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中華藝術風采

    辛亥革命後,南京臨時政府推行新曆,把元宵節定在1月15日。舊曆的正月十五,和新曆的1月15日,看似差不多,實則有大不同。轉眼到了1912年。這一年如何歡度元宵,對南京臨時政府是個大考驗。

    這個新曆1月15日,按照舊曆來算,只是舊曆十一月的月底。因此,本來是人月兩團圓的日子,結果只有一鉤彎月,大煞風景!沒有滿月的第一個新曆元宵節,更出現了冰火兩重天的尷尬景況。

    所謂冰火兩重天,是指南京政府的倡導,和民間的情況形成了截然對比。為了隆重慶祝新曆的第一個元宵節,南京臨時政府組織了很多遊行節目,有提燈隊,有舞龍舞獅,等等。但與此同時,百姓們對此卻反應冷淡。甚至,很多人根本都不知道那天是元宵節!

    新曆的元宵節備受冷遇,與南京臨時政府的不顧時令密切相關,離舊曆除夕還有一個多月,就張羅著過元宵,這顯然有違常理,也與民眾根深蒂固的民風習俗大相徑庭。

    這民國建立後的第一個元宵節,非但未如南京臨時政府預期,成為新時代的重要節日,反倒流於混亂。各種生意上的結賬,糾結在新曆和舊曆之間,不少人渾水摸魚,讓形勢更加不堪。

    而這民國第一個元宵節,也成了笑柄。

  • 2 # 詩意隴南

    這天的主要習俗是:食燈圓。舉行賽燈大會。舉行鄉飲酒,席間歌鹿鳴三章以侑飲。舉行上元宴,有宗祠者集族人在祠宴 飲,社團集合同志舉行元宵會。鄉長前往添丁最多之家祝賀,男女主人招待, 並抱小孩出迎。晚間舉行燈會,放河燈。農家以蘆葦作火把,往來照耀田間。兒童跳百索,放燒火。婦女做紀念紫姑或七姑娘的遊戲。後面具體介紹山西平定、河南?源、浙江杭州、四川合江、貴州貴陽、廣東廣州和廣西同正等地的元宵節習俗。

  • 3 # 不小先生

    1、在民國初年時,竊國大盜袁世凱把元宵稱之為湯圓。他認為“元宵”與“袁消”諧音,對自己不利,於是在1913年元宵節前下令將“元宵”改為“湯圓”,並且下令沿街不許叫賣元宵。   2、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元”,指第一、開始的意思,如每年1月稱做元月;“宵”,夜,春宵、通宵。另外,這一天又叫上元節、燈節。每逢這天,許多人家都掛起五彩繽紛的花燈,而表示吉祥的食品“元宵”更是人們餐桌上必不可缺的美食。   至於為什麼正月十五吃元宵,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史料記載的 ,公元前180年漢文帝劉恆與大臣周勃、陳平等平息了呂氏家族叛亂,這天恰是正月十五。劉恆為慶祝勝利,大赦天下,與民同樂,於是把這天定為元宵節,家家戶戶吃一種用糯米做成帶餡的球形食物,寓意閤家團圓。   另一種說法則是民間傳說:春秋末年,楚昭王在歸家途中發現江中漂浮著一個白色圓物,令人撈起後剖開,瓣紅如胭脂,香味撲鼻,食之味道甘美。昭王令大臣請教孔子。孔子說:“此為浮萍果,得之者主復興之兆。”這天正是正月十五,楚昭王大喜,令人以麵粉按此果形狀仿製後食之,以圖圓滿吉祥。從此,正月十五吃元宵流傳下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影忍者》雛田有多能吃?你怎麼評價雛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