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奇正相諧
-
2 # 風中追風不回頭
關於頑劣這個定義是什麼情況下來說有不同的溝通辦法。
如果在家中,表現異常活潑,且淘氣愁人的孩子,夜變反而覺得這並非是壞事,畢竟之所以稱之為孩子,就是還不能通達事理,稚氣未脫吧?
時間和經歷會讓孩子成熟,我們所要保護的僅僅是讓這棵小樹苗在成長過程中不會扭曲,至於是怎樣型別的參天大樹,就留給他自己吧。
以我自身來舉例,我少年時光可謂是惹禍精,出了名的淘氣鬼,人見人愁的熊孩子...
小時候有次和家人逛建材城,看到人家擺出來的樣品地板展示牆,家人都在打量建材,我呢?瞅瞅東摸摸西,嘩啦一下,給人家搬掉一塊地板,接著整面展示牆轟然倒塌。全場鴉雀無聲,我也是呆若木雞...
好在父親眼疾手快,三步並作兩步把我抱起,一句話都沒有說,只是徑直走向經理,立馬賠禮道歉,告訴他我還小不懂事,這是父親的失責,並表示麻煩算一下損失多少,如數賠償,這才了事...
而在此之前我還並未當做一回事,誰知道,剛回到家,父親就把我放在凳子上,直直的盯著我的眼睛,讓我我有些害怕,一字一句的跟我說,“打壞東西做錯事,爸爸可以替你道歉賠錢,但重要的是你自己還不知道你錯了,這是我的錯,所以這次爸爸替你受罰,希望你記住!”話很輕,但對於當時年少的我,卻異常沉重,彷彿鉛球砸進棉花堆,無聲且有力。
父親抽出竹條,狠狠地抽自己的手,打了多久我不記得了,打了多少下我也不記得了。
但對於一個八歲的孩子,第一次感受打在他身,疼在我心的感覺,這輩子都會記憶猶新...我哭著保證以後會聽話,會懂事,讓父親不要再打了......
時間過去很久了,父親也離開我十四年了,我無比懷念有父親教我做人做事,學著擔當的那段短暫時光,
也許也就是從父親離開我之後我就不在頑劣了,也許是從父親自罰之後我就不再淘氣了。
...
如今的我規矩做人,朝九晚五,那些年少淘過的人,闖過的禍,也成了家人相聚杯觥交錯上的笑談了......
今天有感而發內容有些偏題了。但夜變要表達的是,重點在於孩子的頑劣是哪個方面。
有些自身性格的突出,個人特點的不足,應該適當放縱,助其完善。有些品質上欠缺,道德上的較差,應趁著孩子還是孩子,所以無則未雨綢繆防患未然,有則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回覆列表
告訴他們:他們現在的“為所欲為”只是暫時的,因為父母給他們遮風擋雨只是暫時的。當終有一天獨自面對生活時,那麼,現在所謂的“頑劣”勢必會成為以後“不懂得且不會尊重別人”的習慣,習慣養成自然,想改,一時半會兒又改不了。更為關鍵的是:習慣一旦形成自然,好多人,連錯誤都認識不到,更不要說去改毛病了。那麼,到時,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