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譯文
其一
赤手空拳,難酬報國雄心;
遇見朋友,只能流流眼淚。
日思夜想,一心恢復中國;
弱肉強食,古今不免同慨。
天顏不遠,還能盼望得見;
蒼蒼者天,可能預見未來?
朝朝暮暮向南膜拜禱告,
但願重見大宋旌旗回來。
其二
有樁心事久久未能忘懷;
一提起來,就要心酸淚零。
胡人雖然暫時佔領此地,
我到死了還是宋朝臣民。
讀書半世,有甚功名成就?
世亂如此,報國竟無一人!
看到荒城梅花已經開放,
使我慚愧白白又過一春!
簡析
這兩首詩寫在元兵侵陷蘇州的第二年,那時作者正在蘇州。德佑是宋恭帝的年號,做詩時恭帝還在臨安(同年臨安淪陷,南宋滅亡)。他在這兩首詩中抒寫了國土淪陷後心中的痛楚、悲酸和未能為國盡責的慚恨,表現了對國家、民族的強烈責任感和堅貞不渝的民族氣節。國土淪陷是他心中永遠的痛,一介文弱書生,何以報國?“讀書成底事,報國是何人?”並非只是徒喚奈何之嘆,也並不僅僅只是無力報國的慚愧和遺憾。他以他手中的筆,抒寫他的情感、信念和氣節,為未來埋下了希望的種子。
參考譯文
其一
赤手空拳,難酬報國雄心;
遇見朋友,只能流流眼淚。
日思夜想,一心恢復中國;
弱肉強食,古今不免同慨。
天顏不遠,還能盼望得見;
蒼蒼者天,可能預見未來?
朝朝暮暮向南膜拜禱告,
但願重見大宋旌旗回來。
其二
有樁心事久久未能忘懷;
一提起來,就要心酸淚零。
胡人雖然暫時佔領此地,
我到死了還是宋朝臣民。
讀書半世,有甚功名成就?
世亂如此,報國竟無一人!
看到荒城梅花已經開放,
使我慚愧白白又過一春!
簡析
這兩首詩寫在元兵侵陷蘇州的第二年,那時作者正在蘇州。德佑是宋恭帝的年號,做詩時恭帝還在臨安(同年臨安淪陷,南宋滅亡)。他在這兩首詩中抒寫了國土淪陷後心中的痛楚、悲酸和未能為國盡責的慚恨,表現了對國家、民族的強烈責任感和堅貞不渝的民族氣節。國土淪陷是他心中永遠的痛,一介文弱書生,何以報國?“讀書成底事,報國是何人?”並非只是徒喚奈何之嘆,也並不僅僅只是無力報國的慚愧和遺憾。他以他手中的筆,抒寫他的情感、信念和氣節,為未來埋下了希望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