上有這麼多附著物,而大白鯊身上卻是這麼幹淨呢?來看一下科學家是怎麼說的吧。

    其實有科學家就表示,鯨魚身上所附著的東西是一種叫做藤壺的生物,它的外形酷似植物,但它實際上是一種動物。

    而藤壺的繁衍方式是異體受精,他成年和幼年時期的外形是完全不一樣的,可以說它是屬於變態發育一類的。

    據說藤壺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可以四處遊動,而它遊動主要是為了尋找其可以依附的生物,就比如鯨魚的身體。

    等到藤壺找到了自己的棲息地以後,他就會立馬附著上去,而且身上還會分泌出一種很特別的黏液,而他可以死死的黏在生物的外表上面。

    要是被附著的生物在第一時間沒有發現並且把它處理掉的話,那麼這些藤壺可能就會陪伴著他一生了。

    而我們也知道鯨魚其實是一種獨居生物,所以他根本就沒有辦法找到其他同類來幫忙清理身上的藤壺,因此這些藤壺在他的身上可以說是越長越多。

    而想必很多人都挺好奇,那為什麼大白鯊的身上沒有這樣的藤壺生物呢?

    其實主要是因為大白鯊的面板相比於鯨魚來說是比較光滑一點的,而它的移動速度也非常的快,所以說藤壺想要在帶在大白鯊身上附著是不太可能的。

    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呢?

  • 4 #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大白鯊身上乾乾淨淨,鯨魚身上為何都是附著物?

    首先宣告一下,鯨魚不是魚,它只是一種哺乳動物!鯨身上的寄生物主要是鯨蝨和藤壺,無論哪種都可以看得人不由得一陣惡寒,或者密集恐懼症者一個噩夢,但其實關於鯨蝨或者藤壺都是一種共生關係,儘管它們不會為鯨帶來任何好處,反而某些時候可能會嚴重影響鯨的生存。

    關於寄生的鯨蝨和藤壺

    鯨蝨的體長大約是8毫米到20毫米之間,說是蝨其實更像一隻小螃蟹,外觀以淺灰色居多,身體扁平,尾部退化,末端有尾鉤,因此能緊緊依附在鯨的身上!

    鯨蝨有很多種,每種鯨蝨都有不同的寄主,有的喜歡寄生雄性,有的喜歡寄生雌性,一般的寄生位置會在鯨的傷口或者生殖器的褶皺、口腔邊緣、鰭褶,甚至鼻孔眼瞼,遊速比較慢的鬚鯨身上有超過十萬只鯨蝨,但速度比較快的齒鯨身上則會少一些!

    鯨蝨的食物為藻類和浮游生物,但鯨蝨一般不會對寄主健康造成影響。

    另一種毛骨悚然的寄生物-藤壺

    藤壺幾乎可以寄生在很多物體上,比如礁石和船底,還有浮木或者鯨的體表。藤壺並不是一種軟體動物,而是一種甲殼類動物,它有石灰質的殼體,在很長的時間內都被當作貝殼,但藤壺與蝦和螃蟹更親緣一些,是不是有點超出你的想象?

    藤壺是雌雄同體異體受精,受精卵孵化成無節幼蟲,此時和藤壺的形象可遠了去,甚至連生活方式都完全不一樣,它們會在海水錶層自由生活,幾天後成長腺介幼蟲,此時路過的一切物體可能都會遭殃,比如船舶或者漂浮的木頭,當然鯨是比較慘的受害者,因為它是活物!

    上圖是桶冠藤壺的成長過程,也就是在鯨體內不斷紮根和深入的過程,鯨的面板雖然很厚實,但再厚長了一大片這些東西也難受啊,所以鯨會躍出和拍打水面,甚至在礁石上蹭來蹭去,想要把這些討厭的小玩意兒清除!因此藤壺的一輩子就和鯨鬥智鬥勇!

    藤壺的兩層殼體之間夾雜的鯨的面板組織,也就是說在藤壺生長過程中已經徹徹底底的嵌入了鯨的面板深處,和鯨的面板組織已經緊密的結合在了一起,即使要拿工具也很難講藤壺撬下來,因此鯨想要通過拍打水面清理藤壺基本上是很難!當然也有偶爾成功的,比如下圖:

    粉色的鯨蝨和灰白色的藤壺

    上圖中鯨的面板區域性,有些灰白色的圈圈是寄生過但已經脫落的藤壺傷口,但更多的藤壺是難以脫落的!這些大部分部位對於鯨這種龐大體型的物種來說並沒有什麼關係,但如果藤壺寄生在鯨敏感部位時這個難受應該是無以復加的。

    藤壺這種看了毛骨悚然的物種卻是一種美食,基本上也不用處理,直接清水氽湯鮮吃即可,方法:水煮開,加點鹽和姜,直接放入藤壺煮一會即可出鍋,如果你喜歡就放點香菜和蔥點綴。

    鵝頸藤壺

    這是一種被形容為來自地獄的美味珍饈,它們有點像爬行動物的爪子,因此東亞人稱它們為“鬼爪螺”,歐洲人則稱呼它為“來自地獄的海鮮”,他們分別為龜足藤壺和鵝頸藤壺。

    龜足藤壺

    鵝頸藤壺

    鵝頸藤壺的味道極其鮮美,營養價值也比其它的海鮮要高,因此鵝頸藤壺可不便宜。當然能長在礁石上的也能長在鯨身上,只不過鵝頸藤壺寄生不如桶冠藤壺那麼多罷了,但仍然有相當案例。

    比較文明的寄生物中-印魚

    印魚的學名叫鮣魚,它的頭頸部有一個橢圓形的大吸盤,可以吸附在鯊魚和其他海洋生物身上週遊世界,這種共生其實已經很文明瞭,它只是來搭個便車,不會影響主人的身體健康,而且印魚身體修長,水下阻力極小,而且在很多時候它扮演的是一個清道夫角色,僅僅攝食寄主的牙慧而已,還能幫其清理身體外部的寄生物。

    為什麼鯊魚身上就沒有藤壺?

    前文說了遊速比較慢的鯨類藤壺寄生比較多,像鯊魚海豚類的幾乎就沒有,因為它們的遊速很高,比如座頭鯨的速度只有4海里/小時,海豚虎鯨時速高達20-30海里/小時,從無節幼蟲發展到腺介幼蟲準備寄生時,那速度太快根本就抓不住!

    而且在海豚這種高度社會化的種群中,相互清理也是非常自然的事,因此在這些物種身上我們找不到藤壺寄生,鯊魚獨來獨往,沒有朋友幫它清理了吧,但鯊魚的面板有盾鱗,它的各個齒突都向後伸出面板,齒突外披一層釉質,盾鱗和牙齒屬於同源器官。

    鯊魚面板的這個特質使得它遊速同樣跟高,而且表皮就像一層披甲,腺介幼蟲根本無從寄生,因此鯊魚也是能逃過這種寄生的物中之一。

    種花家是頂著一身雞皮疙瘩寫完本文的,希望各位看的時候不要渾身惡寒,想必大家比種花家的小心臟要大一些,看完肯定啥事都麼有!

  • 5 # 艾伯史密斯

    答:寄生在鯨魚身上的主要是藤壺(俗稱馬牙),藤壺是一種非常討厭的生物,雖然藤壺不直接從鯨魚身上吸取營養物質,但是它會對鯨魚造成嚴重的傷害和難忍的疼痛。鯨魚不是魚,而是一種哺乳動物,它沒有魚類那樣的鱗片,在面對藤壺的寄生時毫無辦法。

    藤壺

    在很多鯨魚的照片和視訊中,我們會看到鯨魚身上有很多附著物,有些甚至讓人觸目驚心,簡直就是密集恐懼症的噩夢,百度“藤壺”圖片都會出現下面提示,它們就是寄生在鯨魚身上的“牛皮癬”。

    藤壺是一種甲殼動物,經常附著在海邊的礁石上,也常附著於一些海洋動物身上,比如藍鯨、海龜等等,藤壺往往寄生在鯨魚有褶皺的地方,比如眼睛、鼻孔、生殖器的周圍,給鯨魚造成巨大的傷害和困擾。

    附著原理

    藤壺的幼體非常特殊,它無需進食,並用它的小觸角緩慢地運動,此階段內它的目的就是找到合適的附著物。

    一旦探尋到合適的附著物後,就會用觸角牢牢抓住附著物,再移動著選擇合適的附著位置,然後幼體第一觸角的附著吸盤就會分泌大量膠體腺,從而變成永久性附著,幼體再繼續變態為成蟲。

    附著因素

    很多因素都會影響藤壺幼體的附著行為,比如

    (1)水流速度,藤壺寄生在其他物體上,然後從水中吸收營養物質,水流過快或者過慢都不利於藤壺的寄生。

    (2)藤壺幼體傾向於寄生在桔色和綠色的物體上,不喜歡黃色的物體。

    (3)藤壺喜歡粗糙的表面,這樣有利於粘連的牢固性,幼體的觸角可以感知地形。

    (4)水溫在22~32℃之間時,藤壺的附著率最高。

    ……

    鯨魚

    對於鯨魚來說,尤其是藍鯨,在藤壺剛開始寄生時其實很容易被擺脫的,但是藍鯨體型巨大,行動緩慢,本身又沒有魚類那樣的光滑鱗片,所以成了藤壺的最佳寄生物件。

    藤壺一旦附著在鯨魚身上,就會把鯨魚作為永久的順風車,藤壺的壽命可達2~6年,即便是藤壺死亡後,其附著物也不會輕易脫落,這給鯨魚帶來巨大的傷害;鯨魚在疼痛和瘙癢時,會用力拍打水面,但是藤壺附著力非常強,這種方式很難把深入面板的藤壺擺脫掉。

    其他動物的應對策略

    海洋中有這麼多生物,為何藤壺在其他動物身上難以附著呢?

    因為大部分魚類擁有光滑的鱗片,藤壺無法進行寄生,而像大白鯊等魚類,由於行動速度非常快,不是藤壺附著的好物件。而像虎鯨和海豚這樣的高智商動物,其同伴會相互撞擊對方,然後把藤壺擺脫掉。

    對人類的危害

    藤壺不僅對鯨魚、海龜等動物造成影響,還對人類的生產活動造成危害,比如藤壺寄生在船底時,會增大船隻的阻力,藤壺還會寄生在鑽井平臺、海底光纜、以及科學儀器上。

    藤壺唯一的用處,就是可以作為一道美食,但是藤壺的附著力非常強,所以人類食用藤壺的量並不多。

  • 6 # 地理那些事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來了解一下題主所說的這些附著在鯨魚身上的到底是一些什麼東西,以及這些附著物為什麼對鯨魚的體表情有獨鍾,但是對大白鯊卻不怎麼青睞大白鯊。實際上附著在鯨魚身上的絕大多數是一種叫藤壺的生物。

    藤壺是什麼?

    關於藤壺這名字乍一聽感覺像一種植物,因此很多人以為這肯定是一種什麼海藻,但是實際上它是一種出了名的有著石灰質外殼的節肢動物,家住海邊或者去過海邊的朋友應該見過或者聽說過這種動物,有的人甚至將其稱之為“來自地獄的海鮮”,雖然長得像“鬼”卻異常美味,不僅富含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而且蛋白質含量也很高。

    藤虎俗稱“觸”或“馬牙”,在全球各個海域均有分佈,除了主要附著於海邊岩石或淺海礁石以外,一些鯨魚、海龜等海洋生物表面以及船體底部、跨海橋隧、海底光纜等均有附著,且常常形成密集的群落。

    藤壺神奇的繁殖現象

    藤壺是一種“神奇”的動物,雖然它也是一種雌雄同體的動物,但不同的是藤壺在生殖期間,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用能伸縮的細管將精子送入別的藤壺中使卵受精,也就是所謂的“異體受精”,而受精卵經過變態發育之後,便由幼體逐漸發育為藤壺成體。而且在熱帶海區由於海水溫度較高,藤壺一年四季均可繁殖,因此對於生活在低緯度沿海地區的朋友來說每天都可以享受這份天賜的美味。

    藤壺生活環境

    既然藤壺這麼會找宿主,為何只喜歡鯨魚卻不睬大白鯊呢?細細說來還是與藤壺的生活環境以及鯨魚等海洋生物的體表結構有關。

    上文中講到,藤壺通過分泌一種膠體將自己固定在附著物上,而要想成功將自身牢牢粘住,既需要膠體粘合度強,也需要附著物表面足夠粗糙,而且還不容易被清理。

    對比大白鯊和鯨魚的體表不難發現,大白鯊不僅體表明顯要光滑很多,而且大鯊魚個頭相當較小且遊速較快,因此不容易被藤壺分泌膠體粘住。而鯨魚不僅體表略顯粗糙,且體型要大,相當有利於藤壺的附著。

    通常情況下藤壺的幼蟲是可以自由遊動的,隨著逐漸變為成蟲就需要一個合適的附著體以便繼續生長,這時候藤壺就會從體內分泌一種膠體將自己牢牢粘在附著物上,從此與這個附著物“連為一體”過上“死宅”的寄生生活,自己不“走”卻能遊遍四大洋。

    危險的美味

    儘管對於咱們人類而言藤壺算得上是眾多海鮮品種裡的“極品”,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賣到幾百甚至上千歐元,但是由於這種動物的附著,往往會對咱們人類的生產活動帶來較大的危害,比如大量藤壺附著在船底,既加大了船體的重量增加了船體的吃水深度,增加了觸礁的風險,也由於船底變得粗糙增加了摩擦力降低了船舶的航行速度,而對於海底光纜等跨海工程來說也增加了整體質量和摩擦力,更容易受到海水翻滾衝擊的影響等等。

    為了降低藤壺附著對人類的影響,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對其加以清理,儘管年年如此卻暫時沒有有效的解決辦法,就船舶而言每次靠港或者出發前都需要對附著在船底的藤壺加以清理,否則就會越積越多且越來越牢固,最後變得更加難以清理。

  • 7 # 科學閏土

    鯨魚是由哺乳動物進化而來的,表面面板光滑沒有效有隔離保護層,使其經常成為其它生物的附著物件,鯨魚身上最常見的兩種附著物是藤壺和鯨蝨。

    藤壺是鯨魚最常見的外部寄生蟲,但藤壺實際上根本不是寄生蟲,藤壺和鯨魚往往有更多的共生關係。世界上有1220種藤壺,只有一小部分真正可以附著在鯨魚身上生活,無柄藤壺和橡子藤壺是最常見的,一頭健康的座頭鯨身上可能附著450公斤的藤壺。藤壺幼蟲漂浮在水中,最終附著在鯨魚身上,隨著鯨魚長大而長大。鯨魚會帶它們穿過通常充滿浮游生物的洋流,藤壺則伸出羽毛狀的過濾器來捕捉浮游生物為食。藤壺雖然對鯨魚沒有任何明顯的好處,但它們不像真正的寄生蟲那樣傷害鯨魚,除非鯨魚的呼吸孔周圍有高濃度的藤壺,則可能會阻止鯨魚呼吸。藤壺導致最常見的問題是藤壺死亡脫落或被刮掉後,它會使鯨魚的面板受到破壞,即使痊癒也需要數年時間。在某些情況下,藤壺的覆蓋實際上可以起到盔甲的作用,灰鯨在受到殺人鯨攻擊時,會翻身滾動,讓堅硬的藤壺抵擋其攻擊。

    鯨蝨是另一種鯨魚附著物,與藤壺不同,蝨子是真正的寄生蟲,它們聚集在傷口或疤痕周圍,以鯨魚的面板和受損的組織為食。鯨蝨的整個生命週期都在鯨魚身上度過,通過面板接觸從一隻鯨魚轉移到另一隻鯨魚,不能自由漂浮或游泳到達下一個宿主,鯨蝨可能在出生、哺乳或其他身體接觸期間從母鯨傳播到幼鯨。幸運的是,對於被鯨蝨感染的鯨魚來說,其他的生物會捕食鯨蝨,比如胡瓜魚就會捕食鯨魚身上的藤壺和鯨蝨。

    相比鯨魚,鯊魚面板上佈滿了細小粗糙的鱗片,鯊魚鱗片特別尖,摸起來很粗糙,鯊魚鱗片的粗糙紋理像砂紙一樣,在結構上與脊椎動物的牙齒同源,也叫皮質鱗突或者皮齒。皮齒可以抑制可能使鯊魚生病的微生物和有機體的生長,加強和保護鯊魚的面板免受傷害;當鯊魚在水中滑行時也能幫助魚的身體流線型,通過引導水通過凹槽,從而減少摩擦;此外,鯊魚甚至可以利用皮質鱗突攻擊獵物,使獵物流血後便於追蹤。

  • 8 # 小宇堂

    這個基本上就是因為鯊魚的體表都是滿滿的堅硬盾鱗,而鯨魚的體表直接就是柔軟的面板,這些面板直接由角質構成,沒太多保護,幾乎就是裸的。

    上圖:鯊魚和鰩魚的盾鱗

    鯊魚的盾鱗由基板、頸部和錶冠組成。 在每個盾鱗內有髓腔。盾鱗的主體由鱗本質構成, 它的尖端覆蓋著更硬的類似琺琅質的玻璃體結合蛋白。

    盾鱗起源於外胚層和中胚層,隨著它的發育,它突破外胚層並作為脊突出現。 當基板在中胚層中形成時,其基本的形態就已完備。 鯊魚在一生中會不斷替換盾鱗。

    上圖:鯊魚的面板和盾鱗的結構

    顯然這樣滿是“牙齒”的面板是不歡迎寄生蟲的,誰會把家安在牙齒上?!吸血鬼就更懂得牙齒的鋒利了。何況這些鱗就跟鯊魚的牙齒一樣可以不斷地替換的,如果寄生蟲在上面生了根,但過段時間又會隨著盾鱗脫落,這簡直太不可靠了。顯然鯊魚這種換鱗的策略對它的生活質量來說簡直是一種福音。

    上圖:鯨魚面板剖面圖

    但鯨魚皮就不一樣了,鯨魚的表皮那真的叫營養豐富口感細膩,以至於愛斯基摩人把鯨魚的皮當零食吃——豐富的脂肪和維生素,滿滿的正能量,怎麼能叫寄生蟲不愛呢?肥沃的土壤上“莊稼”總會長得更好,當然野草長得也很繚亂。

    這一切源於鯨魚皮下厚厚的脂肪,人類跟它們比是太過於精瘦了。而且跟海豹、海獅等其他海生動物不同,鯨魚的體表是沒有毛的。因此又少了一層對抗寄生蟲的屏障。

    有人問海豚的體表為什麼沒有寄生蟲?

    這是因為海豚的面板的生長速度比我們快9倍。大約每兩個小時就會更換一整層面板。這種快速的面板再生有助於保持海豚光滑從而提供完美的流體動力學,當然也阻止了寄生蟲來安家。而海豚的面板上還有微小的起伏,這可以幫助它們更快地遊動,同時也讓寄生蟲很難落腳。

    然而海豚表皮如此乾淨光滑的真正祕訣其實在於它們的面板能夠分泌一種特殊的凝膠,這種凝膠可以抵抗藤壺及其附著生物,也就是說海豚的體表有一層他自己分泌的天然“護膚液”,太滑讓寄生蟲抓不住。就算有某些生物確實能夠錨定在海豚的面板上,其皮下的油脂還含有可以攻擊寄生蟲的酶,讓寄生蟲吃一口就得懷疑蟲生了。

    總結

    是表皮結構決定了寄生蟲的胃口,但體型也成為了寄生的條件之一,睡榻之側豈容它蟲酣睡,正因為大部分寄生蟲對於體型巨大的鯨魚來說並非致命威脅,這也是鯨魚並未進化出對抗寄生蟲的面板結構的原因之一。而海豚和鯊魚則很可能已經過了那個階段——一個自帶免疫天然抗寄生蟲,幾億年來無視寄生蟲的問題(但鯊魚的眼睛裡面是會張寄生蟲的);另一個可能早已經升級到最新的抗寄生蟲版本了,不升級只有被淘汰。這就是進化的力量。

  • 9 # 小二B

    強迫症的我真想給它一個個掰下來,處理的乾乾淨淨,看的人手癢,這種東西很討厭,甩都甩不掉,如果我身上有這東西,我一定讓他死無葬身之地

  • 10 # 小童哥後面還有

    鯊魚有鱗片,更新換代快,不斷脫落又生長,藤壺剛附著又脫落了。而且更重要的原因是鯊魚的呼吸方式,大多數鯊魚需要不斷遊動讓水流經過腮來呼吸,鯨魚靜止不動在水面也能呼吸,鯊魚平均遊速快於一般鯨魚,速度快藤壺也難以附著……船隻也只有長期停泊之後才容易長藤壺,一個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季天氣越來越炎熱,古人怎麼避暑?有什麼詩詞可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