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散打據說是從傳統武術裡拆出的格鬥術,為什麼最後只採用直勾擺鞭四種拳法?是戴拳套的原因嗎?

20
回覆列表
  • 1 # 傳統武術習練者

    1999年前身是“散手”,99年正式分離改稱“散打”之後經多年發展吸收各種格鬥技術化為已用,其中有拳擊技術,但非拳擊

  • 2 # 張安邦

    散打早期的有被稱為“拳擊加摔跤”,這個不是空穴來風,散打是項運動,不是一個武術流派,不是一個創始人或幾個創始人的專案,是一個集體智慧結晶的專案。最早參與散打運動研創的前輩有很多是拳擊和摔跤出身,當然無一例外,他都是傳統武術啟蒙的。

    散打拳法像拳擊拳法,我們找到了根源,但是並不完全等同拳擊,有很大的區別。拳擊的拳法銜接的還是拳法,或者身法、步法,散打的拳法可以作為腿法之後距離拉近之後補擊,也可以作為摔法拉開之後距離的拼拳,所以拳法的訓練和實戰都跟拳擊有很大的區別。

  • 3 # 西蜀抱朴精舍

    當今擂臺賽上的散打招式也就是直拳、擺拳和鉤拳,傳統武術打法招式已經基本上看不到了。當然,這有可能是為了符合規則,還有就是這三招簡單,易掌握,似乎又很見效。許多傳統武術打法似乎都不符合擂臺賽規則,如“收襠腿踢下身;鏢掌劃眼球;雪花蓋頂擊腦頂門;迎風掃雪擊小腦杆;張飛飲酒擊喉頭”等等,都是殺招。更不用說“千斤砸、鐵門坎、黑虎掏心、踏破山河”這些狠招。傳統武術套路中含藏有大量的精妙打法,實用時需要稍微改動,一般人破解不了這些打法,便將套路貶為“花架子”。我在《鄭德卿老師傳承——趙門武術》一書中隨意列舉了二十來個打法大多數都能在套路中尋見影跡。現在不僅擂臺賽上基本上看不見傳統武術特色的打法,就是那些稱為“大師”的較技中也基本上看不到傳統武術的打法,由此這些人稱為“傳武大師”似乎也名不符實。

  • 4 # 醉裡尋仙

    散打確實脫胎於中國傳統武術,雖然拳法以直襬勾為主,腿法就是踢踹鞭,但是充分吸收了武術中踢打摔拿的技法。不過單就實戰技擊而言,傳統武術已經沒辦法與現代搏擊抗衡。首先傳統武術流傳至今,由於社會環境的變遷,已經從殺人術變成了健身操。而散打除了身體素質要求,主要訓練目的就是搏擊,以最簡單直接的進攻打倒對方,訓練以爆發力、速度、反應、距離感……為主。所以兩者一進一退,就是武術打不過搏擊的根本原因!

  • 5 # 俠客邢

    傳統武術裡面有大量的掌法、指法,帶上拳套後全部沒用了。需要用手抓的擒拿法和摔法也基本上沒有了。只有使用手臂箍抱和掃踢破壞下盤的摔拿被保留了下來。

    理論上允許掌跟擊打的話掌法應該還是可以用上,但是可能是出於防止受傷的考慮,加上價效比不高,掌跟擊打沒有被允許,其實傳統武術裡的掌法很多時候也不是因為掌法攻擊力高,而是因為在無防護的情況下掌法不容易受傷,好練,而且容易轉變成爪法、指法、拿法,所以受歡迎,帶上拳套後這種優勢也不存在了。

    理論上即使有拳套,鳳眼拳隔著拳套也能發揮作用,但是估計也是因為價效比不高還容易受傷,所以也沒有應用。

    散打也有膝肘技術,但是在散打裡面大多數的比賽是不允許膝肘的,最初的理由很搞笑,玩膝肘不夠練泰拳的打,所以乾脆禁止了防止丟人。

    另外有些早期的散打比賽是禁止連續重拳擊打的,因為開放這個的話就打不贏拳擊運動員了,也很搞笑。

    我看到很多人都拿這個問題趁機黑傳武,以及宣傳散打跟武術沒關係,散打就是拳擊加個腿之類的觀點,其實上面的兩個缺陷也是傳武的缺陷,傳武有膝肘技術,但是很多時候是禁用技術,大概是因為在古代無防護的條件下膝肘技術比拳腳摔拿更難控制,容易在切磋和訓練的時候受傷,所以並沒有很好地發展,而且確實也比較少,實戰使用的經驗也不足,連續重拳相關技術研究不足也是因為傳武追求發整勁,追求一擊制敵,過分重視一擊的威力,而輕視甚至蔑視快拳的打法。

    傳統武術還有大量接手技術,以連消帶打為自己最主要的特色,這是試圖把摔法、內圍技術和拳腳打擊技術相融合,使其訓練更接近的嘗試,不得不說,從這種訓練特色中衍生的散打快摔技術算是散打比較先進的地方,也是早期中泰對抗中中方比較佔便宜的地方,早期中泰對抗比賽常見在泰方的主場就開放膝肘,禁止摔跤,也是因為當時泰方在摔跤方面玩不過中國運動員。然後結合上一段,到了中國主場就禁止膝肘,開放摔跤了。這種狀態持續了好幾年,雙方賽事組織方也表示理解,因為大家都有民族主義方面的需求。後來泰中國人的摔跤技術上來了,中中國人的膝肘技術也改善了,近年來就越來越多都放開的比賽,從觀賞性的角度來看也確實更好看。

    對散打快摔貢獻最大的不管從技法本身還是歷史淵源上看應該都是中國跤,但中國跤算不算傳武存在爭議,因為中國跤的形式太不傳武了,不練套路,訓練系統從清朝開始就類似現在的日本柔道了。我個人看法是中國跤的技法有吸收滿族和蒙古摔跤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來自中國傳統武術,中國本身就有很長的摔跤傳統,其職業化成型時間應該可以追溯到清朝早期,比八卦掌之類的武術成型時間還早,我認為稱其傳統沒什麼不行的。另外從技法上看,中國跤的技法和柔道的站立技法幾乎可以一一對應,技術細節的不同基本上只是來自於跤衣不同以及中國跤不進地面。

    至於散打的拳法像拳擊,除了前面知友的答案提到的拳擊大佬王守忻以外,梅惠志大佬也是拳擊高手,李寶如等一票北京的中國跤大佬也意外地很喜歡拳擊而且對拳擊很熟悉,當時的中國搏擊界拳擊基礎相當的好,很多地方有拳擊隊,很多體校開拳擊課,可能是受前蘇聯影響,散打訓練受拳擊影響就完全不稀奇了,而且是從形成的早期就受拳擊影響。

  • 6 # 武道百科

    早期的散打確實從傳統武術分離出來的,像散打的早期創始人之一梅惠智先生,早期的國家武警散打隊主教練佟慶輝先生都傳統武術出身,也培養出了好多散打名將。早期的散打拳法為拋拳,(拳擊直拳)抄拳,(拳擊勾拳)慣拳,(拳擊擺拳)。近年來隨著和國外的各種武術切磋交流,中國散打也在不斷的吸取國外武術的精華!相比拳擊,散打的拳法動作大,防守差!這也是中國散打名將和國外高人交手屢被ko的原因。所以現在的散打選手也在學習拳擊的拳法,好多專業散打隊都聘請的是拳擊教練教拳法!兩者相像就不足為奇了。

  • 7 # 閒人部落

    傳統武術的很多拳法是兵器演變而來,兵器大多是腰部出擊腰部發力 沒有雙手護頭的架勢,現代搏擊運動以打擊頭部為主,所以任何一項現代搏擊運動都要雙手護頭,雙手護頭的架勢 那就是以拳擊的方法最實用合理 所以散打運動員也得采用拳擊方法 但也有自己的特點 比如轉身鞭拳

  • 8 # 小牛98618

    散打確實脫胎於中國傳統武術,雖然拳法以直襬勾為主,腿法就是踢踹鞭,但是充分吸收了武術中踢打摔拿的技法。不過單就實戰技擊而言,傳統武術已經沒辦法與現代搏擊抗衡。首先傳統武術流傳至今,由於社會環境的變遷,已經從殺人術變成了健身操。而散打除了身體素質要求,主要訓練目的就是搏擊,以最簡單直接的進攻打倒對方,訓練以爆發力、速度、反應、距離感……為主。所以兩者一進一退,就是武術打不過搏擊的根本原因!

  • 9 # 福州禪武

    拳擊的拳法在世界搏擊界中是最優秀的技術。

    散打技術不僅是傳承了傳統武術中的一部分技能,還對世界各國搏擊技術進行大膽的借鑑,攝取其中的有益成分,甚至是具體的實用技法,使現代散打運動形成現今流行的模式,這是客觀存的現實。

    拳擊發展的歷史在所有搏擊中,是最為成功的商業賽事,也是專注於雙手的格鬥術,自然它的精細,精妙在同行中是最優秀的。因此散打向拳擊學習也是自然的事情。包括泰拳也有學習了拳擊的規則和拳法。

    其實從現代的運動訓練學研究表明,直、擺、勾是最經濟,合理,快速的拳法。它非常符合肌肉的工作原理,

    1、核心肌群先行,以穩定軀幹。

    2、大塊肌肉(大肌肉群)優先於小塊肌肉進行發力;

    3、近軀幹肌肉優先於遠軀幹肌肉進行發力。

    而有些拳術雖然看起來威力十足,但仔細用解剖學的原理看,就顯得有些弱,例如劈掛拳,詠春拳,有很多動作就是小肌肉帶動大肌肉,包括李小龍的翻背拳,實戰有用,但不會是主流的技術動作。這是人體慣性引數模型。大肌肉推動小肌肉肯定比小肌肉帶動大肌更有破壞力。

    動態圖片中詠春拳餘昌華的這種動作就是小肌肉帶動大肌肉,力量不大,動作幅度也過長,不便於防守。相比散打的拳法,拳擊的拳法就力量小很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優衣庫的服裝和H&M的服裝相比,哪家的質量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