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的“地上懸河”也是逐漸形成的。人們大規模修築黃河堤防活動,黃河洪水被歸入固定河槽,但黃河的泥沙也在兩岸大堤之間年復一年地淤積下來,河床不斷抬高,人們再加高堤防,形成惡性迴圈。漸漸的,河床高出民居,形成名副其實的“地上懸河”。
黃河,全長5464千米,流域面積752443平方千米。世界第五大河,中國第二長河。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自西向東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黃河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黃河裡到底有多少沙子?
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無論年輸沙量,還是平均含沙量,黃河在世界江河中都名列第一。進入黃河下游河道的泥沙,平均每年高達16億噸,平均含沙量為每立方米35千克,相當於1噸黃河水裡面就有35千克泥沙。中游黃土高原是泥沙主要來源,黃河流經黃土高原,每遇暴雨,造成嚴重水土流失,大量泥沙匯入黃河,特別是黃河中游的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河口鎮至河南孟津,這一段黃河水中多年平均含沙量高達每立方米128千克,一噸河水中竟有128千克泥沙,為全河最高的地區,是黃河的主要產沙區。龍門至潼關區間,多年平均含沙量也達到每立方米53.8千克。從泥沙淤積分類看,黃河下游河床淤積的主要是粒徑大於0.05毫米的泥沙,雖然只佔總來沙量的1/5~1/4,但淤積量卻佔下遊河道總淤積量的一半左右。由於河床多年淤積抬高,黃河下游已成為地上河。
遊人在黃河邊玩沙子
黃河下游怎麼會變成“地上懸河”?
黃河的“地上懸河”也是逐漸形成的。早期,黃河下游河道在平原遊蕩漫流,形成多股河道,故有“九河”之稱。春秋戰國時期,由於鐵製工具的普遍使用,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人們開始向黃河要耕地,進行了大規模修築黃河堤防活動,黃河洪水從此被歸入固定河槽,但黃河的泥沙也在兩岸大堤之間年復一年地淤積下來,河床不斷抬高。到了西漢末年的公元前6年前後,黎陽(今河南浚縣)附近河床已高出民居,形成名副其實的“地上懸河”。
黃河成為“地上懸河”後,決口、改道頻發。據史料記載,從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00多年中,黃河發生決口的年數有543年,決口的次數高達1590次,改道26次。最近的一次黃河大改道發生在1855年(清咸豐五年),改道前黃河下游經江蘇阜寧流入黃海,改道後黃河衝破原有河道,改東北走向,在山東境內借大清河流入渤海。1949年以來,先後多次全面加高培厚黃河下游堤防,“地上懸河”雖沒有出現決口、改道事件,但黃河下游兩岸大堤之間己淤積了近100億噸泥沙,河床平均抬高2~4米,平均高出背河地面4~6米,最高達10米以上,成為一個巨大的隱患。
黃河的“地上懸河”也是逐漸形成的。人們大規模修築黃河堤防活動,黃河洪水被歸入固定河槽,但黃河的泥沙也在兩岸大堤之間年復一年地淤積下來,河床不斷抬高,人們再加高堤防,形成惡性迴圈。漸漸的,河床高出民居,形成名副其實的“地上懸河”。
黃河,全長5464千米,流域面積752443平方千米。世界第五大河,中國第二長河。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自西向東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黃河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黃河裡到底有多少沙子?
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無論年輸沙量,還是平均含沙量,黃河在世界江河中都名列第一。進入黃河下游河道的泥沙,平均每年高達16億噸,平均含沙量為每立方米35千克,相當於1噸黃河水裡面就有35千克泥沙。中游黃土高原是泥沙主要來源,黃河流經黃土高原,每遇暴雨,造成嚴重水土流失,大量泥沙匯入黃河,特別是黃河中游的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河口鎮至河南孟津,這一段黃河水中多年平均含沙量高達每立方米128千克,一噸河水中竟有128千克泥沙,為全河最高的地區,是黃河的主要產沙區。龍門至潼關區間,多年平均含沙量也達到每立方米53.8千克。從泥沙淤積分類看,黃河下游河床淤積的主要是粒徑大於0.05毫米的泥沙,雖然只佔總來沙量的1/5~1/4,但淤積量卻佔下遊河道總淤積量的一半左右。由於河床多年淤積抬高,黃河下游已成為地上河。
遊人在黃河邊玩沙子
黃河下游怎麼會變成“地上懸河”?
黃河的“地上懸河”也是逐漸形成的。早期,黃河下游河道在平原遊蕩漫流,形成多股河道,故有“九河”之稱。春秋戰國時期,由於鐵製工具的普遍使用,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人們開始向黃河要耕地,進行了大規模修築黃河堤防活動,黃河洪水從此被歸入固定河槽,但黃河的泥沙也在兩岸大堤之間年復一年地淤積下來,河床不斷抬高。到了西漢末年的公元前6年前後,黎陽(今河南浚縣)附近河床已高出民居,形成名副其實的“地上懸河”。
黃河成為“地上懸河”後,決口、改道頻發。據史料記載,從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00多年中,黃河發生決口的年數有543年,決口的次數高達1590次,改道26次。最近的一次黃河大改道發生在1855年(清咸豐五年),改道前黃河下游經江蘇阜寧流入黃海,改道後黃河衝破原有河道,改東北走向,在山東境內借大清河流入渤海。1949年以來,先後多次全面加高培厚黃河下游堤防,“地上懸河”雖沒有出現決口、改道事件,但黃河下游兩岸大堤之間己淤積了近100億噸泥沙,河床平均抬高2~4米,平均高出背河地面4~6米,最高達10米以上,成為一個巨大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