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安安爸爸聊教育
-
2 # 先生634
我從教多年,透過多年的教育的實踐體會到,有什麼樣的環境就造就出什麼樣的人。孟母三遷的故事在說明,一個人的成長與環境密不可分。現實生活中,如文藝世家,教育世家等等,這些鐵的事說明環境是夠改變人的。再如,好賭博的人的後代也易喜歡那種遊戲。我相信環境的影不可小覷。做為老師,主觀上都願意把學生培養成國家的有用之材。如何把學生培養好,教育好,並不那麼簡單。特別是今天的學生在犯錯誤時究竟該不該適當懲罰呢?這要因人而異。有的學生自我修復的能力強,只要擺事實,講道理就可以有事伴功倍的作用。對於那部分頑劣的學生也要儘量,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儘量減少懲罰。做為一個老師,既使不打罵學生,但是也必須嚴格要求。這是對學生負責,也是對社會負責,對家長負責。如果不嚴格要求,學生一旦養成渙散的不良習慣,那將是遺害無窮。給學生培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將是受益終生。對於學生既使不打不罵,但是也必須嚴格要求。
-
3 # 語文溜溜老師
打罵更多的是自己情緒的失控和對孩子無能為力的表現。要培養孩子,更多的還需要尊重和以身作責的引導,原生家庭很重要,老師很重要。
-
4 # 道化萬法
首先申明一點,教育領域沒有絕對的真理。不打不罵養不出好孩子絕對不是完全正確的。
為什麼呢?
因為孩子是不同的。有些孩子剛硬,承受力強,很多時候口頭教育根本起不到作用(一個經常欺負同學的孩子靠口頭訓斥能改正的成功率似乎不大)。但有些孩子比較懦弱,犯了無心之失的錯,在自己已經很難受的情況下,家長不必嚴苛對待。
-
5 # 流浪小夜曲
因人而異吧,不同的教育物件實用不同的方法。僅從結果來看,對個別的學生而言,適當懲罰又有何妨?我相信絕大多數家長認同這樣的看法,當然適當是關鍵,必須把握好尺度,。因人而異很重要,對內向,自尊心很強的學生絕對不能用這樣的方法,否則適得其反。
-
6 # 重返本真
我個人認為,對犯錯誤的孩子進行適當的懲戒是必要的。但懲戒的手段,並不只是所謂的打罵。兵法有云,不戰而屈人之兵乃上策!教育孩子的本質目的,是透過引導其思想和思維,規範其行為和行動,從而達到使人得體適當,成長成熟。打罵是一種低層次的教育手段,在特定情況下可以產生直接的效果,比如在孩子觸犯基本安全規則的情況下,適當從重懲罰(包括適度打罵)我個人覺得是有必要的。再比如孩子對老人大不敬,做父母的絕不可以坐視不理,可以採取嚴厲措施,當然孩子父母也一定要孝敬自己的父母。
另外一個方面,不支援打罵,絕不是同意放縱孩子。千萬不要溺愛孩子,常說慣子如殺子,過度關愛也成為一種傷害。
愛是一種本能,學會愛才是一種智慧。
回覆列表
我是不認同這種觀點的。或許在這種觀點支援下,確實造就了一批所謂的人才,甚至這樣造就出來的人才也支援這種觀點,但是至少我不羨慕。
我曾經是老師,現在是家長,不管從哪個角度出發都希望孩子能成才,可是我不喜歡用打罵來達成目標。當老師的時候,我也會有些小動作,也會實行所謂的小懲大誡,和孩子約定好:什麼情況下,打孩子手板幾下。但是隨著從教時間越來越長,我慢慢放棄直至不用。為什麼呢?因為害怕被舉報嗎?不是。我漸漸形成另一種觀念:依賴這種手段,對孩子對自己的心理都會產生不良的後果,採取的手段越極端,越說明自己在教育形式手段的匱乏,越說明自己和孩子的溝通上的無能。有人習慣給這種觀點扣“快樂教育”的帽子,似乎“快樂教育”是個貶義詞,殊不知這些人對“快樂教育”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上。相信我,彼此愉悅的狀態下,學生和老師迸發出來的學習積極性遠比高壓下的被動學習高得多,我實踐了十幾年,並不覺得打罵是自己需要恪守的黃金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