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浮沉旗槍展
-
2 # 靈機文化館
我的閨蜜去年帶著孩子去北京兒童醫院看是不是注意力不好,去了以後醫生拿出一個表格先讓她填寫,然後就讓她回家後多注意這幾項,如果感覺還是不能確定再看找她。醫生也沒做什麼檢查,就花了一個掛號費。以下是測定注意力水平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孩子注意力水平如何?
1. 手腳不停地持續亂動。
2. 吃飯時身體經常搖晃。
3. 父母說話時經常插話。
4. 不能一個人安靜地玩耍。
5. 還沒等別人間完話就急著回答。
6. 媽媽講故事的時候不能聚精會神地聽。
7. 吃東西的時候好像有人在催促似的狼吞虎嚥。
8. 不能聚精會神地看兒童節目。
9. 家長給他念書時不能聽到最後。
10. 經常弄丟玩具和書等東西。
測評:
上述情況出現8種以上:需要強化集中注意力的訓練;
出現5-7種: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
出現1-5種:注意力沒有問題。
-
3 # 重慶多特兒童專注力
不得不承認,隨著時代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們對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非常關注,當然,專注力也是其中一個方面。也許是ADHD的出現被給予越來越多的關注,很多寶媽們,都害怕自己的寶寶們也出現這樣的情況。但任何情形下,切忌不要隨便給寶寶們貼標籤,沒有嚴格的篩查與診斷,就不要輕易下結論。
迴歸達標這個主題。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小朋友來說,注意力達標的水平與標準是不一樣的。生理心理學實驗表明,兒童注意力的穩定性依兒童所處年齡呈現出不同的穩定性標準,內容如下:
5-6歲:10-15分鐘;7-12歲:25分鐘;12歲以上:30分鐘以上。
當然,以上只是注意力穩定性的指標。事實上,注意力還包括很多其他的方面的內容,如果家長對孩子注意力這一塊很擔心,可以去專業系統地評估一一下。
另外,許多家長也許會覺得注意力穩定性的水平好像比想象中低。事實上,對於做一件事,學一個技能的注意力確實會受很多方面的影響,比如興趣,心理狀態,活動物件自身的特點等等。所以這種標準,不能對應到現實生活中運用。比如我家寶寶看電視可以一直看,注意力非常好;我家寶寶看書認字,幾分鐘就不行了,注意力一點都不好。勿貼“標籤”。特別是對於兒童來說,父母的言語行為,一些所謂的標籤,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對孩子造成影響。
最後,注意力本身是一種行為能力,對於兒童階段的孩子來說,由於其生理心理還處在 發育階段,特別是腦的發育,因而是具有很強的可塑性的。也就是說,對於兒童來說,注意力本身是可以透過訓練來提高的能力,但錯過關鍵期,想要訓練來提高,效果就不明顯了。
不過,我依然相信,小朋友們具體無限的可能。有時候,父母的支援與陪伴,就已足矣
回覆列表
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注意力達標標準是不一樣的。學齡前的兒童往往對一件事情的興趣和專注時間都不是很長,所以家有萌娃的家長們看到自己的寶寶專注程度不夠時不必過分擔心,因為你用對大孩子或者成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寶寶是不科學的。到了幼兒園的時候,我們希望孩子的專注力能達到10到15分鐘,大班的寶寶最好能到20。對於小學的孩子們,則需要40分鐘左右。初中以上的孩子就不是用時間來衡量的了。要有對一件事情有始有終的積極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對注意力和專注力有很高的要求。
最後說一點,對注意力影響最大的壞習慣:切記不能讓孩子養成長期看電視和手機的壞習慣,尤其是電視!