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故事會》、《知音漫客》、《最小說》、《意林》、《青年文摘》……這些雜誌好像都只存在於記憶裡了
6
回覆列表
  • 1 # 隱語

    答 | 獬執事

    大約要數《奧秘》了。小學的時候網路不發達(應該說是根本沒有),當時見識也少,覺得書店只分兩種:一種是新華書店,老師推薦了什麼課外閱讀書目,比如世界名著啊、輔導書啊,小夥伴們都去那裡買;另一種是學校旁邊的小書店,主要是租書,男生看的武俠小說、日本漫畫和女生看的言情小說,基本是從這樣的小書店裡租來的。當然很多書都沒還回去——在上課偷看時被老師沒收了。

    所以那個時候對我們這些想看書又不知道哪些書好的學生來說,報刊亭真是的一片綠洲。書難挑,也貴;雜誌薄薄的一本,幾包零食的價格,買到一本興致勃勃地看完,然後再眼巴巴地等著下一個月,那滋味現在是肯定體會不到了。

    剛買到《奧秘》的時候,真的是一個驚喜。主要是連環畫流科普向,包括一些未解之謎、奇人異事、世界奇觀等等,雖然有些獵奇,但內容很紮實。插畫比文字多,但一點不覺得內容少;而且那時候就覺得《奧秘》的插畫雖然不“可愛”,但異常的精緻,比平常接觸到的插畫高了很多層次。當然之後才知道,《奧秘》用的插畫幾乎都是全國乃至世界著名插畫家的作品,比如李正康啦、曹亞洲啦,真的是相當高配的陣容了。

    記得當時《科幻世界》有一個“封面小說”,《奧秘》好像也有一個封面故事,但記不分明瞭——就算是沒有,《奧秘》的封面也絕不遜色於《科幻世界》,那時攢夠了一年,光看12本的封面我就能看好久。現在記得最深的,是一期講滇越鐵路的,當時覺得文筆超讚,特別有滄桑感。可惜後來借給了一個好朋友,大家也知道小孩子愛護書的不多,那些珍藏都散佚了,為此幾乎與朋友絕交。

    上大學之後漸漸不看了,一方面是因為年紀大了,閱讀量增高,《奧秘》顯得淺了。另一方面是網路漸漸發達了,獲取知識實在太方便,也不願意看雜誌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活中去腥味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