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2
回覆列表
  • 1 # 冰砂884

    駢體文

    駢體文講究對偶,多用四、六字句,兩句兩句成文,好似兩馬並駕,故稱“駢文”或“駢體文”。駢體文的主要特點有三:其一,著意對偶,辭藻華麗。即所謂“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情必極貌以寫物,辭必窮力而追新”(《文心雕龍·明詩》)。其二,講究平仄、聲律,即所謂“善識音韻”、“皆逐宮商”(《南史·陸厥傳》)。如:“將軍一去,大樹飄零;壯士不還,寒風蕭瑟。荊璧睨柱,受連城而見欺;載書橫階,捧珠盤而不定。鍾儀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孫行人,留守西河之館。”(庾信《哀江南賦序》)其文四、六字句交錯對偶,平仄相對,聲韻鏗鏘,具有形式美和音樂美。其三,多用典故,引古類今。即如以上引文所見,皆一句一個典故,或正用其意,或反用其意,旨在以古例今,引古道今。

    散體文

    散體文的特徵:(一)在句式上,散體文的基本特徵是散行單句,並不特意追求排偶;雖也講究文句的整飭,或用排偶,但僅如點綴而已。從整體上看來,是以散行單句為主的。(二)在語言上,散體文並不特別講究平仄和聲律,不受韻律的約束。在散文發展的早期階段,如先秦散文中,雖有韻散不分的現象;但隨著散體文的發展成熟,韻散不再相雜。於是散文與韻文判然劃境,自成一體。就語言文采而言,散體文崇尚樸質平易,所謂“況乎文章,述志為本”(《文心雕龍·情采》),所以強調“辭達而已矣”(《論語·衛靈公》),並不著意於鋪採摛文,追求“繡虎雕龍”似的華麗辭采。(三)在表現手法上,散體文以敘事說理為主,不以鋪陳描繪為能事。雖也往往熔史入文,以古鑑今;但其“明理引乎成辭,徵義舉乎人事”,旨在“據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文心雕龍·事類》),並不像餖飣似的堆砌典故。這是它區別於駢體文的顯著特點。概而言之:以散行單句為主,不重排偶,不拘韻律,不雕章琢句、鋪採摛文,不著意堆砌典故,可以說是散體文在體式上的主要特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脖子爛了咋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